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恩甲
摘 要:語文教學作為職業(yè)院校教育教學工作中重要的一環(huán),應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文化素養(yǎng),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更好地服務專業(yè)建設。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總結出了幾點經驗,與同行分享。
關鍵詞:中職教學 學生特點 語文教學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作為培育新時代技能青年的主陣地,職業(yè)教育越來越受國家關注。隨著我國職業(yè)院校在校學生人數(shù)的穩(wěn)步增長,提升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加快發(fā)展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已成為當代職教人重要的歷史使命。語文教學作為職業(yè)院校教育教學工作中重要的一環(huán),應著重在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文化素養(yǎng),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更好地服務于自身專業(yè)建設。從事語文教學工作以來,筆者常常思索如何更好地開展中職語文教學工作,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經過六年的嘗試與探索,總結出以下幾點經驗。
一、中職學生的特點
1.普通學習成績差,課本學習能力弱
進入職業(yè)院校學習的學生,中考分數(shù)大多未達到高中錄取水平,大部分在初中時期的學習成績不理想,課本學習能力差。因此死板的教學方式以及枯燥的文學知識講解并不適于中職語文教學。
2.動手能力強,穩(wěn)定性差
中職學生大體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學生過于活潑好動,紀律觀念薄弱;另一部分缺乏學習興趣,課堂沉默懶散,容易走思。如何兼顧兩個群體的特點,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是筆者在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視的一個方面。
3.問題學生多
中職學生來自單親、離異、留守、隨父母外出務工等家庭較多,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未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在開展教學工作中,應更加重視在語文教學中貫穿道德教育、中華傳統(tǒng)美德以及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二、嚴肅課堂紀律,人性化管理
針對中職學生的特點,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嚴肅課堂紀律是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前提與保障。
1.整理出有代表性的課堂
“規(guī)則”,讓大家遵守。在這些規(guī)則中,總結出幾條最根本的,如執(zhí)行好第一節(jié)課課堂制度,檢查請假、遲到、早退、無故曠課等情況,做好課前手機管理等工作,利用課前五分鐘宣講課堂秩序,強調學生應尊重老師、服從老師的課堂管理,積極參加課堂教學活動,嚴肅課堂紀律。
2.樹立老師威信
作為老師切記不可軟弱、逃避問題,從第一節(jié)課開始就要敢于正視問題、引導教育,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構建自己的原則。這要求老師要盡快了解新入學學生的情況,大部分學生外強中干,斥責有立竿見影之效。但對于一些自尊心特別強的學生,應在課后說教或課上批評課下安撫,多鼓勵多表揚,否則可能會導致師生關系對立;對于部分不受管教的學生,首先在課堂上指出其錯誤,提醒其行為不當,維護課堂秩序,絕不可放任不管,但也不可與其在課堂上發(fā)生沖突,下課后將其留下單獨教育,必要時與班主任、家長共同配合,開展思想工作。
3.“以愛感化,以情動人”
由于問題學生較多,作為老師,有時候還要做好家長的角色,多關心學生、鼓勵學生,多與學生交談。溝通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橋梁,要充分利用課上、課下時間,走近學生生活,與建立融洽關系。正如王靜老師在《中職課堂教學如何控制學生不良行為研究》中寫到:“以愛感化學生,以情打動學生?!痹诮虒W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時,應及時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心理狀況,如無特殊原因,可對其進行教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若學生確實存在問題,應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無法解決時要與班主任共同商議方法。
三、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大部分中職學生覺得語文學習非常乏味,對語文學習難以提起興趣,因此,老師就應該在充分備課的基礎上,選擇多種授課形式展開引導性授課,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是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是我們傳授知識、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開發(fā)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課堂教學是老師發(fā)出信息和學生接受信息的過程,而教學方法就是這一過程的重要途徑,對學生高效學習、輕松快樂學習具有重要作用與意義。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隨時關注教學因素的發(fā)展與變化,靈活運用適當?shù)?、合理的、多樣的教學方法,有效地激發(fā)學生新的探求意識,使其永遠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旺盛的求知欲。
“或啟發(fā)學生想象,進行探究或教學;或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答進行合作性教學,啟發(fā)式教學”。例如,為有效地調動學生積極性,老師可以利用情景教學方法將日常生活的實例與課本知識相聯(lián)系,讓語文教學更加生活化;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要注重課件樣式的選擇,在保證課件風格與所授課程內容相吻合的前提下,多插入圖片、音樂、視頻等元素,利用新奇、年輕時尚化的技術、技巧,讓語文課堂教學變得生機勃勃,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質量及效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介紹作者、文章背景時,老師可以將作者及文章背景相關的奇聞趣事、歷史事件、時事等穿插其中,激發(fā)學生興趣,拓展學生知識面;在講授文章所抒發(fā)的感情、闡述的道理過程中,針對不同的內容,可適時進行愛國主義、思想道德等教育,增加課堂教學內容的全面性及趣味性。
四、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育家葉圣陶說,“咱們?yōu)榱松钌系男枰瑥男【蛯W習語言”。語文作為一種語言,是生活所需,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生活無處不需要語文,不論工作、學習、生活,無一不和語文緊緊相連,可以說,人們的生活離不開語文,因此鍛煉、提升學生運用語文的能力尤為重要。筆者認為,閱讀量的提升對學生運用語文的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
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可從如下幾方面著手:一是布置課后任務,要求學生在課下進行閱讀活動,針對這一任務,可以推薦適合中職學生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二是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分享閱讀過程中的感悟、美文、美句,表達自己的意見看法,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三是設置獎勵機制,學期末讓學生與老師一起評選出優(yōu)質的分享案例,并頒發(fā)獎狀、獎品,鼓勵學生繼續(xù)努力,激發(fā)學生好勝心,讓學生對閱讀漸漸產生興趣。
著名教育家羅杰斯說:“凡是老師能夠講述的,能夠傳授的知識,多半是死的、凝固的、無用的知識;只有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探究的知識,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識”。作為一名職業(yè)院校的語文老師,必須探索、嘗試利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打破學習與生活、課內與課外的屏障,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讓語文教學更加豐富多彩,煥發(fā)無窮魅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更加堅定地走技能成才之路,傳承數(shù)千年來中華民族刻苦鉆研、一絲不茍、止于至善的工匠精神,從而成為一名合格的新時代技能青年。
參考文獻:
[1]褚立博.中職語文有效教學研究述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4).
[2]孫志鳳.中職語文教學的幾點體會[J].文學教育,2019(12).
[3]黃芳,曹曉靜,李海英等.初中語文部編教材中關于課前預習教學資源的挖掘和利用[C].《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總課題組,2018.
[4]郭月英.如何提高中學英語教學效果[C].2014年3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北京恒盛博雅國際文化交流中心,2014.
[5]王玲.有效改進中職語文課程教學的幾點設想[C].教育理論研究(第七輯),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
[6]陳穎.引“生活之水”澆灌中職語文教學——淺談中職語文生活化教學[J].職業(yè),2019(10).
[7]王靜.中職課堂教學如何控制學生不良行為研究[J].職業(yè),2012(29).
(作者單位:涿州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