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澤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文化科技的高速發(fā)展,教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尤其是高中教育,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高中體育訓練的問題也開始走入人們的視野。眾所周知,身體健康是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必要前提,高中生因正處在身體發(fā)育的關鍵時期,更加應該重視其身心健康問題,所以高中體育訓練教學至關重要。但是,應試教育作為我國的主流教育方式,常常導致各學校更加注重學生課本知識的學習情況,反而忽略了可以強身健體的體育訓練。鑒于此,本文主要立足于當今社會背景下的高中體育訓練現(xiàn)狀,簡要論述了改進高中體育訓練問題的策略,以期能夠改善今后的教育模式。
關鍵詞:高中體育? 訓練? 教育? 現(xiàn)狀? 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6?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1(b)-0033-02
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推進,新時期背景下的高中體育訓練教學成為眾多家長或學生廣泛探討的話題。青少年一直是社會的重點關注對象,其健康問題在近年來總是受到諸多矚目,如何保持學生優(yōu)益成績與健康體魄的平衡,杜絕學生體育知識匱乏的現(xiàn)象,是教師們值得思考的重要問題。本文根據(jù)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簡要提出幾點體育訓練的建議,希望幫助教師明確教學目標。
1? 高中體育訓練現(xiàn)狀
1.1 教育系統(tǒng)對高中體育訓練課程不重視
現(xiàn)今的教育形勢決定了校園教育的走向,應試教育依然是大方向,所以很多學校并不重視高中體育訓練課程,縮短體育訓練的時間,使學生無法從中獲益。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也是顯而易見的:在應試教育中,高中階段是每個學生或家長都極其重視的時期,為了考上理想的大學,這一時期的學業(yè)也相對較重,甚至將大部分時間用來學習數(shù)理化、英語、語文等文化課上,因此沒有時間進行基本的體育鍛煉;另外,學生、家長或教師缺乏鍛煉身體的意識,他們認為高中時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學好課本知識,用更多的精力準備高考并取得良好的成績,進而步入理想的大學,體育鍛煉這種“浪費時間”的活動可以留到以后空閑時進行,這種想法完全忽視了強身健體的重要性[1]。
1.2 體育訓練方法不規(guī)范、不科學
進行體育訓練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強身健體、鍛煉意志,但是以現(xiàn)在的情形來看,體育訓練往往很難達到這一目的,這正是因為沒有制定科學化和規(guī)范化的訓練方法。我國高中最常見的體育訓練方式就是由教師講解動作,進行示范,之后再讓學生學習。這種情況下,由于學生自身對體育知識了解不清,動作不規(guī)范,所以很容易導致其在訓練時出現(xiàn)肌肉拉傷等情況;此外,還有學生平時缺少運動,身體各部位的協(xié)調能力太差,因此在運動的過程中屢屢受傷,引發(fā)嚴重危害[2]。
1.3 訓練的內容及環(huán)境不合理
高中體育訓練中不可或缺的一點就是合理的訓練內容,可是很多學校都難以滿足這一要求。這一問題大都表現(xiàn)在教學內容不明確,教學訓練的效果受體育教師水平影響較大,且缺乏系統(tǒng)的教學目標。另外,教學環(huán)境也會影響學生訓練效果,教師并未給學生灌輸相應的理論知識,學生不清楚訓練前的準備工作如何進行,以及學校操場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最終導致學生在訓練時達不到預期效果甚至受傷。比如學生跑步或跳遠時,若鞋子不適可能會引起骨折、骨膜炎等疾病[3]。
2? 新時期下高中體育訓練的改進策略
2.1 開始重視高中體育訓練
政府和學校要從根本上開始重視高中體育訓練,緩解因應試教育帶來的緊張感,不要一味地追求學習課本知識,應緩慢有序地進行適宜的體育鍛煉。讓學生、家長及教師了解體育訓練對學生的好處和重要性,減輕其抗拒心理,讓學生自主地接受并進行適宜的體育訓練。在此情況下,提高學生自主鍛煉意識的方法有以下2點:一是可以增加體育訓練課程,可將本來1周1節(jié)的課程增加到1周2節(jié),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和時間進行體育訓練,還要要求教師不得擅自占用體育課時間,影響其進行訓練。二是可以開展宣傳體育訓練知識講座,讓學生了解一些體育方面的理論知識,方便以后實踐,并令其意識到體育訓練的必要性,以提高身體素質為目的,促進學生積極參與。
2.2 體育訓練方法力求多元化,提高學生運動興趣
體育訓練也是一門課程,教師的教學方法嚴重影響著學生對此門課程的熱愛程度,所以制定新穎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自發(fā)參與至關重要。教師制定的體育訓練方式要注重趣味性和創(chuàng)新性,讓學生在這種多元化的訓練中發(fā)現(xiàn)樂趣。例如:可根據(jù)學生各自的喜好進行課程選擇,為喜歡籃球、足球等體育項目的學生準備相應的團體比賽,這樣既可以團結班集體,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又可以提高學生競爭意識,同時還能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針對跳繩、拔河、跑步等項目,也可準備接力比賽等,讓學生自行選擇,鼓勵大家積極參與,但是一定要做到保持趣味性,可結合現(xiàn)今的體育科技進行多元化訓練;除此之外,還可以舉辦小型運動會,讓全體師生參與進來,這種方式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養(yǎng)成其運動習慣,并可達到增強體育訓練的效果、強身健體的目的。
2.3 明確訓練內容,制定相應教學方案
眾所周知,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是“老師示范,學生被動接受”。這種情況下,學生一般很難跟上老師的步伐,缺少互動,思維不活躍且缺乏自主訓練的熱情,久而久之則更加難以參與到訓練中,也就無法增強體魄。教師如果一直使用同一種授課方式,要求學生該如何做,從不考慮學生的自我感受和雙向理解,則很可能形成不融洽的師生關系,影響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發(fā)展與進步,因此,改正此種教學模式迫在眉睫。首先,教師應根據(jù)現(xiàn)今的社會情況,結合體育科技熱點,制定有趣且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案,制定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及興趣方向等因素,采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式制定差異化的訓練內容。例如,教師可根據(jù)文理班的不同,以及文科班女生多、理科班男生多的普遍現(xiàn)象,了解班級個體的發(fā)展情況,制定不同的訓練內容并進行細化分類,文科班可以選擇進行短跑、跳遠、4×400m接力比賽等訓練方式,而理科班可以選擇進行籃球、足球、長跑、鉛球等訓練,還可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表。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根據(jù)學生興趣進行分類,在潛移默化中推動學生熱愛運動的心理,提高其對體育的興趣,滿足其鍛煉的意愿,循序漸進地優(yōu)化學生訓練效果,提高高中生的身體素質,達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最終教學目的。
3? 結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的高中教育發(fā)展非常可觀,但是新時期下的高中體育訓練卻面臨著諸多考驗,形勢相當嚴峻。而隨著青少年身體健康問題的日益凸顯,高中體育訓練課程也開始被重視起來,并根據(jù)現(xiàn)狀提出了一系列對應措施。想要達到強身健體的目標,在體育訓練的過程中就應該制定明確的訓練內容和方案,注重創(chuàng)新方法,根據(jù)科技發(fā)展進行新型訓練方式的探索,這也是教師應盡的責任。體育訓練現(xiàn)在仍然有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所以教師們應齊心合力,把注意力放在學生全面發(fā)展上,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注重提高身體素質,這樣才能夠培育出適合新時代發(fā)展的全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沙鑫.分層訓練法在高中體育訓練中的實施[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4):67-68.
[2] 劉佳.淺析高中體育教學中的現(xiàn)狀及其改進策略[J].速讀,2018(10):135.
[3] 陳英杰.論述提高高中體育足球訓練有效性的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