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帥
【摘要】 歷史學科是人文社會科學的基礎,在高中階段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與初中相比,高中歷史課程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這給學生帶來更大的挑戰(zhàn)。作為援藏教師,筆者將西藏與內地的教育經驗相結合,探索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學好高中歷史知識而努力。本文首先剖析藏地高中學生學習歷史課程存在的主要困難,進而提出相應的教學對策。
【關鍵詞】 藏地學生 高中歷史 學習困難 教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1-073-020
一、藏地高中學生學習歷史課程的困難
藏地高中學生由于受漢語能力、文化背景、歷史條件、基礎教育、生活地域等因素的影響,使得他們的歷史學習成績不甚理想。我結合援藏教學的工作經驗,總結出目前藏地高中學生學習歷史課程的困難主要在以下幾方面:
(一)歷史基礎知識薄弱
由于歷史與現(xiàn)實等原因,一些藏地學生不易接受到較好的基礎教育,這種現(xiàn)象在較為偏遠地區(qū)表現(xiàn)得更加明顯。事實上,大多數(shù)學生的歷史知識主要源自學校的語文課與歷史課,然而一些地區(qū)的初中歷史課程幾乎形同虛設,視歷史為“副科”,考試主要以開卷為主,對學生的要求也不高,因此,很多學生的歷史學習基礎較為薄弱,概念混淆、史實混亂、時空錯位,根據(jù)個人的思維想象歷史人物與事件,給高中歷史課程的學習埋下一定的“隱患”。
(二)漢語掌握能力薄弱
語言和文字是記載一個國家與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對很多藏學生來講,漢語是第二語言,因此很多學生的漢語掌握能力較為薄弱,閱讀與書寫能力相對較差,經常出現(xiàn)“錯別字”問題。同時,在現(xiàn)行的考試制度下,包括歷史學科內的很多試卷都采用漢語編寫,所以很多藏地學生理解試題比較困難。進藏之初,我曾讓學生將秦朝統(tǒng)一影響記在筆記中,“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蔽曳怕Z速,反復說出五遍,但13個字的記錄還是給學生帶來較大的困難,一些學生在記筆記的過程中,會本能的出聲復述,防止自己忘記和記錯,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課堂的紀律。
(三)自主學習習慣缺乏,上進心不足
從總體上將,很多藏地高中學生可以做到上課注意聽講,在老師指導下能齊答問題并完成作業(yè),但有很多學生是在老師教導下的被動學習,聽完課、寫完作業(yè)即可,很少閱讀歷史書籍,也很少去鉆研那些未留做作業(yè)的試題。同時,一些高中歷史課程的教學方法相對單一,缺乏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的相互作用,普遍采用單一講授法,課后教師再布置較多的作業(yè)強化背誦,學生通過較多的書寫完成任務,很難通過感性認識增強對理性知識的理解,進一步降低學習的自主性。
(四)構建知識體系困難,知識視野窄
新課程要求歷史學科“考察對基本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考查在唯物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命題也更加注重“古今貫通,中外關聯(lián),把握歷史發(fā)展的基本脈絡?!睘轫槕呖济}趨勢,提高綜合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建立起較為完備的歷史學科知識體系,然而很多藏地學生的歷史學習缺乏深度與廣度,很難形成由基礎知識、階段特征和基本線索構成的有層次的知識體系,尤其在解答史論結合類開放型試題時,往往得分不高。
(五)知識遺忘率較高,容易混淆
高中歷史知識點繁多,對學生的史實記憶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然而很多藏地學生并不采用學習歷史最高效的有意識記方法,而是主要依靠機械識記,在不理解歷史知識的情況下,依靠多次重復死記硬背,其后果是對歷史知識的回憶能力較低,遺忘率較高,對一些已經掌握的歷史知識也容易出現(xiàn)混淆問題。每天早晨七點,我總會看到一些勤奮的學生在校園內的路燈下機械的背誦歷史知識,“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專制皇權達到頂峰……”重復多次。同時,也有很多學生在臨考前匆忙選擇一些題目背誦,考試時,選擇題理解不清,做材料題時,背會的就答準確,沒有背會的就將自己背熟的知識答上,甚至出現(xiàn)張冠李戴的現(xiàn)象。
二、解決藏地高中學生學習歷史課程困難的教學對策
上文這些問題不僅降低學生學習歷史課程的積極主動性,也影響歷史學習成績的提高。我結合援藏教學的工作經驗,探索改進教學方法,提出如下幾種教學應對策略:
(一)踐行新課程理念,培育核心素養(yǎng)
新課程改革給為藏地高中學生學習歷史課程帶來新的機遇。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教育部組織修訂了《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其基本理念是“歷史課程要將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yǎng)作為目標,使學生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逐步形成具有歷史學科特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為踐行新課程理念,高中歷史教師要確立新的認知觀、教學觀和評價觀,在課程結構的設計、課程內容的選擇、課程的實施等方面,都要始終貫穿發(fā)展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根本任務。
例如,必修課程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及向社會主義過渡”這一學習專題,關鍵問題有三個: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意義,二是新中國鞏固人民政權的主要舉措,三是新中國為民主政治建設和向社會主義過渡所作出的努力,這是教學內容的核心。教師要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全面、正面的認識這三個問題,并在此過程中提升學生在唯物史觀、歷史解釋與家國情懷等方面的素養(yǎng)。
(二)提升漢語水平,培養(yǎng)理解能力
提升藏地學生的漢語水平,確保中小學雙語教育普及率達到100%,堅定不移推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推動“五個100%”教育目標落實,不僅是漢語教師的職責,更是全體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高中歷史教師,首先,應錘煉自身“三字一話”的教學基本功,這不僅對教師自身發(fā)展有益,更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成長;其次,要注重提升學生的史料研讀與歷史寫作的素養(yǎng),通過史料實證,使學生學會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同時,還要努力營造良性互動的課堂氛圍,加強對學生的漢語表達能力的訓練,使其越來越敢說,越來越會說。
(三)有效設計教學過程,調動學習自主性
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睘檎{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新課程改革下,基于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科素養(yǎng)的教學設計,不僅要考慮教學內容的邏輯、教學過程的環(huán)節(jié)以及藏地學生的認知特點,更要的是在教學理念上以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為本位,以調動學生的歷史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核心,以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為中心展開。首先,教師要努力引領學生在歷史情境中展開學習活動,應用藏地學生生活區(qū)域內的歷史教育資源,以更加形象生動的方式將歷史知識展示在學生面前;其次,教師要以問題為引領展開教學,針對很多藏地學生喜歡參與活動,善于表現(xiàn)的特點,在保證課堂紀律的前提下,采用分組探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提高歷史課堂的形象性與生動性,使學生身臨其境,更加真切地感悟學習歷史的魅力。
(四)構建歷史知識體系,加深基礎記憶理解
為幫助藏地學生構建歷史學科知識體系,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教學重結論、輕過程,重記憶、輕理解的弊端,融記憶、理解與運用為一體。首先,指導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點進行深入挖掘,理解其深層內涵;其次,從全局出發(fā),歸納各知識點的縱向與橫向聯(lián)系,舉一反三,以點帶線;最后概括歷史發(fā)展的邏輯線索、因果聯(lián)系與變化規(guī)律,從而形成較為完備、立體的歷史學科知識體系。
例如,必修課程“晚晴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這一學習專題的知識體系。教師首先應指導學生深入理解鴉片戰(zhàn)爭、甲午戰(zhàn)爭等基礎知識點,進而采用古今貫通、中外關聯(lián)的視角,歸納民族危機的逐步加深與救亡圖存間的歷史聯(lián)系,最后采用唯物史觀的方法,引導學生概括晚晴中國在西方工業(yè)文明的沖擊下,各階層奮起抗爭,推進中國現(xiàn)代化的歷史進程。
為增強學生的記憶理解,教師應指導學生把有意識記和機械識記結合起來,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在記憶的過程中加深理解。除此之外,還可以教會學生掌握一些記憶技巧,如分類記憶法、比較記憶法、歸納記憶法、諧音記憶法等等,用這些方法不僅簡化記憶內容,而且形象易懂,不易忘記。例如,明朝內閣的職權與地位,可記為“不是法定行政機構,只是顧問內侍機構,升降職權皇帝決定,票擬取決皇帝披紅?!?/p>
(五)創(chuàng)設和諧嚴肅課堂,關心愛護學生
和諧與嚴肅兩種教學理念看似矛盾,實則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基于藏地的實際學情,創(chuàng)設和諧嚴肅的課堂氛圍,嚴抓45分鐘課堂質量,可有效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成績。在新課程改革之下,“嚴師出高徒”的理念不應被拋棄,而應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它要求教師嚴而有格、嚴而有度、嚴中有愛、嚴而有方。“嚴”是一種教學方法,它使課堂教學有條不紊;“嚴”是一顆仁愛之心,它使學生學業(yè)穩(wěn)步提升。
例如,針對很多藏地學生習慣課堂群口齊答,甚至不假思索就回答問題的現(xiàn)象。首先,教師應嚴肅課堂紀律,加強對學生答問常規(guī)的培養(yǎng);其次,轉變課堂評價方式,以正面激勵為主,盡量消除學生的羞怯與膽怯心理;然后,要應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并要求學生靜思之后再回答問題;最后,要全神貫注地傾聽學生的答案,并及時給予評定。
《禮記·學記》有言:“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因此,高中歷史教學應不僅是知識傳遞的過程,更是師生情感交融與思想共鳴的過程。教師應注重從藏地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與肯定,用愛心和耐心去教導他們,多一些關心,少一些責備,在良好師生關系下,學生的歷史學習會產生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
總之,高中歷史教師應認真鉆研新課程理念,針對藏地高中學生學習歷史課程的困難,探索培養(yǎng)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學好歷史課程而不懈努力。
[ 參? 考? 文? 獻 ]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孫金輝.歷史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原因及對策[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7(2).
[3]司家龍.高中藏生歷史學習能力提升探究[J].高考,2017(21).
[4]章清.理解史學的幾個關鍵詞——兼論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