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江潼
(江蘇省口岸中學,江蘇 泰州 225300)
在教育實踐背景下,根據(jù)教學實際情況,發(fā)現(xiàn)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不少問題及現(xiàn)象。其中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不高是一個重要的現(xiàn)象。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氛圍死氣沉沉,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不增反減。例如課堂作業(yè)不及時完成,以各種理由拖拉甚至不做;課堂上無精打采,教師講授的內容聽不進去;課外延伸閱讀不及時完成,對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存在抱怨之聲。良好的語文課堂氛圍是師生雙方共同參與的結果,語文課堂教與學的積極性和互動性是語文課堂不可缺少的重要外在形式。高中語文課堂積極性不足嚴重影響語文學習的效果,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成為高中語文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從多年教學經驗和理論知識出發(f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比較分析并提出解決策略。
語文與其他學科不同,需要教師深厚的理論知識實踐經驗才能更好地把握課堂。因此在實踐教育教學中存在不少問題。
教師專業(yè)知識和理論知識是支撐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基礎,擁有深厚的文化知識和教育知識有助于教師應對更多的教學情境。在高中課堂上,尤其是經過中考選拔出來的高級中學學生面前,低水平的教師在學生面前所展示的知識是不能夠滿足他們的學習要求與求知欲望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很容易降低對教師的崇拜心理,從而往往容易使學生喪失語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筆者調查發(fā)現(xiàn),83.5%的學生對于一上課就是讀書的老師非常反感,他們認為讀書自己課余時間也可以完成,完全不需要老師花費課堂的時間去閱讀。教師這樣的知識儲備和教學水平,高中語文課堂很容易缺乏生動性,學生被迫參與到課堂上來,靈活性大大降低,其必然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
高中教師一直局限于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傳授知識,老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講臺下記錄。例如一些語文教師在講授古文時,自己在上面報字、句意思,學生在下面記錄,無任何交流。在講授閱讀課時,簡單地將答案一說了之,無任何分析。在評講學生作文時,學生之間缺乏互相交流。高中課堂更多的是講授式教學方式,這樣就容易使學生被動地參與教師課堂,被動地記錄課堂信息。學生長時間處于這種壓抑的環(huán)境下就會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去,從而失去對語文課堂的興趣,這樣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必然降低。筆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87.6%的學生說:每次當語文老師又是報答案時,就想要睡覺。71.4%的學生反映語文老師在上課時總會不斷地講、讀課文或者文本。單一的講授方法會讓學生對所教科目缺乏興趣,從而在課堂上產生開“開小差”、學習熱情不高等現(xiàn)象。
教學評價是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進行的總結和評價。教師的正確評價和指導對學生學習具有激勵和引導作用。語文課堂在師生互動的基礎上進行,教師需要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評價和總結。筆者調查發(fā)現(xiàn)69.6%的語文教師對學生的回答沒有明確的指導,部分教師只是讓學生簡單回答完問題后就出示答案,完全沒有顧及到學生的答案。76.4%的學生對教師評價不滿意,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思維的影響,大部分教師還是使用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師在臺上講解,學生做好筆記。課堂評價很少得到師生的關注。在這樣的課堂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降低。
面對教師理論知識不足、教學方法單一、教學評價缺乏的實際情況,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在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和經驗的背景下采用以下策略。
教師職業(yè)承擔著使學生掌握基礎學科知識的職能,他們自身先得掌握一部分知識。同時,教師不僅要掌握一門或幾門基礎學科知識,還得善于使這種知識轉化為學生的素養(yǎng)。高中語文教師所面對的是一些即將升入大學的高才生,這就需要教師在基礎理論知識上讓學生信服。一些老教師自恃教學經驗豐富,不懂得及時把握新時期學生思想,課堂氛圍死氣沉沉,講解的知識既老套又缺乏生氣,這樣的課堂學生必然會缺乏積極性。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課程,與時俱進是語文課堂源源不竭的動力源泉。高中語文教師在學好自己本專業(yè)知識的前提下還應該積極把握國家和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在課堂教學中穿插與愛國主義和時代精神有關的內容,及時聯(lián)系課堂內容,這樣更加有利于語文課堂積極性的調動。例如在講解到《師說》時,可以聯(lián)系當代師生關系來理解課文。語文課程的靈活性、知識性、人文性需要教師來把握,這樣才能使課堂更生動。
在新的課程標準實施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要注意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情況以創(chuàng)新的、有效的教學方法推進高中語文教學效率的快速提升。課堂互動交流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以《赤壁賦》為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教學是比較常見的內容。高中階段學生會接觸更多的文言文知識,這就需要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學生無論是對實虛詞的積累,還是對古文的理解上都有一定難度。如“憑虛御風”中通假字的運用就有一定的難度?;咏虒W是通過交流、探討的形式進行教學,與傳統(tǒng)應試教育相比,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更好地進行記憶。對于高中語文教學而言,如果教師一味地在課堂上講授教學內容、學生被動地記錄學習知識,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老師的教學熱情也會受到影響。而通過互動交流探討方式進行學習,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在高中語文課堂上的參與度,還能加強他們對于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積極的課堂評價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最佳途徑。有人說:“不是聰明的孩子常受表揚,而是表揚使孩子更聰明。”因為學生是一個個有思想的個體,他們有想法、有上進心、有求知欲,他們希望被表揚和鼓勵,并且能得到理解和支持。當學生在課堂回答問題時,他們內心一定會期待教師對自己所回答的內容進行點評和指導。當教師忽視這樣的點評和指導時,學生就會失去對回答問題的信心和樂趣。例如在課堂上學生解釋《勸學》中“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的意思時,乘機鼓勵學生。許多實踐證明,教師對學生的促進和激勵作用是無法估量的。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我們一定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多關注學生課堂表現(xiàn),把握好教育時機,適時評價,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這樣才能讓高中語文課堂更加有趣生動。
總之,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關注學生課堂表現(xiàn),良好的語文課堂需要教師在自身過硬的理論知識和專業(yè)知識的基礎上,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和靈活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這是值得每一位語文教師重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