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提升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問題進行教學。為此,本文研究了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學問題設計藝術,提出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當要具有層次性的特點,并且懂得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比較思辨、制造“陷阱”,以此設計出符合教學環(huán)境的化學問題。
關鍵詞:化學教學;高中教學;化學實驗
引言: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化學作為一項發(fā)展前景良好的科目,受到了學生們的廣泛歡迎,很多學生都選擇化學這門學科作為自己的主修科目。教師應當在教學中注重問題設計技巧的使用,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其化學成績,培養(yǎng)出符合新時代需求的優(yōu)質學生。
一、問題設計要保證層次性
學生因為個人學習能力的不同,在學習效率方面的表現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不應在一開始就將問題難度設計的過高,要使用問題設計的技巧,使問題具有層次性。對于一些難度較高的問題,教師可以將問題的知識點分割成一個個小問題,問題要互相銜接,并以階梯狀的形式進行提問,使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一點一點的獲得啟發(fā),由淺顯到深刻,由表面到內涵。教師在提問時,應當先用簡單的問題做鋪墊,之后用困難的問題深化并鞏固前面的知識點,從而既講解了重點知識,也照顧到了各個層面的學生,幫助學生學習知識。例如,教師在提問時,原本教師的問題是,CH3COONa在電離的過程中,為什么無法產生H+以及OH-,并且它的水溶液為何是堿性。這樣一個問題如果直接提問,學生很難立刻進行思考并得出結論,因此,教師應當將其進行拆解,分為:首先,CH3COONa中存在哪些成分,其次,這些離子成分之間是否會產生反應,再次,這些反應對電離的平衡是否有影響,最后,CH3COONa是酸性還是堿性。通過這樣層層遞進的提問方法,學生就可以循序漸進的思考,提高其思維能力。
二、問題設計要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時,可以通過一定的化學實驗來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直觀、具體的學到相關知識。例如,木炭粉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教師先在C和CUO粉末混合加熱生成的氣體中添加澄清石灰水。當學生親身看到原本黑色的氧化銅變成帶有光澤的金屬顆粒,原本澄清的石灰水變?yōu)闇啙徇@兩個化學現象時,學生就會對化學產生學習興趣,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配合教師的學習,而此時,當學生的熱情高漲之后,教師提出問題,在這個實驗的過程中,兩個化學元素之間發(fā)生了什么反應,其化學方程式是什么。學生此時會帶著熱情進行思考,從而快速掌握其中的知識,教師在學生都回答之后,再提出正確答案,CU2O+H2SO4=CU+CUSO4+H2O,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記憶會更加深刻[1]。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讓學生擁有充分的時間去思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其真正了解化學的魅力。
三、問題設計要具有比較思辨
俄羅斯教育學的奠基人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維奇·烏申斯基先生曾經說過:“比較是一切思維與理解的基礎?!币虼?,我們可以得知,在教育的過程中,應當通過比較的方法找出問題與問題之間的差異性,從而保證教學的科學性與時效性,為學生解決心中的困惑。在學生最初學習知識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利用辯證性的思維進行思考,以此形成思維的沖突,使學生能夠自主的發(fā)現問題,更快抓住事物的本質,還可以避免知識的記憶出現混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在兩個相同的裝置中,A與B兩個裝置都產生了“Zn+、2H+、Zn2+、H2”的化學過程,但是兩者的現象為什么有所不同。教師通過讓學生將兩個存在差異性的問題進行比較,從而加深他們對于化學的認識,使其理解化學的多變性,并且對學生講解,在化學反應中,溫度、氣體等因素都可以影響化學結果,使學生在學習時更加注重細節(jié)方面的問題。
四、問題設計時要制造“陷阱”
教師在教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正確的知識講解。而學生在學習高中化學之前,就已經在腦海中擁有一定的思維模式,這些思維模式不一定都是正確的,因此教師要找出學生認知中的錯誤,將這些錯誤加以解決。教師在糾正學生思維時,應當使用問題設計藝術來進行教學,應當找出學生思維中的盲點與易錯點,從而根據這些知識的特點制造相應的“陷阱”,讓學生身處其中,使其可以自行思考解決辦法。例如,教師在教導學生阿伏加德羅定律時,教師應當先列舉出同溫同壓下,V1/V2=n1/n2、同溫同體積時,p1/p2=n1/n2=N1/N2、同溫同壓等質量時,V1/V2=M1/M2、同溫同壓同體積時,M1/M2=ρ1/ρ2四個定律,然后詢問這些定理之間的關系,學生可能會認為這些的關系是遞進、并存、因果等關系,等到學生無法解決時,教師再宣布正確答案是“三同”定“一同”,通過這樣的提問方法,學生會有一個思考的過程,可以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2]。
結論:綜上所述,教師使用問題設計技巧進行教學,可以建設化學高效課堂。經過上文可知,教師進行問題時應當保證問題的準確有效、直指重心,從而使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能夠找出問題涉及到的相關知識,使學生快速理解教師的用意,便于教師對學生進行管理,提高學生的化學成績。
參考文獻:
[1]暢興田.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的課堂問題設計[J].課程教育研究,2019(16):175.
[2]陳凌云.略論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問題設計[J].中國校外教育,2018(32):74+76.
作者簡介:
唐海珍,女,籍貫:廣西灌陽,工作單位: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栗木中學,職稱: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學問題設計藝術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