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貞 高爽
【摘 要】微課在不同學科的實際教學應用中存在著各種問題。文中分析了微課在小學語文學習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微課在小學語文學習應用中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微課;改進策略
語文作為工具性學科,對于其他科目的學習都有著鋪墊性的作用,小學語文的學習內容也是包羅萬象,實際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許多學生因難以跟上老師節(jié)奏對語文學科的學習產(chǎn)生排斥甚至厭惡情緒,這樣對學生日后的發(fā)展十分不利。微課以其自身獨有的優(yōu)勢使這類問題得以有效的解決。但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微課的利用率并不高,在此筆者分別從小學語文微課應用存在的問題與改進策略兩方面進行分析。
一、微課在小學語文學習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從教師層面來說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微課的使用次數(shù)較少。首先,大多數(shù)教師都習慣于傳統(tǒng)授課方式,認為沒有使用微課的必要。其次,微課的設計與制作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教學備課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與精力。在教學過程中也有一些教師通過下載一些微課資源來豐富課堂教學活動,但是由于很多教師對微課的認識不夠深入,沒有認識到微課的使用具有階段性,學生可以利用微課進行課下的預習或者復習致使微課的利用率大打折扣。
2.從學生層面來說
由于教師對微課的認識不充分導致學生對微課的了解并不多。其次由于微課的學習需要電子設備以及網(wǎng)絡的支持,但小學階段學生自制能力較差,在使用電子設備時容易被一些其他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吸引。再次小學階段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難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
3.從微課資源平臺層面來說
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課堂而言,微課還屬于新生事物,對于微課的管理機制還不成熟。微課學習資源分布較廣泛,微課資源網(wǎng)站眾多,質量參差不齊。小學階段學生的判斷能力不夠,很難從眾多微課資源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嚴重影響了微課的使用效率。
二、微課在小學語文學習應用中的改進策略
1.以學習者為中心,尊重學生興趣發(fā)展
在制作微課過程中,教師以解答學生可能存在的疑惑為出發(fā)點,以滿足學生求知欲為落腳點。在整個過程中一切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實現(xiàn)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在選擇微課形式以及風格上也要緊緊圍繞不同學段學生的興趣點,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知識的傳授。微課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尊重學生自身的學習選擇。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四十分鐘的集體授課,但即使是同一學段的學生,每一個學生的知識儲備以及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而處于小學學段的學生,在自我管理上還有一定的欠缺,如果所授課程不是自己能所能接受理解的,可能會產(chǎn)生厭學或排斥語文科目的抵觸情緒,而微課恰恰可以彌補該缺點。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喜歡的或還未掌握的課程,具有針對性的學習不僅可以有效提升知識儲備同時還可以大大提升學習效率。
2.實現(xiàn)語文學科碎片化學習
語文學科與數(shù)學、物理等理科學習有明顯的區(qū)別。理科性學科具有系統(tǒng)性、科學性和客觀性,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系統(tǒng)的學習。而語文要學習掌握的知識紛繁眾多,包括聽、說、讀、寫、譯、編等語言文字能力和知識,每個板塊下又有多條知識分支,涵蓋眾多知識點。以學習傳統(tǒng)文化為例,中華民族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浩如煙海。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因考試很少涉及所以教師也不足夠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如若遇到也多為幾句帶過,即使教師通過幾節(jié)課的集中教學,小學階段大多學生缺乏整合知識的能力,學生難以真正理解實現(xiàn)知識的內化。針對這些問題學生都可以通過微課進行知識點的碎片化學習,輕松而又高效的實現(xiàn)知識的內化與整合。
3.家長可參與到孩子的學習過程中,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
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是教育的首要目的,通常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家長大多以督導的角色參與其中,這樣很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抵觸情緒而難以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微課網(wǎng)絡平臺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學習的時間和地點也有很強的自由性。所以不光學生可以成為學習者,家長也可以。家長能夠參與到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成為孩子學習的陪伴者,當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疑惑時,可以及時解答孩子的疑問或與孩子一起探索學習,既培養(yǎng)孩子自主學習能力也在無形中拉近了自己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促進親子關系的和諧,同時更有利于與孩子的日常交流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
4.開拓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儲備
在新課標要求中明確提出認識中華文化的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但在實際教學中如若涉及傳統(tǒng)文化相關內容,教師多作為補充知識簡單闡述,在考試中也較少涉及,很難引起教師及學生的重視。而這些內容是我們民族智慧的結晶,應給予足夠的重視且要從小培養(yǎng)。然而此類內容如果僅憑言語或文字展示難以吸引孩子的注意激發(fā)其學習興趣。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觀察能力等方面還有所欠缺,微課可以通過大量的圖片以及簡單的動畫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向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知識,既傳承了中華文化智慧的結晶又能提升學習興趣,開拓學生學習視野。
微課可以從不同維度進行分類,從微課使用的不同階段可以將微課分為課前預習類、課堂講解類以及課后復習類。不同階段微課的使用都能有效的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從課前預習來講,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多為教師先講學生再學,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實現(xiàn)知識的內化。小學階段學生理解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不足,這樣的學習方式很容易讓學習能力較差的孩子難以跟上老師的教學。而課前預習類微課將學生的學前置化,學生在課前通過微課了解知識背景,對課堂知識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有利于提高聽課質量。從課堂講解類微課來說,小學階段學生注意力可持續(xù)時間較短,以傳統(tǒng)四十分鐘的授課方式進行教學,孩子難以持續(xù)集中注意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恰當?shù)囊胛⒄n對學生的注意力進行調節(jié)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最后從課后復習來講,微課的引入也是必要的。低年級的學生大多數(shù)還沒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不及時使用很容易遺忘,教師可利用微課對知識點進行整體歸納,學生課后通過觀看內化提升。所以微課不同階段的使用對提高語文整體教學質量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微課作為科技與教育結合的產(chǎn)物,對課堂教學以及學生自主學習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教師不應畏懼接受新事物,還需要不斷的進行摸索,結合學科特點深入挖掘設計有價值的微課。
【參考文獻】
[1]陳為芳.探討微課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8(07):38.
[2]鄭聰.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3]付玉華.二十四節(jié)氣與小學語文主題活動相融合的實踐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03):86.
基金項目:渭南師范學院校級教改項目(編號:JG201908),渭南師范學院教育科學研究項目(編號:2018JYK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