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軍虎
摘 要:分層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將其應用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僅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還能針對性地輔導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文章分析目前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立足于此,探討將分層教學模式應用于閱讀教學中的必要性,以及運用分層教學模式的具體措施,指出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分層,指導學生制定合理的閱讀學習目標,以分層評價為依據針對性地指導學生。
關鍵詞:高中語文;分層教學;閱讀教學;分層指導;針對性
中圖分類號:G633.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30-0052-02
在“全面發(fā)展、因材施教”的新課改理念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分層教學的必要性,并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積極應用。分層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并區(qū)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的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發(fā)展和提高。但是,從目前的語文教學情況來看,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成績仍是部分教師、家長所關注的第一要點,他們忽略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以及個人的獨特發(fā)展。即使有的教師應用了分層教學模式,也流于形式,未制訂嚴格的教學計劃,尤其是在閱讀教學中,該教學模式還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施與發(fā)展。因此,教師應針對這些問題,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采取針對性指導學生的相關措施,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本文從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將分層教學應用于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必要性入手,對如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合理應用分層教學進行論述。
一、 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語文閱讀教學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其一,高中階段,因學習難度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與理解能力存在差異,學生之間的成績差距拉大,出現(xiàn)明顯的分層。由于各班級學生人數較多,學生所面臨的學習任務繁重,教師在教學時難以全面照顧到所有學生,便習慣性地以中等學生的學習與接受情況為標準,制訂教學計劃,這不利于高、低兩個層次學生的發(fā)展。其二,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著重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課程參與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交流互動的機會。但是,在實際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容易陷入灌輸式教學困境中,沒有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造成學困生對閱讀失去興趣,甚至喪失信心。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成績出現(xiàn)了兩極分化現(xiàn)象,課堂教學效率始終難以提高。
二、 將分層教學應用于語文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分層教學強調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針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實施分層教學,其分層對象具有針對性,教學環(huán)節(jié)具有啟發(fā)性,教學活動具有多元性特征。針對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積極采用分層教學,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實現(xiàn)個人發(fā)展,而且可以切實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1.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實現(xiàn)個人發(fā)展
在應用分層教學時,教師將從之前以“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為唯一目標的教學理念中跳脫出來,轉而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個人發(fā)展,有意識地幫助各個層次的學生在學習上取得進步。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注重知識講授,容易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中。長此以往,學生將喪失學習主動性,個人能力難以提升,這有悖于素質教育的理念。而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能給予每一位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在各自的基礎上提升自己,取得進步。
2.切實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習慣采用“一刀切”教學模式開展教學,以中等生的學習能力作為制訂教學計劃的標準,導致“優(yōu)秀生學不夠,學困生學不會”的困境出現(xiàn)。而開展分層教學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分層,并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教學目標,制訂教學計劃,針對性地輔導每一個學生。這樣可以使每個層次學生的閱讀水平都有所提高,最終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具體措施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閱讀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進行分層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從而提升閱讀教學效率。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分層,指導學生制定合理的閱讀學習目標,以分層評價為依據針對性地指導學生。
1.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分層
要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分層指導,首要任務就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教師可通過閱讀理解測試來了解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知識接受能力、學習態(tài)度等,并以此為依據將學生按照能力由強到弱劃分成高、中、低三層,以便之后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但是,在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心,盡量不公開具體分層情況,避免讓部分學生感到自信心受挫,由此對學生的學習造成負面影響。
2.指導學生制定合理的閱讀學習目標
在對學生進行分層后,教師便可指導學生正確分析自身情況,并引導其根據各自的語文閱讀水平、知識接受能力制定合理的閱讀學習目標,讓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提升個人語文閱讀能力。例如,閱讀同一篇文章時,高層次的學生閱讀基礎較好,理解能力較強,便可將閱讀目標定為“理解文章主旨,掌握文章內容,學習作者寫作方式,并靈活運用于寫作中”。中層次的學生有一定閱讀技巧與閱讀能力,并對閱讀有著一定興趣,教師就可指導他們將學習目標定為“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前提下,學會如何分析文章寫作技巧,思考并總結閱讀方式”。低層次學生對閱讀興趣不大,在前期的學習中也沒有打好閱讀基礎,閱讀學習面臨重重困難。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將閱讀目標確定為“理順閱讀思路,理解文章內容、作者思想,并掌握文章中的基礎知識”。這樣,就可以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實現(xiàn)因材施教。
3.以分層評價為依據,針對性地指導學生
閱讀評價是判斷學生閱讀能力,并針對學生的不足予以針對性學習建議的重要工作,而因學生學習層次不同,閱讀水平也存在差異,所以教師在進行閱讀評價時,也需采取不同的評價標準,讓學生更多地感受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生的轉變與取得的進步,而不是盲目橫向衡量自己與其他同學之間的成績差距,從而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強化其學習的自信心與動力。具體而言,教師可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目標給予不同的測試題,檢查學生是否完成了既定的學習目標,同時,不能過于苛求學生的成績,而應當看重學生的每一次進步,適時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激勵學生進步。同時,教師還需要讓學生參與到評價之中,引導學生分析自己的閱讀方式、學習態(tài)度,總結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學習模式,努力實現(xiàn)自我提高,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有著重要作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目前閱讀教學仍存在的學生主體地位不突出、分層教學計劃難以實施等諸多問題,語文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分層,制定分層教學目標,選擇合理的分層教學方式,因材施教,切實幫助學生實現(xiàn)閱讀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肖進雄.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優(yōu)化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甘肅教育,2018(09).
[2]朱應盼.高中語文動態(tài)分層教學的實踐與反思[D].湖南師范大學,2018.
[3]張樂怡.如何實現(xiàn)高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整合[J].中國農村教育,2018(24).
[4]張朝珍,杜金山.學生自主選擇:高中分層教學的困境突破[J].中國教育學刊,2010(09).
[5]任中華.分層教學對中學生學習過程影響的實驗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6]郝麗琴.語文分層閱讀教學的理論闡釋及教學設計[J].語文建設,2012(05).
[7]黃利偉.“分層教學 學案引領”閱讀教學模式初探[D].河北師范大學,2009.
[8]劉杰.生本理念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施[J].中學課程資源,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