葉民樂
摘??要:當前許多主題班會都會以灌輸式的方式來讓學生聽取學校以及老師的建議和想法,而缺少關(guān)注學生的自我需要以及情感體驗,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行為體驗式的主題班會能夠讓學生增強體驗感,充分提高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同時根據(jù)主題特點,讓學生充分成為班會的主人,增強學生的自我實踐能力,從而提高自身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人格,真正達到主題班會的效果。
關(guān)鍵詞:行為體驗;主題班會;探索與實踐;情感體驗
通過設置一定的情景,提出一定的問題,通過一定的體驗活動,從而讓學生增強班會的參與感,從而提高學生對于班會主題的認同感,讓學生成為主動接受情感教育的主題。在班主任的指導下,讓學生通過實踐和探究的方式,增強自身的情感體驗,從而培養(yǎng)健全完整的人格,這種方式可以稱之為體驗教育,通過體驗教育方式開展主題班會能夠充分發(fā)揮主題班會的作用和意義。
一、行為體驗式主題班會的特點
(一)體驗性
體驗式的主題班會中強調(diào)的是學生親身體驗,從而能夠獲得情感上的認知,提升自身的啟迪和感悟,塑造更加健全的人格。
(二)個性差異
個體性不同的學生存在著種種差異,興趣愛好,生活習慣也會大有不同,所以對于同一事件,同一行為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情感。但是學生的情感和體驗又是可以分享的,讓學生分享自己的情感體驗,能夠取長補短,與不同的學生之間進行交流,體驗不同的感受,能夠讓學生碰撞出心靈的火花,拓展眼界,開拓思路。
(三)先行后知
我們都知道實踐才能夠出真實與傳統(tǒng)的道德教育為中心,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通過體驗來達到對于真理的感受與認知。傳統(tǒng)的教育是以老師為中心,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學生對于活動的體驗來達到對于真理的認知[1]。
(四)育教于樂
將班會的主題內(nèi)容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展示出來,讓學生通過在體驗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在快樂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體驗式班會的流程設計
首先作為體驗式班會,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真心感受,所以在活動開始之前需要進行精心的設計,讓學生能夠產(chǎn)生真切的感受。設計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活動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成長需要進行全面的設計,從而讓學生產(chǎn)生真實的體驗感,讓學生能夠充分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活動中感受到人生啟迪。例如,在開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的主題班會中,可以通過龍?zhí)度∷幕顒?,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不僅有競爭,還需要有合作,讓學生在真實的體驗中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獲得直接的認知與感受。
其次,需要認真組織行為體驗,讓學生能夠充分參與其中。只有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才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能夠在體驗活動中獲得真切的感受,學生僅依靠聽和看,很難得到真切的自身感受,只有充分地參與其中,才能夠有所體驗。例如,在龍?zhí)度∷校枰鶕?jù)學生自主的原則,把全班人分成幾個小組,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其中[2]。學生在成功的時候,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成就感,在學生失敗的過程中,要讓學生進行反思與溝通。在這個過程中,要讓學生保持愉快感,讓學生能夠有積極參與活動的熱情,不因為成功而欣喜若狂,同時也不會因為失敗而感到十分沮喪。
最后引導學生分享交流,體驗行動的收獲。行為體驗的出發(fā)點與落腳點,不僅是個人的主觀感受,同時需要組織學生進行發(fā)表看法,然后進行反思,形成集體的意見與觀點。因為不同的人在進行活動體驗之后形成的感覺和思想是不同的。通過提煉學生的共鳴,讓學生進行自己感悟的分享,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從而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和思考,產(chǎn)生共鳴,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從而達到主題班會塑造人格的教育目標。例如,在龍?zhí)度∷幕顒咏Y(jié)束以后,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活動感悟,形成真實的體驗。最后讓學生進行感悟體驗的整合,從而通過精煉優(yōu)美的語言概括出其中的一個真理,生活不僅需要競爭,同時也需要團隊的合作,只有合作才能夠讓每個人的優(yōu)勢得到發(fā)揮,達到共同的目標。
三、行動體驗教育主題班會的思考
(一)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參與作用,同時,作為班主任教師,需要在活動中提供有效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形成健康的人格,實現(xiàn)培養(yǎng)人的教育目標,努力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3]。
(二)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
和諧的心理范圍能夠充分發(fā)揮體驗教育的教學目標。師生之間的默契需要師生之間具有良好的關(guān)系,從而營造良好的上課氛圍和班會氛圍,從而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好的行動體驗,激發(fā)學生在體驗教育中獲得自信與成功,從而塑造良好的心理體驗。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主題班會需要以學生為主體,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讓學生在體驗感悟中成長,塑造良好的性格,促進學生未來的發(fā)展,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錢士秀.?體驗式主題班會德育實效性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6.
[2]李莉.?體驗式主題班會設計及對中職生人際關(guān)系影響的應用研究[D].廣東技術(shù)師范大學,2019.
[3]李高田.?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體驗式主題班會融合模式的構(gòu)建[J].?學周刊,2019(2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