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薇薇
[關鍵詞]英語閱讀;思維品質;思維力
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主要指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和個人自身發(fā)展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具體而言,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和文化品格。當下的英語教學,仍然是以“知識立意”為取向的,而“思維立意”無論在英語學習深度還是廣度方面,都沒得到充分體現(xiàn)。培育學生思維品質是英語閱讀教學的應然追求。
一、從文本出發(fā),培育學生邏輯思維力
和其他學科一樣,英語也擔任著發(fā)展學生思維品質的重任。從心理學層面看,學生思維品質主要表現(xiàn)在思維流暢性、邏輯性、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等方面。教師要想方設法運用各種教學方式、手段激發(fā)學生文本思維,培育學生思維邏輯性。比如,可以“連詞成句”“連句成段”。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深度思考:哪個詞、哪句話應放置開頭,接著應承接哪個詞、哪句話等。這需要學生具有整體性感知、思維和想象力,這個過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的過程。
比如,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根據(jù)教材內容自主學習,然后將文本內容打亂,分發(fā)給學生,讓學生以排序方式對之進行整理,這樣,學生在整理的時候,必然要動用自己的邏輯思維;或不提供完整內容,讓學生進行填空,學生填空的過程就是根據(jù)邏輯思維進行思考,然后判斷結果的過程;或進行角色扮演等,角色扮演是一個體驗性的活動,扮演什么角色需要選擇,如何扮演需要判斷,扮演得好不好需要評價。這個選擇、判斷、評價的過程,也是一個邏輯思考的過程,因而也就是邏輯力培養(yǎng)的過程。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l《cinderella》,在學生經(jīng)過自主學習后,筆者出示了以下一些句子。
①Cinderella has beautiful clothes and shoes,she cangotothe party nOW.
②There is a party at the princes house.But Cinderel—la cant go.
③A fairy helps Cinderella.
④Cinderellalla on the shoe.It fits well.
⑤Cinderella has a good time at the party.She leavesa shoe behind.
⑥The prince visits every house,many girls try on theshoe.But it doesnt fit.
從教材文本出發(fā),讓學生從最直接、簡單的話語句子人手,經(jīng)文本解讀,對句子進行整合,形成一個完整語篇。這樣的教學,既是基于教材內容的選擇,也是發(fā)展學生英語邏輯思維的必然。學生調用自我對英語教材文本的學習經(jīng)驗,深度思考、探究。這樣的思維培育,不僅具有思維廣度,更具有思維深度。
二、從學生出發(fā),培育學生的開放思維力
激活學生的英語思維,其主要方式就是依靠問題。從學生出發(fā),培育學生開放性思維力,就是要通過問題,啟迪、引領學生,促進學生英語思維、想象。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教師往往是問題設置者,學生則是應答者。這樣的師問生答教學方式,問題面狹窄、提問方式單一。而培育學生開放性思維力,師生、生生之間必須相互發(fā)問,讓問題成為一種催化劑,點燃學生思維火花。
當學生成為一個主動發(fā)問者時,他們就會投入百倍精力,去研讀文本,去揣摩文本背后的語法、語言習慣、語言文化等。比如教學譯林新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4《seeing the doctor》,學生初讀文本后,筆者讓學生自主提問,學生暢所欲言:
①Whats wrong with su Hai?
②What should su Hai do?
③Whats the matter with Mike?
④Why does Mike have a toothache?
⑤What should Mike do?
這些問題從文本內容出發(fā),概括了人物、事件、時間和處理方式等,囊括了文本大意?!耙詥枌W”“以問促學”“以問引思”,喚醒、激活了學生對文本的認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what""whyso”。其中,這兩個問題“What should Su Hai do?Whatshould Mike do?”具有發(fā)散性,幾乎每個小組學生都有自己的回答。如學生在回答"What should Su Hai do?”這一問題時,產(chǎn)生了這樣的答案——“She should have a restat home/She should take some medicine and drink somewarm water/She should take some VC from the vegetablesand fruit/She should eat some hot food.”讓聽課教師不得不佩服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教師應多引導學生提發(fā)散性問題,以培育學生思維靈動性、開放性。
引導學生自主提問,能讓學生主動、積極、深度地對文本進行理解。當然,可能會提出一些讓教師意想不到的問題,也可能提出一些膚淺性問題,當教師遇到意想不到的問題時,課堂就有了生成,課堂也就變得更加開放,學生的思維力在開放的過程中得到了培養(yǎng),這也就是開放思維力。作為教師,有必要對學生所提問題進行梳理,引導學生逐步提出一些深度問題以激活學生高階思維。如果我們把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思維力分成封閉思維與開放思維,那前者實際上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之下,不出乎教師意料之外的思維,而后者就是在教師的意料之外,是學生與學習內容互相作用之后形成的思維。
三、從學習出發(fā),培育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力
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學生思維品質的一個重要品質。創(chuàng)造性思維具有一種主動質疑性、批判性。正是由于學生思維有了創(chuàng)造性,才能深化學生認知。教學中,教師不能囿于教材,死板地教,而應該活化教材,從多角度引導學生思考、學習,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創(chuàng)造性??梢赃\用“what\why\how\when\where\who”等相關引導詞,讓學生擺脫教材束縛、依賴,展開文本細讀、尋讀、探讀。通過閱讀,把握文本框架、脈絡,形成自己的教學觀點、主張。
比如譯林新版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5《Seasons》中Storytime板塊,主要描述不同季節(jié)特征、在不同季節(jié)中經(jīng)常從事的活動等。對每個季節(jié)的探討,教師不能充當主宰,而應退居幕后,將“講臺”變?yōu)椤皩W臺”,充分發(fā)掘學生創(chuàng)造性潛質。因為,一年四季特征、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空間,要激活學生想象,讓學生對四季展開深入探討、交流。比如針對“In winter”,學生這樣問答:
51:What can you d0 ln wintery
S2:We can make snowmen.
S2:We can g0 skating.……
S1:What can you see in winter?
S1:We can see the white snow.
S2:We can see the snowmen.……
學生彼此相互提問、相互應答,他們主動對各個季節(jié)的美景、活動等進行充實,發(fā)展了學生的積極語用能力。大量的事實表明,學生在語用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思維力,是非常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因為語用過程是學生所學的語言與實際生活背景相互作用,然后進行思維的過程,這個過程中開放性非常強,需要學生的不斷創(chuàng)造,因此就可以培育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力。
教材文本中的某個知識只是一個“點”,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文本細讀,對教材文本進行積極建構、創(chuàng)造。只有這樣,才能豐盈文本內容,深化學生言語理解。這種對教材的自主閱讀、自主建構就是學生英語學習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表現(xiàn)。
思維品質不同于語言能力、學習能力,也不同于文化品格,它是貫穿學生英語學習始終的內隱性特質,包括思維的深刻性、獨創(chuàng)性、靈活性、敏捷性等。學生只有擁有良好思維品質,才能在英語閱讀中進行主動地加工、分析、解碼,形成深刻認知。培育學生思維力是英語閱讀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