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全托
【關鍵詞】 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目標;興趣;方法;習慣;練習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1—0075—01
所謂教學效率,就是教學單位時間(通常指一節(jié)課)內完成的教學工作量。課堂教學效率高是執(zhí)教者教學水平高的體現,也是教學改革成功的體現。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談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確定教學目標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條件
教學目標是一節(jié)課最終達到的目的,它不僅關乎教學內容,而且關乎整個課堂教學的效率。怎樣的教學目標才是科學的呢?首先,教學目標要有一個完善的體系,既要有宏觀調控又要有微觀設計。它需要預設,即要根據《新課標》確定總體目標,根據年級要求確定年級目標,根據單元要求確定單元目標,根據課文要求確定課時目標。其次,教學目標要體現學生能力的變化,應在動態(tài)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生成與發(fā)展,即它的不斷完善以預設目標為起點,但又不拘泥于預設目標。學生的能力由“識記——理解——感受——領悟——模式——遷移——創(chuàng)造”逐漸過渡,教學目標也應體現這樣的變化,從而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最后,教學目標要簡明突出。知識靠的是一點一滴的積累,一堂課這也舍不得放,那也舍不得丟,到處是重點,到頭來,學生反而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重點。
二、調動學生興趣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因素
1.精心設計導語,激發(fā)學生興趣。葉圣陶先生認為,要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就要“一使需之切”“一使樂其業(yè)”。怎樣才能使學生“樂其業(yè)”呢?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生動的導入語能輕松自如地敲開新課的大門,巧妙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導語的形式很多,如情感激發(fā)式、設置懸念式、插圖導入式、格言導入式等。
2.靈活教學方法,調動學生主動性。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只能讓學生感到單調呆板、枯燥無味。教師必須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識基礎等情況,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設疑討論法,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設置疑問讓學生展開討論是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有效方法;再如比較閱讀法,對于體裁、寫法、人物性格等有相似點的文章,筆者喜歡用比較閱讀法教學。
3.關注學困生,優(yōu)化課堂環(huán)境。要打破課堂上中上等學生“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要為差生的發(fā)言留有“一席之地”。為此,要求教師在課堂提問時,照顧學困生的心理,給予耐心的指導。另外,要將學困生安排到學習的最佳位置上,并將好學生與學困生混排在一起,使好學生成為角色榜樣,對學困生產生間接影響。
4.應用現代技術,提高學習興趣。教育的現代化首要標志就是教育手段的現代化。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教師利用計算機網絡教學軟件和多媒體教學演示,設置動靜結合、直觀生動的教學情境,使課堂成學生想象的天地、創(chuàng)造的源頭、益智的場所、陶冶情感的時空,這既有利于對形象的理解,又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利于突破重難點,提高效率。
三、講究方法和習慣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規(guī)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必然本質聯系和必然發(fā)展趨勢;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門路和程序。講規(guī)律就是給學生講授具有規(guī)律性的知識;教方法就是向學生傳授領會知識的學習方法、鞏固知識的記憶方法和運用知識的操作方法。學語文也要如此。讀有讀的方法,寫有寫的方法,思維有思維的方法。不掌握閱讀方法,就不能確切、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內容和形式;不掌握寫作的方法,就不能準確、鮮明、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不掌握思維的方法,就不能快捷、周密、深遠地認識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可見,掌握讀寫聽說和思維等方法,可以把語文學得更快更好。如果說語文教學有什么捷徑的話,那么講規(guī)律、教方法便是捷徑之一。
四、強化課堂練習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必要保證
課堂練習是課文內容的加深理解和拓展延伸,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知識的遷移有重要作用。語文課堂教學必須優(yōu)化課堂練習,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盡量做到“少而精”,糾正“高耗低效”的做法。如,在《蘇州園林》的教學中,為了檢查學生課外收集資料的情況,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拓展題:現在蘇州的一些世界級、國家級的名園不斷遭到人為破壞,請你提幾條保護歷史文物的合理建議。這個問題引起了學生的關注,由于他們已經感受到原來藝術的“美”,不一會兒就提出了很多建議。在課堂上布置這樣適度的練習,既可以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又可以檢查教學效果,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