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佳婷
摘? 要:口算不同于筆算,它主要是在頭腦中依靠一定的程序智力活動瞬間完成的。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口算的意義,關注口算的形式,關注口算的策略,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在遷移的基礎上、在比較的基礎上進行訓練。口算,是砥礪學生思維、催生學生想象的重要平臺,能積累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感悟數學思想方法,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數學;口算教學;深度學習
口算與筆算、估算、簡算等都是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相比較于其他諸種形式的計算,口算更靈活、靈動??谒憬虒W的過程,在本質上是學生的一種技能形成過程,也是一種認識過程??谒愕淖钜话慊A是數意義上的“湊整”,是法則、簡便算律等的靈動運用。一般來說,筆算往往建基于法則、規(guī)則,而口算則建基于對算理、意義等的理解??谒悖梢园l(fā)展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瞬間記憶力)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培育學生的口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應然之舉,應當從低年級開始。
一、關注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訓練
口算不同于筆算,它主要是在頭腦中依靠一定的程序智力活動瞬間完成的。理解算理是口算的前提。沒有對算理的理解,口算是很難完成的。學生的口算過程,不一定要按照計算法則亦步亦趨地完成,而是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靈活、靈動地完成。當學生的口算技能形成之后,那些算法、算理都將被壓縮、被簡化,從而讓學生的口算逐步熟練,達到一種自動化的程度。在口算中,學生往往是潛意識、下意識地運用算理。
比如學生口算“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師可以采用從直觀性的方法,引導學生描述計算過程。如“25+18”,筆算教學就是要求學生遵循計算法則,即“數位對齊,從各位加起,滿十進一”。在筆算中,每一個數字都只是作為數字而沒有考慮數字所在數位所代表的數值,換言之,筆算的過程是程式化、機械化的。而口算則不同,數字不僅僅是數字,更代表著這個數字所在數位所表示的數值。比如在口算中,有學生是“先算25+10,得35”,“再算35+5,得43”;還有部分學生是“先算20+10,得30”,“再算5+8,得13”,“最后再算30+13,得43”;還有學生“先算25+20,得45”,“再算45-2,得43”,等等。顯然,相比較于筆算,口算更為靈動、更為簡便、更為快捷。關注意義,在理解算理、理解計算意義基礎之上進行訓練,學生的口算就能更加靈動。長此以往,學生就能通過口算訓練形成口算技能。
口算又被稱為“心算”。在口算之中,許多計算題將被分成若干個步驟,分割成許多個小的過程。學生要將各種信息在頭腦中進行合理的分拆、拼組,從而完成靈活、靈動的計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往往先算大數目、再算小零頭,由此砥礪了學生的思維力、記憶力。
二、關注形式,在遷移的基礎上訓練
長期的口算訓練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感,而靈動的口算訓練必須關注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口算興趣。口算形式的多樣化,不僅僅包括學生算法形式的多樣化,更包括口算組織形式的多樣化。比如可以采用開火車口算、奪紅旗口算、對口令口算等。通過多樣化的形式,一方面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引導學生的口算遷移能力的發(fā)展。
在口算的諸種形式之中,視算和聽算是兩種最為主要的形式。所謂“視算”,就是用眼睛看著算式,頭腦高速地進行運轉,因此視算是眼、腦、口相結合的一種計算形式;所謂“聽算”,就是用耳朵傾聽算式,頭腦高速地進行運轉,因此聽算是耳朵、大腦與嘴巴相協(xié)調的一種運算形式。相比較而言,聽算比視算的要求更高。在計算教學中,教師可以從視算開始,逐步過渡到聽算,從而將聽算與視算有機地結合起來。比如教學“十幾減9”之后,筆者就出示了一系列習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方法進行視算。學生會調動自我的有知識經驗、方法等。如有學生用“破十法”,有學生用“平十法”,還有學生用“算減想加法”,等等。不同的學生,所運用的計算方法不同,但都能將方法壓縮,以自動化的形式在頭腦中運轉,因而視算速度都比較快。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經常調動口算形式,將視算、聽算等相互結合起來,交替使用,從而可以提高學生口算的興趣、效率等。
口算對學生的口、耳、眼、腦、手等的技能訓練要求都非常高。在口算中,只有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多種感官,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協(xié)同活動,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口算。在口算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積極研討,從而將學生口算的多種方法進行交流、分享。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口算技能逐步提升。
三、關注策略,在比較的基礎上訓練
不同的學生,其口算的策略是不同的,其口算的能力也是不同的。作為教師,既要重視學生的基礎算,也要重視學生的科學算?;A算,主要是理解算理、掌握法則,而科學算,則是運用好的口算策略,因題而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口算過程中,要做口算練習的針對性、多樣性、實效性,要避免機械的、重復的口算練習。
在口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供訓練材料,選擇訓練時機,注意訓練方法,考慮訓練周期,做到適時、適量、適度。一般來說,教師通??梢圆捎脤W練融合的方式,讓學生一邊學計算,一邊口算。只有通過筆算、口算相結合,而不是將筆算與口算截然分開,才能切實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在口算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致力于發(fā)展學生的認知技能,更要注重發(fā)展學生的元認知技能,尤其要引導學生反思、比較錯誤。比如一位學生口算“38-19”,這位學生先用“38-20”,然后在此基礎上又減去了“1”,由此導致錯誤;還有學生口算“38-21”,先用“38-20”,然后在此基礎上又加上了“1”,由此導致錯誤。這樣口算,筆者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反思,從而提升學生的口算策略,當學生認識到“多減了要添上、少減了要再減”的口算策略之后,就能熟練地應對這樣的“多減”“少減”等問題了。在口算教學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反思:我是用怎樣的方法來進行這一類計算的?我的口算發(fā)生了怎樣的錯誤?我的口算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一類錯誤?等等。只有通過認知與元認知相結合的,才能強化學生的元認知監(jiān)控意識,提升學生的元認知監(jiān)控能力。
在口算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關照學生的認知起點,關照學生的認知經驗,引導學口算,促進學生心智的成長。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運算、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谒悖琼频Z學生思維、催生學生想象的重要平臺,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口算技能、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考,而且能積累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感悟學生的數學思想方法、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