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樂
摘要:習作教學和閱讀教學是語文課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有較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豐富的積累,注重理解和感受的能力。指出習作教學的目標:能夠詳細明確地指出自己的體驗、見解和想法。能夠合理運用平時積累,提升寫作水平和書面語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讀寫結合;問題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10-0124
學生必須有良好的語感和豐富的積累,才能夠準確表達心中所想并且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進行寫作。因為習作教學和閱讀教學是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的,所以在課堂上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并且這一教學形式逐步被教師認可并且獲得重視。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開始有意識地進行讀寫結合的教學,但是由于教師之間的個體差異性以及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禁錮,教學效果差異十分明顯,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效果遠遠達不到預期。本文就以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為例,分析其中的問題并給予解決方案,結合現(xiàn)狀,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興趣,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一、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課堂讀寫結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 “讀寫結合”模式流于表面,無法落實
寫作和閱讀是兩個相同的學習。前者是由內而外的思想表達,后者是由外而內的意義吸收,但是寫作和閱讀卻又是相互交叉的。就目前來看,語文教學一直停留在以閱讀教學為主,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只注重課文的表面,過分注重詞句的積累、背誦,而忽視了語文能力的提升,讀寫結合模式僅僅是一個“概念”,而沒有真正落實到實際教學中[1]。
2. 教師對讀寫結合模式的重視程度不夠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大部分閱讀課上都會讓學生進行習作,而閱讀課后,學生感覺更注重習作,而閱讀成為了輔助。
例如,在上課時擴寫、縮寫、創(chuàng)寫、仿寫等習作形式會經常出現(xiàn),而它們又與閱讀內容密切相關。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很難實現(xiàn)這一過程,仍然把閱讀任務作為首要任務,或者僅僅讓學生仿照課文去寫,形式流于表面,看不出從閱讀中獲得什么寫法。最重要的是,學生會越來越討厭這種模式,沒有理解讀寫之間的內涵,降低了讀寫結合模式的學習興趣,最終的結果是學生的語文能力普遍較低。
3. 部分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較低
就目前來看,我國的語文教學能力有待提高,因為涉及范圍很廣,所以在應用方面會稍顯落后。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忽視讓學生運用知識,忽視了知識學習的實踐性,只是更加注重強化知識。往往讀完文章之后就結束了,學生寫作的能力很難提高。很少有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會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
二、提升小學語文課堂讀寫結合教學質量的策略分析
1. 在低年級注重詞語練習
在寫作時能夠熟練運用生活和閱讀中學到的詞語是寫作目標的第一要求。這些詞語是間接經驗,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學生積累、學習、運用這些詞語。然而,把詞語轉化為口感經驗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讀寫結合[3]。
例如在一年級的課程學習過程中,“有的……有的……”這一詞組會經常出現(xiàn),學生在反復閱讀過程中會逐漸理解它的用法。教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設置情境,讓學生深刻理解。例如,今天天氣真熱呀,有的……有的……天上的云朵變化多端,有的……有的……除此之外,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看圖寫話。例如,讓學生參考課本中的圖片,用“有的……有的……”造句。螺旋式上升的學習模式可以讓學生鞏固基礎,面對自己的學習效果,學生興趣會更高。
2. 在中高年級注重“隨文批注”的應用
在中高年級,隨著學生的年級升高,學生會更喜歡默讀,這樣有助于其個性思考,學生能夠將生活實際和所學知識聯(lián)系起來。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在默讀的時候進行批注。在讀寫結合的教學形式中,隨文批注是最簡單的方式之一。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獨立思考的內容批注在課文段落之中,還可以組織全班討論交流,完善自己所想,強化學生的表達能力[2]。
3. 結合教材進行續(xù)寫、仿寫、改編等練筆方式
學生的學習、讀寫過程必須是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掌握學生學習過程的特點,還需要了解所教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把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到最大化,采用已經經實踐檢驗過的讀寫結合教學模式,讓學生結合之前學習經驗和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詞語練習方式較適用于低年級,隨文批注方式較適用于高年級,而續(xù)寫、仿寫、改編等練筆方式不受年級、年段限制。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也發(fā)現(xiàn)讀寫結合方式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這將成為教師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手段之一。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提升學生語文能力,就必須注重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在新課改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師應該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語文意識,提高語文素養(yǎng)。同樣,小學階段還是學生夯實基礎、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這一階段教師要注重教學的嚴謹性與創(chuàng)新性,注重學生的綜合全面發(fā)展,注重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踐行,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劉 嬌.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策略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
[2] 侯 燕.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研究[D].青島大學,2018.
[3] 歐 雯.小學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策略探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