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爽
摘要:在鋼琴教學法的實際應用中,面對不同階段,不同程度的學生,教師需要對應用的手段和程度做適當調整,而教學實踐的長短也是考慮要素之一。赴中學實施教育實習是每一位音樂教育專業(yè)同學的必修課程,面對陌生的教學環(huán)境和短暫的教學周期,在鋼琴教學法的應用上需要一定的針對性,以便讓受教者獲益最大,也能讓實習的同學獲得寶貴的經(jīng)驗。本文就中學教育實習過程中設置的鋼琴個別課為例,探討如何將鋼琴教學法有效的應用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
關鍵詞:教育實習 ? 鋼琴教學法 ? 鋼琴個別課
中圖分類號:J6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22-0100-02
鋼琴教學法是研究鋼琴教學的一門科學,它包含鋼琴演奏技巧、鋼琴音樂史、音樂教育學等和鋼琴相關的綜合性學科知識,是音樂教育專業(yè)本科生的必修課程,是學生學習階段建立知識體系和個人能力的綜合運用。
本文之研究,是針對音樂教育專業(yè)畢業(yè)實習中采用的鋼琴教學法,在普通中學藝術考生鋼琴課程中的教學應用。鋼琴課應用在普通中學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鋼琴演奏個別課、鋼琴作品欣賞課、及聲樂伴奏、四手聯(lián)彈、器樂合奏等藝術實踐。鋼琴個別課一般開設在藝術高中音樂班或非藝術高中的藝術班中,它的授課目的是學習鋼琴基礎演奏并為藝考做準備。鋼琴作品欣賞課則是義務教育階段中學音樂課的常設內容之一。本文著重研究的則是普通高中藝考生的鋼琴演奏個別課。
鋼琴演奏個別課是學生學習中接觸最多的課程,但學生往往僅有作為接受者的學習經(jīng)驗,較少有教學實踐經(jīng)驗。多數(shù)同學在教學過程中隨心所欲,把自己零散的學習經(jīng)驗視為圭臬并套用在他人身上。此類現(xiàn)象目前已成趨勢,但未形成不可逆轉的局面,本文將針對這一狀況探討如何有針對性地應用鋼琴教學法。
一、教學對象與教學目的
在中學教育實習的過程中,要熟悉并認清教學對象才能與其建立最基本的互動條件,目前社會各界把本文的教學對象統(tǒng)稱為“藝考生”。“藝考生”指在高中階段除了高考,還需參加藝術類招生考試的學生。筆者認為目前普通高中內音樂類的“藝考生”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曾學過音樂,但文化成績較弱,因升學困難而轉成藝考生;二是沒有任何音樂基礎,文化成績較弱,音樂技能培訓從零開始。三是文化成績適中且有一定音樂基礎,該類考生屬能力較強者,但通常易產生驕傲或浮躁的情緒。在教育實習過程中應根據(jù)教學對象的所屬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
中學教育實習的周期較短,很難為考生帶來突破性的進展,這樣的教學過程容易產生倦怠或盲目的情緒,此時就應掌握清晰的教學目的,讓考生在短期的學習中獲得最高的效益。那么主要目的為:學習規(guī)范的鋼琴演奏技巧;形成正確地識譜及練琴習慣。在課堂里中應著重于該兩點目標進行培養(yǎng),而非針對個別曲目或者拔高性訓練。
二、授課計劃及備課方案
在實習階段,授課計劃應結合實習指導老師布置的教學內容與總課時的要求,提前制定,其中需涵蓋整個實習周期的總授課計劃,以及每一節(jié)課的授課計劃。
鋼琴個別課的備課包含四個步驟:第一,研究樂曲的風格背景;第二,研究樂譜,包含表情術語記號、曲式結構、和聲與調性、分句、節(jié)奏;第三,視奏,找到樂曲的難點作為教學重點;第四,撰寫教案,整理教案。有效利用上課時間。完成這四個步驟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判斷和對音樂基礎知識的熟悉程度。授課教案的編寫需做到簡要且面面俱到,其中應涉及教學目的、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及課后總結。
一份有效的教案需要有整體的結構規(guī)劃和欄目設計,教師應因材施教地選擇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可包括講授法、指導法、示范法、練習法等。而教學過程大致可分為學生回課、示范講解、課堂練習、課后總結四個階段。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還需注意要針對性的分布教學過程的階段和時間。
三、質量標準
在完成備課后,教師還需明確,一堂合格的鋼琴個別課應達到的質量標準。這可以從三個標準衡量:教材安排、授課思路和時間分配。
對于教材的安排,要做到因人制宜、因需制宜。了解學生自身的教學需求和學習程度,選擇適合學生的作品,盡量堅持四個教學板塊并重:基本技術、練習曲、復調、中外樂曲。
由于學生回課會有質量上的好壞,所以教師要組織好每節(jié)課的教學進程,尤其是明確每節(jié)課的重點,并要讓學生明確教師提出的要求、授課重點、課后需要達到的學習任務。
關于上節(jié)提及的教學過程的四階段,教師應合理安排其中的時間比例,避免口頭講述太多,直觀示范太少;示范太多,學生體驗太少;學生演奏太多,教師指導太少等比例失衡現(xiàn)象。
四、常見問題
在教育實習的過程中,考生會暴露很多問題,一類是考生常年累月的不良習慣造成的,這類問題需要教師及時指出并與其在校的專業(yè)老師溝通。另一類屬于考生意識上不夠重視,經(jīng)教師點撥便可改善,本節(jié)將對這些問題進行列舉并提出解決方案。
(一)識譜中的常見問題
1.節(jié)奏
在基礎教學中,多數(shù)學生易忽視節(jié)奏的準確性,尤其在于節(jié)奏型的準確演奏和整首樂曲節(jié)拍的穩(wěn)定性、一致性兩個方面。節(jié)奏把握的常見錯誤包括學生不重視休止符,轉換節(jié)奏型時速度出錯等。另外,在練琴時忽略節(jié)拍器會使整首樂曲的節(jié)拍恒定性混亂。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時,要強調節(jié)奏的重要性,提醒學生使用節(jié)拍器。
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是學生沒有邊演奏邊打節(jié)奏的習慣,但演奏至重點難點時卻突然開始打節(jié)奏,這樣容易造成所演奏作品整體節(jié)奏混亂不一致,所以教師應及時指出并盡量讓其養(yǎng)成從頭至尾打節(jié)奏的習慣。
2.音準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提前檢查學生的譜子,若見學生譜子中用簡譜標明音高或圈出所有黑鍵音等情況,都是在識譜過程中缺乏音準的準確度。這樣的問題普遍出現(xiàn)在基礎較薄弱的學生當中。教師需明白這并非幫助學生提高識譜的技巧,而是未能建立起完整的調性聽覺視覺反映,長遠起見會阻礙識譜能力以及大型曲目的掌握度。所以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此類問題就應立刻指正。
3.指法
多數(shù)學生存在不按指法演奏的習慣,這將對于演奏的分句及流暢性造成很大影響。教師在講解時需注意不可強行糾正,而是讓其了解指法的重要性,示范說明按指法演奏能取得的效果。尤其強調在最初接觸曲目的時候采用標準的指法,同時對學生講解常見的指法規(guī)律。
(二)演奏技巧的常見問題
1.靈活性欠缺
在實習過程中教師常會碰到學生演奏速度不夠,若是加速更會導致節(jié)奏紊亂、錯音的現(xiàn)象。學生普遍認為是因為自己的手指靈活性不夠,但鋼琴演奏是一個需要身體整體參與的運動,靈活性不夠的學生,通常都存在不會運用手腕、手臂僵硬、肩部收攏等問題,從而導致手指無法在琴鍵上自如跑動,且演奏時間稍長就會出現(xiàn)酸痛甚至無法堅持下去的狀況。此時教師應科學地講解及示范,進而配合音階、琶音等基本練習,讓學生慢慢掌握手腕靈活、手臂放松的演奏狀態(tài),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速度。
2.音色缺乏重視
大部分學生演奏時的自我要求僅僅停留在追求速度快、聲音大的層次上,對音色的好壞缺乏辨別力。而一些基礎較弱學生更會因為器樂是通過演奏動作產生聲音,因此把注意力全放在了研究動作上,而沒有耳手并用,用聲音來指引動作。在實習過程,教師要以啟發(fā)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鋼琴是聲音的藝術,追求動聽的聲音。課堂上,教師可用不同的動作來演奏相同的樂句體現(xiàn)音色的差別,然后再剖析動作,引導學生放松肌肉,柔和地觸鍵以發(fā)出悅耳的聲音。
(三)練琴方法的常見問題
鋼琴教學法中常常強調科學練琴方法之重要性,藝考生由于基礎課、文化課很多,所以練琴時間較少,因此提高練琴的效率尤為重要。目前發(fā)現(xiàn)的的幾種錯誤的練琴習慣有從頭至尾反復彈、始終雙手練、始終快速練、彈熟之后不看譜。
一旦出現(xiàn)上述問題,曲子練得越久問題反而越多。因此,讓學生們養(yǎng)成科學的練琴方法也是教學中重要的內容。具體而言就是讓學生養(yǎng)成單、雙手結合練、看譜唱譜練、變速度練、挑難點練的練琴方式,結合自身體會細心講解,讓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益處。
五、結語
在教育實習過程中,鋼琴個別課使教師和學生建立了溝通和了解的橋梁,也是鋼琴教學法得以充分施展的平臺。實習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做好充足準備,認識到其特殊的地位并給予足夠的關注,在完成這一課程的同時,盡力給學生更多的改善和收獲。
參考文獻:
[1]吳曉娜,王健.鋼琴音樂文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
[2]司徒壁春,陳朗秋.鋼琴教學法[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