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已經(jīng)逐漸認識到了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相關改革正在逐步深入,而激勵策略的實施則是影響其實際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時應當在其中融入一定的激勵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夠給予學生正確的導向,讓其認同并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筆者依托實際教學經(jīng)驗,從實施激勵策略需要遵循的原則入手,對此類問題進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對推進小學德育教育的優(yōu)化改革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勵策略;有效實施
正所謂,“玉不琢,不成器”,小學生就像是一塊未經(jīng)雕琢的璞玉,很多時候他們會向哪一個方向發(fā)展會取決于教師的“細心雕琢”。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基礎上,我們還需要引導學生在這一階段樹立起正面、積極的價值觀,最終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圍繞著班主任所展開的德育教育是小學德育教育的擊錘,在其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是為了摒棄傳統(tǒng)以說教為主的德育教育理念,最終提高德育教育質量。
一、 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需要遵循的原則
具體來說,若想要在德育教育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必須要遵循以下原則:①適度原則,即實際采取的激勵策略一定要恰當,要能夠滿足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從而保證發(fā)揮出理想的激勵效果。就好像很多小學生都喜歡在課下打打鬧鬧,有時候即便上課鈴響了也不愿意主動回到座位上,這時如果教師再不分情況地對學生進行激勵就有些“本末倒置”了。當然即便要進行批評那也必須要遵循適度原則,既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又不能過分壓抑他們的天性??傊m度原則就是激勵該激勵的、批評該批評的,并控制好激勵或者批評的度。②及時性原則,即把握好激勵的時機,以實現(xiàn)激勵效果的最大化。要盡可能圍繞著學生感興趣或發(fā)生在他們身邊的事進行激勵,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時要鼓勵學生就某些熱點問題進行認真思考,并與身邊同學分享自己的感悟,這樣才能夠讓其將德育教育中涉及的思想道德理念落實到行動之中,從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準。③層次性原則。小學德育教育的目標是層層遞進的,而且不同年齡段學生在德育教育方面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所以應當在實際教育過程中落實好層次性原則。要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為其選擇合理的德育教育內(nèi)容、制定明確的教育目標,再進一步配合相應的激勵策略才能夠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 現(xiàn)階段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暴露出的問題
(一)理論概念與教育實踐無法緊密結合
現(xiàn)行的小學德育教育模式下,班主任老師一直都是教育主體,很少會給學生留出發(fā)言和自由表達意見的機會。通常情況下,小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所傳遞的德育教育知識、理念,因此很難理解到德育教育的內(nèi)涵,所以影響到了德育教育的實踐價值。此外,德育教育理論概念與教育實踐無法緊密結合的問題還體現(xiàn)在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之上,因為教師很少會與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溝通,所以眼下德育教育活動也只是停留在了宏觀普及層面,無法進行更深層次地拓展。基于上述問題,班主任老師若想要在小學德育教育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還需要克服層層阻礙,同樣這一問題如果無法得到切實有效的解決,那么學生也很難對德育教育中涉及的內(nèi)容產(chǎn)生共鳴,并自覺將其應用到日常生活之中。今后,班主任需要加強這方面教育理論的學習,并加強對于小學德育教育現(xiàn)狀的了解與把控,之后再通過相關細節(jié)工作的優(yōu)化改革、把控,才能夠提高德育教育質量,最終讓激勵策略在其中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
(二)激勵機制相對滯后
小學德育教育中,班主任應當承擔起組織和引導者的角色,因此教師一定要明確自身的定位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之后再配合相應的激勵策略才能夠使德育教育工作達到理想的效果。當然,具體實施階段各項細節(jié)工作的推進落實還需要以完善的激勵機制為依托。而結合實際德育教育現(xiàn)狀分析,因為教師仍在沿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所以依舊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激勵機制,所以各項激勵策略也尚未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具體來說,小學生德育教育中激勵機制落后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①缺少與德育教育配套的激勵政策;②沒有對德育教育過程進行客觀、詳細的記錄,激勵策略的落實實踐存在很大的盲目性;③德育教育中涉及到的激勵策略的覆蓋面較為狹窄,整體激勵效果難有提升。小學班主任若想要真正實現(xiàn)圍繞著德育教育的有效激勵,首先應解決好這方面的問題。
三、 解決上述問題,在小學德育教育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的具體措施
(一)轉變教育理念,營造出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圍
素質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時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定位,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引導者、組織者,但不是“主導者”。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加強對于相關德育教育理念的學習借鑒,以革新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圍。要摒棄過去以說教或批評為主的德育教育模式,嘗試在素質教育課程改革所倡導的教育理念的引導下從生活素材著手開展德育教育,之后才能夠在全面了解學生個性特點的基礎上選擇有針對性地激勵策略,最終實現(xiàn)德育教育理論概念與教育實踐的緊密融合。
需要強調的是,日常德育教育中教師一定要保持足夠的耐心,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并尊重他們的個性特點,之后還需要營造出良好的師生關系,給予每一位同學足夠的關愛。筆者發(fā)現(xiàn),班上有幾位同學無論在課上還是課下都喜歡以自我為中心、絲毫沒有顧忌到身邊同學和老師的感受。因為這幾位同學的成績還不錯,所以其他老師也就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tài)“忽視”了他們在課上的無禮行為,但最近一段時間這幾位同學卻有些“變本加厲”,已經(jīng)有好幾位老師跟筆者反映過他們干擾了正常的課堂秩序。基于這一問題,筆者先和這幾位同學進行了一番長談,首先肯定了他們的學習成績,之后又給他們安排了輔導班上其他幾位同學學習的任務,并鼓勵他們多用自己的長處來幫助一下身邊的同學。談話中,他們表示自己并不是有意打斷老師講課進度,只是有些問題自己有更佳的解法想和老師與同學交流。他們也都表示愿意去幫助身邊的同學,與他們共同進步。事后,筆者還要求他們?nèi)フ冶蛔约捍驍嘟虒W進度的老師道歉,他們也都表示出了積極主動地配合,最終這一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
(二)構建完善的激勵機制,實施可以強化學生自律意識的激勵策略
實際德育教育工作中,我們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并配合德育教育工作的實際需要構建完善的激勵機制,以確保相關激勵策略可以得到充分有效的落實。具體來說,可以將這部分內(nèi)容與日常班級量化管理結合起來,參照《小學生守則》來明確激勵的核心要點。而為了保證激勵的有效性,還應當制定與激勵機制相匹配的獎懲措施,以提高激勵效果。當然,無論是獎勵還是懲罰都必須要以適度為原則,切忌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要為他們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成長環(huán)境。獎勵適度則是為了避免學生養(yǎng)成自滿情緒,同樣應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重視。最后還設置激勵機制時還必須要突出制度的公平性,既要保證學生的“參與權”,又要尊重其“知情權”。例如,犯了同樣錯誤的學生一定要接受同樣的處罰,而取得同樣成績的學生也必須要接受同樣的獎勵。在小學生德育教育的視角下,如果可以做到這一點,將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與德育教育的積極性。
筆者認為,培養(yǎng)并強化學生的自律意識是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要點。校園集體生活沒有了父母的關照,想要讓班主任一個人照顧所有學生顯然并不現(xiàn)實。從保證教學之余到校園生活秩序,我們需要重視學生自律意識的培養(yǎng),最終實現(xiàn)其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具體來說,班主任可以嘗試通過設置“自律表”或是“日計劃表”的方式來強化學生的自律意識。讓學生將自己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務列出來,完成一項就劃掉一項,以此來檢驗自己是否可以完成計劃,同時對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給予相應的獎勵。從實施這種方式開始,學生的學習熱情便得到了進一步激發(fā),無論是教師還是父母安排的任務都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
(三)激勵策略的實施一定要因人而異
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勵策略的有效實施一定要“因人而異”,要根據(jù)學生的差異來制定并實施切實有效的激勵策略。對那些表現(xiàn)積極、學生基礎扎實的學生,可以在引導其積極完成目標的基礎上提高對他們的要求,而對那些表現(xiàn)不佳的學生,則應當從一些生活中的點滴小事著手逐步幫助其樹立自信心。這要求教師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同樣如果學生都是同一個水平,那他們自己也會失去前進的動力,對此教師應當擺在認識。
以上述工作為基礎,教師要多實施一些可以觸動小學生心靈的激勵策略,因此教師需要從心出發(fā)、豐富德育教育的內(nèi)涵,以確保德育教育可以在小學生今后的成長中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比如,每周都會召開的班會、升國旗或是每學期都會召開的家長會等活動,教師應當利用好這類活動來對學生開展全方位、立體化的德育教育,要與家長聯(lián)合起來共同為學生搭建起一道健康成長的保護屏障,既要對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xiàn)做出中肯的評價,又要肯定其在其他方面的表現(xiàn),最終促進其健康成長。
四、 總結
素質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圍繞著小學生德育教育所進行的改革是為了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在其中落實實施必要的激勵策略則是提高德育教育質量的關鍵。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時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技巧,要明確這部分工作必須要遵循的原則和實際工作中暴露出的問題,之后才能夠制定出科學嚴謹?shù)慕虒W方案,最終推進激勵策略的有效實施。這需要班主任老師提高對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轉變教學理念、革新教育方法,之后再通過對于相關細節(jié)工作的優(yōu)化把控營造出全新的教育格局。以上筆者對此類問題進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對推進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優(yōu)化改革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魏周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激勵策略探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0):184.
[2]潘新意.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1):198-199.
[3]沈惠萍.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勵策略的有效實施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24):69.
[4]曾柳娟.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探討[J].中國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學報,2018(3):192.
作者簡介:宋劍菁,上海市,上海市寶山區(qū)顧村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