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達
摘 要:新課程標準的頒布是教育體制改革深化的最直接體現,新課改標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施,加深教師對新課改標準的理解是新課改實行的基本前提,為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有針對性地提高專業(yè)能力,適應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充分調動學生在地理教學實踐中的積極性,新課改標準中教學目標的實現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
關鍵詞:高中地理;新課改;教學措施
高中地理教學的發(fā)展十分重視教學與實踐的結合,特別是新課改標準的頒布,該標準進一步強調學生應在分析和整理地理事實的基礎上,逐步將基礎地理知識和原則應用于探索地理成因、地理過程和地理規(guī)律等實踐活動中。
一、新課改視野下教學的改變
1.教學特點的改變
新課改標準中作出了規(guī)定,要求學校在高中日常教學中把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觀作為指導思想,把人類與地球的發(fā)展聯系作為教學線索,利用現代科技和教學方法,把著重點放在人類目前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上,如人口膨脹,環(huán)境污染,資源枯竭等。把培養(yǎng)學生的現代文明素養(yǎng)作為地理教學和學習的目的。高中地理教材中,選修課的教學內容也涉及了相關的地理知識理論,必修教學內容的結構完整性需要選修內容的配合。重視日常生活中與地理課堂相關聯的領域,拓展學生的視野,使地理教學的特點和價值更加凸顯出來,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與探索精神。
2.教學內容的改變
隨著課程改革的進一步落實,教材的內容也發(fā)生了一系列巨大的變化,地理教材中地理知識的難度得到了合理的降低,相應地,更多的一般性和探索性的教學內容得到了合理的增加,與實際生活和生產活動相關的各種更現代的背景材料得到了合理的增加。相對而言,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知識體系還是比較簡單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才是課堂的關鍵所在,隨著教材的變化,新課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相關考試材料也發(fā)生了大幅的變化。在命題和創(chuàng)設試題情景的概念上,人們更加注重時代氛圍。對世界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和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關注有所增加,地理教學中人文精神的體現更加突出。地理知識的呈現變得更加具體,有益于生活化的地理學習和地理教學理念得以有效實現。
二、新課改視野下的教學措施研究
1.教師的重要位置不可撼動
即使相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被不同的教師采用,教學結果也可能大相徑庭。因此,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的教師不但影響教學資源的識別、積累、開發(fā)和再利用,承擔著承載課程資源的重任,而且是課程實施最基本的條件。教師的教學素質決定著教學質量和教學成果。因此,教師應在充分理解新課程標準和新課程要求的基礎上,加強備課組內外的聽課和評課,通過備課組內外的相互促進提高教學水平,重視教學經驗的有效積累,實現教學結構更加科學的設計、教學場景的創(chuàng)設和教學節(jié)奏的調節(jié)。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性,才能更好地實現新課改中的要求,提高教學質量。深化對新課改的理解,提升自身素質,是高中地理教師所面對的又一巨大挑戰(zhàn)。例如,在熱力環(huán)流規(guī)律的教學中,教師應注重適當增加自身相關內容的知識容量。讓學生根據熱脹冷縮原理、熱低壓,冷高壓的溫壓關系和風由高壓吹向低壓的風壓關系,判斷古詩詞“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的意境以及漁民日出前出海、日落后返航的生活勞作中所蘊藏的熱力環(huán)流原理。
2.加強學生的主導地位
新課改標準要求改變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所處的位置,真正實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實踐課程,更加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化,積極引領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采集資料和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最吸引人的教學形式和最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吸引學生自主發(fā)現問題和提高問題探究能力的首要條件,所以教師在設計課題方面要盡量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讓學生看得到,想得到,引導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例如,在解釋時差時,老師可以問學生,為什么美國在北京奧運會之前重新安排游泳比賽的時間,以便學生能從問題中學習,鼓勵學生獨立和創(chuàng)造性地思考。
3.對教材資源進行二次利用
從新課程標準的角度來看,高中地理教師應利用教材進行地理教學,而不是簡單地傳授教材內容。在新的地理教材中,許多案例都有其地域差異。不同地區(qū)的經濟條件、社會文化、地形、當地條件和風俗的差異還是很明顯的,而學生的經驗相對較淺,他們無法理解教材的內容。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社會發(fā)展狀況等,適當補充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等例子,或者為了與教材內容取得更大的聯系,開展地理課程資源的二次開發(fā)。例如,在地質構造教學過程中,由于地質構造與地震、海嘯、火山爆發(fā)等的相互關系,教材內容可能相對抽象。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與學生討論一些典型的相關報道,如近年來發(fā)生的東南亞海嘯等,使學生更加了解海嘯的形成機制和地震的分布規(guī)律等。
三、總結
新課改標準的頒布使高中地理教學出現新的變革,高中地理教學面臨教學內容和教學特點的變化,教師也面臨新的教學任務?;谝匀藶楸镜慕虒W理念,隨著教學資源的優(yōu)化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高中地理教學應全面貫徹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有效提高高中地理教學質量,為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基礎,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王陽超.高中地理自主探究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3).
[2]馬軍.淺談高中地理有效教學的實現策略[J].學周刊,2019(14).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