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左成
摘 要: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由于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法的不合理,學生在解題時總是出現(xiàn)錯誤。而在試題中常見的解題錯誤,主要包括基礎知識不牢固、缺乏審題能力等問題。那么,為了可以避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元素和總結錯誤兩種方法,引導初中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提升解題能力。
關鍵詞:初中化學;解題錯誤;解題能力
引言
從初中生出現(xiàn)解題錯誤的原因來看,大多數(shù)是因為初中生掌握的基礎知識不足,在解題時無法將多種要素合理地關聯(lián)起來。并且,有些學生在審題時總是抓不住解題的重點,常常出現(xiàn)失分、丟分的現(xiàn)象。
一、初中化學解題常見錯誤
(一)基礎知識不牢固。正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主要是指無論做任何事都要從基礎做起,只有建立好基礎才能逐步穩(wěn)定自己的事業(yè)。那么,這句話用在當前的初中化學教學中正好適合,因為從當前的初中化學教學現(xiàn)狀上看,大多數(shù)初中生都是初次聽說和學習化學知識,雖然剛開始都抱有濃郁的興趣,但是隨著難度和知識量的增加,有些學生漸漸失去了最初的興趣,取而代之的就是半學不學、自暴自棄的態(tài)度,這就使得這些初中生的學習效果較差。還有,除此之外的大部分學生都找尋不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在課堂上總是依據(jù)死記硬背的方法學習,從而導致化學知識點的記憶效果也不太理想。同時,有些學校還缺乏化學實驗條件,所以初中生對于某些需要化學實驗證明的知識點理解較淺,如二氧化碳的制取過程等方面。因此,基于以上影響因素,當下初中生的化學基礎知識點不牢固,尤其是在化學反應方面,初中生經常會出現(xiàn)少寫或多寫化學符號的問題,從而產生丟分問題。
(二)缺乏審題能力。從當前初中生在化學習題中出錯的類型來看,一方面,審題不細也是導致失分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現(xiàn)在閱覽化學方程式中的數(shù)字上,比如,某習題中同時含有“CH3OH”、“NA2CO3”、“4NAOH”等化學式,如果初中生處于匆忙答題的狀態(tài),就很容易忽略化學式中的下標數(shù)字,最終只能計算出錯誤的答案。另一方面,未理解題意也是出現(xiàn)失分的重要原因,通常在解析化學題目前,教師都會引導初中生先理解題意再做題,但是很多初中生為了給之后的實驗題和簡答題留出更多的做題時間,大多時候都會在做選擇題和判斷題時不加思考,僅憑第一眼的直覺就斷然選擇答題,并沒有探知選擇題或判斷題的深層含義,這樣就會導致在分數(shù)較小的小題中頻頻失分。因此,這就說明當前初中生缺乏一定的化學審題能力。
二、提高初中生解題能力的對策
(一)觀察生活元素,鞏固基礎知識。當前,為了可以讓初中生可以較為迅速的掌握化學基礎知識,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初中生運用生活化元素加強記憶,而這是由于生活化元素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所以初中生隨時隨刻都有機會復習和鞏固已學知識點。比如,在學習“金屬材料”的知識點時,從該篇章所涵蓋的知識點來看,主要包括概念、類型、性質等多方面知識。那么,再從初中生在生活中可以遇到的金屬來看,主要包括有鐵、鋼、銅、錫、鋁等物質,所以初中生可以從生活中認識到多種金屬物品,不僅包含教材范圍之內的,而且包含教材范圍之外的。并且,為了可以讓初中生理解金屬物質的化學性質,教師還可以鼓勵初中生自行在家中制作實驗,這樣就可以將化學方程式的知識點,較為立體地呈現(xiàn)在初中生眼前,較之課本理論更易于初中生吸收和理解。
比如,初中生可以使用家里食用的白醋作為溶液,然后收集一些較小的鋁、鐵、銅片,接著分別將這三個金屬片放入透明的玻璃杯中,再將白醋分別倒入每個玻璃杯中搖勻,然后觀看這三個玻璃杯中的溶液顏色變化。那么,這就會發(fā)現(xiàn)含鐵的溶液逐漸呈淺綠色,含鋁的溶液逐漸從淺綠轉為無色,含銅的溶液未發(fā)生變化。因此,這就可以說明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的強弱關系,即鋁一鐵二銅三。那么,這相對于書本中僅靠圖片和文字描述的知識,更具有立體效果和有趣性,所以當初中生之后再遇到關于鋁、鐵、銅三種金屬的活躍性問題時,就會自然而然地求解出正確答案。由此可見,通過引導初中生自行制作化學實驗,既可以對書本上的化學知識點進行復習鞏固,又可以幫助初中生拓展新的學習思路,從而提升初中生的解題能力。
(二)善于總結錯誤,提升審題能力。由于初中生總是在閱覽習題題目的時候不細致,會忽略掉解題的關鍵條件,并且有些初中生缺乏發(fā)現(xiàn)題目關鍵詞的能力,頻頻出現(xiàn)解題出錯。那么,針對于這類型學生,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教導。
其一,需要引導初中生養(yǎng)成隨手記錄錯題和要點的習慣。首先,教師需要讓班級內的初中生專門準備兩個筆記本,第一個筆記本主要用于隨時記錄學生在解題時遇到的疑難雜癥,如甲醇的化學結構化學式等,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早自習或回到家中后復習背記。其次,第二個筆記本主要用于將每次考試或測試中的錯題進行記錄,并且按照“出錯題目—錯誤分析—修正答案”的順序進行填寫,這樣就可以讓初中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使得可以降低初中生在解題中出現(xiàn)錯題的概率。
其二,需要要求初中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和圈畫重點的習慣。首先,教師需要嚴格要求初中生在上課前在家預先進行預習,并且在該部分內容中圈畫出每節(jié)化學理論的重點,比如,在閱讀“排在氫左邊的金屬可以從酸中置換出氫氣”這句話時,先要將“酸”、“金屬”、“氫氣”這三個詞圈畫出來,然后在文字的底部使用帶有箭頭的線段從“金屬”到“酸”到“氫氣”進行連接,這樣既可以讓初中生有效地記憶該段理論,又可以讓初中生形象地理解這三者之間的化學反應關系,從而提升預習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生在化學解題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教師不應注重于出錯率,而應該注重于教授初中生合理的解題方式。那么,一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初中生鞏固已學的基礎知識,另一方面需要讓初中生養(yǎng)成總結錯誤的習慣,這樣就可以提升初中生的化學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施杰.初中化學解題常見錯誤分析及對策探討[J].《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2015(8):75-75.
[2]李彩霞.探討初中化學解題中的常見錯誤及應對策略[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6(08):27.
[3]周建紅.淺談初中化學解題常見錯誤及對策[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7(7):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