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這個時期對學生的成長特別重要。教師要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特點,關愛學生,疏導學生的心理問題,讓每個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關愛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青春期
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這個時期是養(yǎng)成良好性格,培養(yǎng)健全人格的關鍵時期。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有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樂觀、積極地面對生活,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學生。
我們關愛學生,針對每個學生特點,讓學生自己做生命的主人。
一、 學校和家長配合,家校一體
(一)教師加強家訪
教師通過家訪,更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情況,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時候可以采取鼓勵式家訪。當學生犯了錯誤,有了認識并有了一點改正時進行家訪,目的是及時表揚,鼓足他的后勁。適時地隨訪,極易于老師走入學生內心,觸動學生、家長對教師的真情,喚起他們對班級工作的參與熱情,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目的。我們教師通過紅色大走訪活動,走進各個學生的家里,了解學生情況,解決家長和老師的困惑。家長和老師家訪內容輕松自然,家長和老師搭建起溝通的橋梁,學生和家長共同交流探討,找出適合學生的個性化方案,解決每個孩子的心理問題。
(二)召開家長座談會
家長會的召開有助于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加強和老師溝通,更好的教育孩子,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學校有集體家長會,也有針對部分學生的家長會,力求關注到每個孩子的成長。家長會形式可以是多樣的,可以讓家長優(yōu)秀代表提出寶貴的經(jīng)驗,家長之間共同切磋。我們每個班級選出了優(yōu)秀家長,讓家長互相切磋,取長補短。我校邀請著名教育專家和心理咨詢師開展教育和心理講座,講座涵蓋內容有親子關系、賞識教育、情緒掌控等,還請來心理學志愿者舉行了心連心活動,親子活動,讓孩子明白家長的不易,給家長指明方向。家長和孩子學會如何溝通,如何理解,如何尊重。
(三)成立家長委員會,為家長和學校搭建橋梁
讓家長走進學校,了解學校的工作計劃和要求,協(xié)助學校工作,共同討論家庭教育的經(jīng)驗,了解學校的動態(tài)新聞。通過專業(yè)知識引領,建立良好和諧的家校的橋梁。建立彼此支持、彼此信任、互相理解、互利互助的共贏合作平臺家長委員會作為家長與學校聯(lián)系的紐帶,擔負著幫助家長了解學校的工作計劃和要求、及時反映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協(xié)助學校組織交流家庭教育經(jīng)驗的重要任務。我們通過家長園地、家長會、宣傳材料、家校路路通等形式來轉變家長的家教觀念。家長根據(jù)家庭條件給孩子留出活動空間,多讓孩子到戶外去活動,利用雙休日及假日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豐富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鍛煉身體。家委會加強家校的互動與交流,并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共同研究配合教育的方法,相互反饋教育效果,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共識,達到同步教育促進學生發(fā)展的目的。家委會成為一個溝通橋梁。學校和家長及時溝通,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動態(tài),老師掌握孩子的家庭情況,全面合理地掌握孩子的情況,及時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
(四)建立學生心理檔案袋
學生心理檔案由背景資料、在校表現(xiàn)、心理素質、學習適應性分析、觀察記錄、咨詢記錄。學生心理檔案系統(tǒng)提供心理測評、心理檔案、心理咨詢、心理預警、心理案例分析等功能??梢蕴岣邔W生心理素質。從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入手,通過建立學生心理檔案,不僅可以掌握每個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還可以動態(tài)的監(jiān)測學生心理變化情況,對有心理危機的學生還能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防止極端情況發(fā)生,有效地做到預防、預警和干預。學校全面仔細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家庭成員情況、心理健康情況。心理健康檔案由學生、老師、家長共同制作,內容可以根據(jù)每個孩子個性特點。心理健康老師收集心理咨詢案例,及時發(fā)現(xiàn)總結,發(fā)現(xiàn)中學生的心理的動態(tài),研究出行之有效的策略。
(五)營造校園文化
良好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可以讓人心情愉悅,激發(fā)學生對美的追求和對知識的渴望。我們學校營造書香校園、文化校園,熏陶學生的道德情操。學校以“仁雅”為核心理念,以培養(yǎng)具有中國精神、民族情懷世界眼光的高素質公民為培養(yǎng)目標。學校以“仁樸求真,優(yōu)雅樂群”為校風。學校倡導傳統(tǒng)文化,提倡經(jīng)典誦讀,每天早晨學生都要進行晨誦,感悟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吸收經(jīng)典的精華。用優(yōu)秀文學經(jīng)典感染學生,滋潤學生的心靈。學校創(chuàng)辦科技文化藝術節(jié),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興趣,開發(fā)學生的潛能,來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參與能力,讓學生在參與中得到快樂,讓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接納自我,融入集體。
二、 父母關愛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成長尤為關鍵。作為父母不僅要為孩子提夠物質上的幫助,還要給孩子精神上的關懷。父母全身心投入關注他們成長,孩子很在乎。親子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家長要多走近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關注孩子成長。家長利用閑暇時間學習知識,充電完善自我,提高自身修養(yǎng)。家長要及時關注孩子動態(tài),走進孩子內心,讓孩子真正信任自己,尊重自己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家長多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樹立自信,讓孩子從容面對生活中的問題。家庭民主,尊重孩子的想法,為孩子營造一個輕松自然的家庭氛圍。家長要經(jīng)常和孩子的老師和朋友聯(lián)系,真正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家長自身也要給孩子良好的榜樣示范,讓孩子從心底里接受自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榜樣。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缺點、習慣都來自父母和周圍環(huán)境的熏陶。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對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賞優(yōu)點,盡量地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用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和陽光的生活態(tài)度感染孩子。
三、 學校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心理健康課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心,學會合作與競爭,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興趣和敬業(yè)樂群的心理品質,提高應對挫折、匹配職業(yè)、適應社會的能力。學校幫助學生解決在成長、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為問題,并進行心理輔導與咨詢,提供必要的援助,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課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把握自我,以及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心理健康的重點是根據(jù)學生特點和他們在成長、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實際需要進行教學、咨詢、輔導。學校負責咨詢的老師本著保密的原則,面向全體學生,給學生一個傾訴的平臺,讓學生安全自由地表達自己,解決心中疑難。咨詢老師對學生運用多種方法進行咨詢,重點是傾聽,完全尊重學生,讓學生敞開心扉,運用意象對話、沙盤、合理情緒療法對學生進行咨詢。學校對教師加強心理輔導,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團體輔導,安排老師外出學習知名專家講座,師傅培養(yǎng)徒弟,學校針對專業(yè)特點,有青藍工程。教師團體互幫互助,讓教師感受集體的溫暖,有個健康心態(tài),樂觀面對學生。學校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活動,開展團體輔導的活動,親子交流,學生和父母得到了很好的溝通,關系更進了一步。學生通過在活動中學會合理調控情緒,全面、多角度看待問題,每個孩子真正融入集體。學生在集體中,共同成長。
四、 社會關注力度加強
政府現(xiàn)在把心理健康課落到實處,倡導每個人都有陽光心態(tài)。配備了專業(yè)的心理教師,關注孩子的成長。社會上還設立親子咨詢點,解決中學生心理問題,愛心心理咨詢公司還進場開展免費沙龍,免費心理咨詢熱線。全社會都很關注心理問題,這對孩子健康快樂成長非常有幫助。
五、 開設網(wǎng)絡心理健康專題講座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開設網(wǎng)絡心理專題講座。通過豐富多彩的網(wǎng)絡專題講授,拓寬學生的心理知識,讓學生和家長利用網(wǎng)絡平臺系統(tǒng)學習,提高修養(yǎng),增強溝通技巧,提高情緒掌控能力。學校還可以網(wǎng)絡平臺調查,及時了解學生動態(tài)。在網(wǎng)絡平臺中,有專業(yè)的心理咨詢老師輔導,讓學生情緒困擾得到疏導。平臺中還可以設定論壇,大家可以一起探討交流,共同幫助成長進步!
六、 指導學生自我關注心理健康
每個中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他們渴望理解和尊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如何獲得別人的尊重和理解?和別人有分歧時,不是對著干,而是思考為如何多角度看待問題。經(jīng)常參加戶外運動,調整自己的呼吸,以此緩解學習工作壓力。學生積極主動參加校園活動,社會實踐活動,豐富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消除自己的不自信。情緒不好時多與心理咨詢老師溝通,從而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不好情緒。學生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讓自己的生活變得陽光向上。每個孩子從自身尋找突破口,發(fā)現(xiàn)自身的盲點位置,多與同學交流、學會傾聽、學會溝通,能正確地表達自己,走進他人,多與同學交流,和家長溝通,善于采納別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取長補短,完善自我。
七、 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
正確的思維方式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健康平和的心態(tài)有助于讓孩子從容正確的應對生活,克服生活上的挫折。引導學生正確地看待問題。例如:在班級集體勞動時,引導學生明白吃苦是高尚品德。在學校運動會上引導學生感受集體榮譽感。在學習中引導學生謙虛,不驕傲。正確的思維方式讓學生理性地看待問題,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對進城務工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尤為關鍵。
八、 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教師走進學生,學會傾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充分信任自己,覺得老師是自己最親的人,在老師那里是安全的,樂于和自己做朋友。教師和學生站在平等的角度交流,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運用多種方式教學,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對學生個性化心理輔導,幫助孩子渡過難關,和孩子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總之,教師要愛學生,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多與同學、老師交流,融入集體。教師引導孩子理解父母,讓孩子明白父母的辛勞。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多關注,讓班上的同學們互相關愛。家長要多走近孩子內心,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家校一體讓中學生適應環(huán)境,減少心理壓力,健康快樂成長!
作者簡介:張靜,甘肅省蘭州市,蘭州市第八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