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雁
摘? 要:生活化教學是參照生活中的事情為依據(jù)進行的教學活動,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積極性加以提高,學習興趣也會更加的濃厚,調(diào)節(jié)學習氛圍,使得教學效果達到最佳。初中生物通過生活化教學,可以學習到豐富的生物知識,還可以做到在學習生物的同時了解到更多的生活小常識,使之相融合。
關(guān)鍵詞:生活化教學;初中生物;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34-0110-02
Research on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life teaching
MA Yan? (Jinan Qixian middle school,Shando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Life oriented teaching is a teaching activity based on the things in life.Through this way,students' enthusiasm will be improved,and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will be more strong.It can adjust the learning atmosphere and achieve the best teaching effect.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hrough life teaching,can learn a wealth of biological knowledge,but also can learn more common sense of life at the same time of learning biology,so that it is integrated.
【Keywords】Life teaching;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Teaching reform
隨著時代的進步舊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無法有效的開展,只有通過改變教學思維才能與時俱進,而基于生活化教學的初中生物教學改革,運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可以讓教師更有效的將知識進行靈活的展現(xiàn)??墒箤W生們更好的接受和消化這些生物知識,有效的提高教學質(zhì)量。
1.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
生物學主要研究的就是自然界的一切生物,生物學本身就基于生活,研究自然生命,運用生活化教學可以更好的將現(xiàn)實生活與課堂內(nèi)容有效的相結(jié)合,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掌握生活常識,最終可以深入理解課堂知識并靈活運用,此外,生活化教學可以使學生有更好的生活體驗,有助于提高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力。通過生活化教學,教師也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使教學模式不再單一化。生活化教學可以借助生活常識來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生物知識,嘗試將課本知識引入到生活中,例如,引導學生參加污水處理,保護自然環(huán)境等活動中,可以幫助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提升活動興趣,使其理論與實踐能力共同進步。
2.初中生物教學模式分析及改革
傳統(tǒng)的初中生物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化,教師更多的比較傾向與學生的考試成績,沒有從學生本身考慮,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接受知識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地區(qū)不同,考試范圍也是不同的,生物課程在部分地區(qū)是不在考試范圍的,所以有些地方對于生物知識只是一帶而過,沒有進行深入的講解,從而導致教學質(zhì)量下降。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內(nèi)容過于依賴課本,初中生物主要講解的是生態(tài)系統(tǒng),食物鏈,人體細胞結(jié)構(gòu),植物的光合作用等等,在教學中,教師以自身對課本知識的理解來給學生進行講解,過于依賴課本知識,致使學生對知識缺乏理解,無法靈活的運用,影響教學質(zhì)量?;谏罨虒W的初中生物教學改革,可以改變這些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將知識與生活相結(jié)合,使得知識接近與生活,更貼近生活,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本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面對生活中的事情與實物就可以聯(lián)想到課本知識,使知識更加具體化,加深對其印象,從而做到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3.生活化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
生活化教學主張教學內(nèi)容廣博,結(jié)合課程改革,將生活化的學習資源融入到生物教學中,擴展教學資源,增加教學經(jīng)驗。
(1)增加教學趣味性
基于生活化的教學所選用的內(nèi)容要富有趣味性,結(jié)合實際生活尋找更多的課外活動機會,讓學生們將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使教學內(nèi)容更加形象的出現(xiàn)在學生的腦海里。此外,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更多有趣且豐富的教學素材,與課本知識結(jié)合,或者用一些有趣的視頻來表達所需要解釋的內(nèi)容,以此來讓課堂知識更加的生動有趣。這樣的教學不僅靈活有趣,可以更好的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們的對學習有一個良好的態(tài)度,營造一個輕松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啟發(fā)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激發(fā)他們對生物學的好奇心。
(2)科學性教學
生物學研究的是自然科學,生活化的生物教學內(nèi)容還需科學性,所謂科學性指的是教學內(nèi)容要與客觀事實相符,真實的反應事物的本質(zhì)與其內(nèi)在的規(guī)律。比如,在講生物進化論的時候可以運用我們所看到的一些幽默搞笑科教片來幫助學生們進行理解,運用網(wǎng)絡資源來收集一些動畫來表達授課內(nèi)容,當然這些資源要保證據(jù)有科學依據(jù)性,將知識通過動畫的形式表達出來,使知識更加生動、形象,同時也可以加深學生們的印象,增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運用科學的教學素材,可以豐富科學理論知識,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對科學的認知態(tài)度。生物屬于自然科學類的知識,所以在初中教學過程中,要保證教學具有科學性,生物知識本就來源于生活,所以要進行生活化教學,使其更具科學性,使學生們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素養(yǎng),對待任何事情都要保證其科學性。
(3)多元化教學
在生活化的生物教學中,開展多元化教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通過實踐活動法,問題假設法,形象教育法,對比法等來進行多元化教學,在進行生物課中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講授時,可以通過角色扮演來對所學知識進行生動的闡述,進而可以使學生的記憶更加深刻,加深理解。在具體的生物課講解中,可以通過將問題具體化,形象的分析,進行假設對比,舉一些具體的生活案例來幫助理解課堂知識,生物教學中可以根據(jù)生活中所發(fā)生的一些事來和學習知識做一些融合,加強學生的理解知識能力,拓展所學的知識范圍。例如,在學習植物的光合作用時,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對比實驗,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對比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光合作用,在此過程中,可以將實驗分為兩組對比實驗,在保持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一組將植物放在陰暗背光的地方,另一組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經(jīng)過相同時間之后進行觀察,會發(fā)現(xiàn)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會比放在陰暗處的植物生長的更加好。通過這樣的實驗可以加深學生們對知識的印象以及理解,幫助學生更好的消化知識,使知識更加貼近生活化。
(4)探究性教學
生物學是一門神奇的學科,它讓學生可以了解到很多細小的事物,還有很多微生物,了解身體的奧秘,了解更多的植物和生物。這個學科本身就是一個具有探究性的學科,所以生物教學提倡探究性學習,通過深入研究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生物科學,探究性學習可以通過實驗室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來引導學生去探索生物學的奧秘。例如,在講種子萌發(fā)的過程的時候,可以帶領(lǐng)學生做實驗進行對比看什么樣的種子更具有生長能力,煮熟的種子是否可以萌芽,相同種子在相同土壤中生長,但光照不同,結(jié)果會有什么不同之處,通過對比試驗探究種子萌芽所需具備的條件。通過做實驗,讓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參與到整個實驗過程中,這樣可以更好的探究所要了解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更加充分的了解到實驗的整個過程。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膽B(tài)度,增強實踐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初中生物本就屬于一門神奇且神秘的學科,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將其進行生活化,在學習過程中使其更加貼近于生活。通過對生活化教學的分析,教師對于教學模式的一些改變,使得教學方式進一步多元化,可進一步提升教學質(zhì)量,使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使得學生學習的欲望增強,豐富課堂內(nèi)容,提升教師引導作用,使學生占據(jù)主導地位,深入探索生物知識?;谏罨虒W的初中生物改革,使學生可以深刻理解課本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習水平,使得課堂氛圍更加具有趣味性,使學生可以做到全面發(fā)展,提高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薛強.生活化教學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26):170
[2]張新宇.構(gòu)建初中生物生活化課堂的教學實踐研究[J].華夏教師,2018(02):72
[3]蔣媛.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問題探討[D].南充:西華師范大學,2017
[4]萬瀟雅.基于生活化教學轉(zhuǎn)變高中生生物學前科學概念的研究[D].延安大學,2018
[5]盧明倩.應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培養(yǎng)初中生生物課堂提問能力的實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