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 開展探究性學習符合當前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探究性學習模式,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以及綜合能力,提高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與水平。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進行探討與研究,希望能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探討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3-004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3.043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與發(fā)展,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也在不斷改變。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不僅是語文課程學習的基礎,還是有效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語言理解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基礎。因此,當前小學語文的教學已從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逐漸轉(zhuǎn)變?yōu)樗刭|(zhì)教育模式,開展探究性學習是符合當前素質(zhì)教育要求的,探究性學習模式,是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從而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以及綜合能力,進而提高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與水平。
一、探究性學習簡述
(一)探究性學習的涵義
探究性學習就是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的一種學習方法。探究性學習是新型學習的一種形式,通過探究性學習方法的應用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不但有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還是學生對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的一種保證。探究性學習方法的學習效果顯著,是科學的一種學習方法,在各科的教學過程中被廣泛應用。
(二)探究性學習應遵循的原則
探究性學習方法應用于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遵守以下原則:(1)活動性原則,探究性學習是學生在逐步的學習、探索過程中,認知、理解知識的一個過程;(2)自主性原則,探究性學習并非對學生進行被迫性學習,是需要學生自主、主動地參與到知識的學習與探索中,保證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3)綜合性原則,學習需要教師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探索,通過所獲取的知識對問題進行解決,學生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的問題,分析問題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主要內(nèi)容,促進學生進行理解;(4)團隊性原則,探究性學習通過小組的形式進行問題的解決,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能夠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促使學生的溝通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方法
(一)創(chuàng)設出輕松和諧的探究性學習環(huán)境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為探究性學習創(chuàng)設出一種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敢于想象,敢于提問并且思維處于一種活躍的狀態(tài),教師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并且引導學生積極發(fā)表各自的不同見解與想法,教師耐心地進行傾聽,即使學生的見解與想法有錯誤時,也不輕易地否定,而是中肯地、有針對性地給予糾正和鼓勵,與此同時,教師及時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知識點進行講解,不僅使學生掌握了教學內(nèi)容中的重點、難點及相關知識點,還滿足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學生在和諧、輕松、平等的學習環(huán)境中才能充分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學習才會具有主動性。
(二)尋找方法激發(fā)學生探究性學習意識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運用科學的、合理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意識,對教師教的過程與學生學的過程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師在深入地對語文教材分析、挖掘后,以學生的特點、實際情況作為出發(fā)點,尋找出適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的并且是具有價值的探究課題,科學的運用探究性學習模式,而不是盲目地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在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點掌握的同時,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解決,在探究性學習的開展過程中,教師還應給學生留有足夠的空間,促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能夠充分發(fā)揮出來。
(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探究性學習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探究性學習中。根據(jù)小學生在生理、心理上的特點,他們具有與生俱來的探究本能、探究興趣、探究潛能和創(chuàng)造潛能,小學生會根據(jù)自身的興趣、愛好以及親身實踐,來選擇并確定學習的具體內(nèi)容,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尋找解決方法和途徑,在親身的實踐過程中掌握、理解了所學的知識。探究性學習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或者集體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習熱情的同時,對所提出的問題通過共同的協(xié)作努力,使問題得到解決并得出結(jié)論,培養(yǎng)學生集體合作意識。
三、結(jié)語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與發(fā)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法也應順應教育發(fā)展的要求不斷創(chuàng)新。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效運用探究性學習方法,不但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對于學生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語文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語文學習動力與積極性的調(diào)動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李薇.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探究式學習的開展[J].學周刊,2019(3).
[2]范湘.淺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作用[J].學周刊, 2018(26).
[3]馬躍.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探究式學習的開展[J].中外交流,2018(5).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紀曉玲(1985.9— ),女,漢族,江蘇宿遷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