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林
摘 要:近年來,我國教育教學改革不斷開展與深化,并且教學領域持續(xù)變化。以往教學模式逐漸暴露更多問題和缺陷,無法達到教學要求。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均竭盡心力,不過仍舊沒有提升教學水平。所以,目前亟需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探析了高中政治課堂高效教學方法的構建。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堂;高效;教學方法
大部分高中政治教師在利用傳統模式開展教學時會用大量精力探究教學方法,即使如此,仍未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大多高中政治教師當下深究的問題便是如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方式構建高效教學方法。
一、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課堂容量大
從表面來看,新課本的確紙頁減少了,而且縮減了概念與結論敘述內容,增加了圖畫,當開展教學時提高了培養(yǎng)學生能力以及價值觀滲透等要求,不過在所減少的內容中有一些仍舊屬于考試重點。例如“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政治課本中介紹“商品”的文字雖然比較少,但眾所周知,要了解貨幣,必須以商品為出發(fā)點,它更是《經濟生活》中的一項重點。除此之外,課程所設計探究活動數量偏多。舉例而言,在“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中,教材共設計七個探究活動,根本來不及逐一探究。所以,這從表面來看是減少了教師和學生的壓力,而實際上提高了教學難度。
2.新媒體應用和傳統教學方式相排斥
新媒體特征與優(yōu)勢鮮明,主要包括方便快捷、互動及時以及虛擬性,對高中政治傳統教學模式造成了較大沖擊。高中政治教師在應用傳統灌輸式教學方式時,缺乏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并且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并非實踐性的,具有較強理論性,在課堂講解過程中學生極易產生枯燥乏味的感受,經常出現學生缺乏興趣的現象。此時新媒體應運而生,嚴重沖擊著高中政治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有利于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加強彼此溝通交流,學生不再一直被動接受教師所傳輸的理論知識,反而凸顯其課堂主體地位,師生平等交流和探討,進而激發(fā)他們的課堂學習興趣和熱情,調動政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過,我國大量高中的教學改革無法達到新媒體所提出的教育要求,與此同時,部分高中政治教師觀念落后,不能以較快速度接受新知識新事物,由此致使課堂教學應用新媒體技術的概率較低,并且無法增強課堂教學效果[1]。
二、構建高中政治課堂高效教學方法的對策
1.深入解讀高中政治教材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開展與深化,提出了新的課程標準,從高中政治教師的角度來講,應該以新課標標準和要求為依據,深入解讀教材,在每一節(jié)政治課之前做好準備工作[2]。課本對教師至關重要,是其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的關鍵工具,并且學生也從此獲取知識。因此,教師必須認真、詳細研讀教材,以此在教師和學生之間構建起溝通的橋梁。同時,新課標對教師的另一要求為創(chuàng)造性運用教材,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全過程中不僅需要給予教材足夠尊重,還需要對教材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拓展和豐富。特別要注意的是,高中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一大影響因素為課程教學,所以政治教師需要深入探尋教材知識與人文特征,切實體悟課程思想,明確教學重難點,實現教學目標的貫徹落實。其實高中政治教材并不像看起來一樣簡單,蘊藏有極為豐富的內容,其開放性特征尤為鮮明。除此之外,高中政治與時事政治密切相關,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與時事政治環(huán)境充分結合。由此對高中政治教師提出更高要求,在日常生活與教學中應多多關注時政熱點,普遍瀏覽不同雜志報紙,掌握教學中的新資源。在備課環(huán)節(jié)加入時政熱點,從而激發(fā)學生興趣,拓寬他們的視野。
2.科學合理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當前,教學手段現代化特征日益凸顯,應用于高中政治教學的新型技術與方法日益增多,并且教學手段也豐富多彩?,F代化教學手段將文字、圖像和聲音集為一體,可以正確傳達教學內容,而多樣化教學內容可以更為充分地滿足學生需求,與其心理特征更加契合[3]。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和熱情,還能夠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高中政治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科學合理地應用現代教學手段,營造良好教學氣氛,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深度,避免他們長時間停留于某項內容。通過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改善傳統教學弊端,政治教師可利用其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總而言之,對于學生而言,在自身學習生涯中高中政治教學至關重要。并且政治這門科目的課堂教學充滿生命力,教師在講授知識時應全面展現。利用各種教學方法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群體政治思想道德水平。高中政治教師需通過應用科學有效的方式合理應用現代教學手段,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激發(fā)他們學習政治的興趣,進一步強化政治課堂的作用和價值。
參考文獻:
[1]曾加華.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探析[J].當代教研論叢,2018(11):80-81.
[2]馬繼勇.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高效課堂構建路徑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19):133-134.
[3]單發(fā)有.構建高中化學課堂高效教學模式的方法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4):229.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