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靈
摘 要:為了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不僅要學習書本上的知識,老師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意識,逐步形成良好的社會公德習慣,利用語文的特點和優(yōu)勢,把德育教育和語文教學相結合。本文就如何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進行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小學教學;德育教育
語文這一課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統(tǒng)一的特點,還有一定的審美性與實用性,通過語言文字能夠更好的讓學生理解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陶冶道德情操。教師應該利用語文的特殊性更好的通過文字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
1 小學語文德育教育中出現(xiàn)的問題
1.1 學校和家長不重視德育教育
很多學校對德育教育的培養(yǎng)比較敷衍、投入很少,對德育教育的標準很低,忽略了德育教育對小學生成長教育的影響,對小學生是否真正的明白德育精神并不關注。比如:教師有時會布置家庭實踐作業(yè),比如給家長洗一次腳、幫助父母做家務、和父母一起做一次飯,很多學生回家后并沒有按照規(guī)定完成,敷衍交差,甚至有的家長也不配合。認為學校就應該注重學習課本知識,不應該做這些對學習沒有幫助的事情,就是因為學校和家長的不重視導致現(xiàn)在小學德育教育發(fā)展滯后。
1.2 學校只注重形式上的教育
有的學校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進行德育教育,教師會舉行相關班會,班會上一半的時間用來講一些關于德育教育的理論知識,后半節(jié)課就用來自習或者進行語文作業(yè)評獎。課后布置寫班會感想,學生們?yōu)榱送瓿勺鳂I(yè),上網(wǎng)復制抄襲別人寫的觀后感,沒有自己思考過德育教育對自己的好處,德育的真正意義是什么。這樣的形式教育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培養(yǎng)毫無作用,還浪費了不必要的時間,學校應該對這些德育教學進行監(jiān)督和效果驗收。
1.3 德育教育模式單一
學校的德育教育還是以老師講課的傳統(tǒng)模式為主,學生缺乏興趣和好奇心,對德育教育不感興趣,學生進行被動式灌輸教育,老師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德育教育成果不顯著。德育教育的形式其實可以有很多類型,利用多媒體,利用課外實踐,利用課外書籍等都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吸收德育知識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
2 小學語文教育滲透德育教育方法
2.1 利用教材資源,進行德育培養(yǎng)
通過對課本的仔細閱讀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課文內容都是歌頌贊美美好品德行為。比如《別餓壞了那匹馬》這篇課文中就贊美了殘疾青年寧愿不計得失讓主角讀書的奉獻精神,樂于助人的美好品質,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分析討論《別餓壞了那匹馬》中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句子,和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讓學生通過對課本的不斷閱讀和分析,領悟到殘疾青年善良質樸,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教師通過對教材課文的學習,讓學生學習課文中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質,充分利用課本資源,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德育精神。
2.2 在學習時寫作,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是關鍵的教育目標,寫作不但考驗了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積累和語言組織能力,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對不同題材的內容的創(chuàng)作對品德和道德有著更深的理解。例如:在寫作課上,教師可以出一些和德育相關的主題題目,讓學生通過自身經(jīng)歷寫出一篇真情實感的作文,完成后老師朗讀一些優(yōu)秀的學生作文給學生欣賞,讓學生說出自己對作文的感受。學生也要注意作文的主題思想,所寫的品德都是正面且積極向上的。寫作文能夠讓學生主動思考和查閱更多有關德育的故事和文章,對增加學生的德育知識水平有很大的幫助,也能增加學生對德育學習的好奇和興趣,主動學習德育相關知識。
2.3 通過課外閱讀,加強德育教育
課外閱讀是學生接觸社會和獲取不同領域知識的重要途徑,課外閱讀也是學習德育精神的重要方式,課本教材上的知識總是有限的,為了更好的學習德育精神,同時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可以給學生列一份書單,教師選擇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具有啟發(fā)意義的書籍,像《窗邊的小豆豆》、《草房子》、《簡愛》等這類贊美歌頌了主角美好品質的書籍,學生可以通過書籍陶冶情操,培養(yǎng)品德品質,同時可以積累學習書籍中好詞好句,一舉兩得。
2.4 老師做好學生的學習榜樣
對于學生來說老師就是學生學習效仿的對象,老師在學生培養(yǎng)美好品質的過程中就擔任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作為老師更應該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和言行舉止規(guī)范,做一個有師德、善良、禮貌的好老師,成為學生的榜樣。通過與學生的交流溝通相處,待人處事中把要傳達給學生們的德育精神德育含義通過這些事件進行表達,學生可以從這些事情中更直觀的學習和了解德育到底是什么,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怎樣的影響,了解德育教育的真正內涵,以身作則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3 結束語
德育教育是對學生道德思想、心理發(fā)展的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在小學階段學生心智發(fā)育還不夠全面,需要正確的道德德育引導,學校和家長都應該共同努力來培育學生的道德教育。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很好的進行德育教育理念的傳輸,小學語文可以從課堂、課外及寫作中進行德育知識傳授,激發(fā)學生對德育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成為一個德育學習共同發(fā)展的全面人才。
參考文獻
[1]王麗麗.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新校園(中旬刊),2017,(1).
[2]張仁波.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引文版:教育科學,2016:20.
[3]鄭勇剛.如何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7,(27):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