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俠
摘 ? ?要:針對特殊學校思想品德課程,教師能夠通過教學方法或策略上的改變讓學生汲取更多有用的知識,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讓學生能夠在日后更好地融入到社會中。本文根據實際的教學環(huán)境,對提升特殊學校思想品德課程效率的三個方法進行了分析說明。
關鍵詞:特殊教育學校;思想品德教學;教學效率
無論是教師的教學時間還是學生的學習時間都是存在限制的。教學是為了讓學生日后能夠有更好的發(fā)展,為了更好地完成這個教學目的,教師應該通過教學手段、方法或內容的改變來提升自己的教學效率、讓學生真正獲取有益的知識。
一、選擇重點進行詳細教學
思想品德課程中有很多有用的知識,這些知識有的抽象、有的具體。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并不能夠將全部的知識都視為重點。將所有知識都視為重點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對教師的教學的節(jié)奏、教學效率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為此,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應當選擇教學重點,做到重點內容重點教學、次重要內容一般教學,不重要內容簡略教學。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那些對其而言更重要的知識。為了更好地分辨哪些是重要知識、哪些是次重要知識、哪些是不重要的知識,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參讀教育局頒發(fā)的相關文獻。在教育局頒發(fā)的有關“思想品德課程的展開規(guī)范與指導”相關文檔中,其指出了哪些知識對學生而言要求更高的掌握、哪些知識所要求的掌握度低。文檔是由專門研究教學的人員所編寫的,其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與實踐意義。在詳細了解相關文檔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選擇更具有意義的知識作為重點知識、展開重點教學。
第二,切實分析學生的需求。特殊教育學校里面的學生都是有一些這樣或那樣缺陷的學生。其在學習或生活中需要更多專門的獨特的指導。教師需要分析學生所存在的心理訴求,切實地為學生選擇教學內容。除此之外,每個學生的特點都是不一樣的,他們可能存在不一樣的問題。對此,教師需要和學生進行即時的溝通交流,在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中分析學生所需要獲取的知識、了解學生的心理訴求。而學生需要的就是重點,教師需要根據學生需求設置教學重點,在這些重點知識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及精力。
二、選擇非重點進行泛略教學
通過上段中的方法,教師能夠分析教學的重點知識并展開重點知識重點教學。而對于一些非重點的知識,教師也不能夠完全忽視之。事實上,讓學生了解這些非重點的知識也并非毫無意義。只不過說,這些非重點的知識對學生而言并不是急需了解的。針對這些非重點的知識,教師可以采取范略教學的教學方法,以下是應用范略教學法展開教學的教學重點:
第一,重教授。教授式教學方法具有較高的教學效率,其指的是:在講授相關知識點時,教師主要通過給學生講解知識的方法讓學生進行學習。采用該教學方法,學生能夠對知識形成一定的初步印象,而這些非重點的知識也不需要學生的深刻掌握。這也意味著:在教授非重點知識時,教師不僅可以花費更短的時間去講解知識,其也可以花費更短的備課時間。
第二,讓非重點的知識依附于重點的知識。非重點的知識并不需要模塊化的時間去講解,那樣做只會浪費學生的時間、影響學生的效率。因此,教師可以對自己所需要教授的非重點知識進行整合,在分析的基礎上將這些非重點知識分散在各個教學章節(jié)中。在教授重點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偶爾的非重點知識講解不僅不會對整體的教學節(jié)奏產生影響,其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對重點知識的擴寬。而為了更好地安排這些非重點的知識,教師需要對全部的知識范圍有所了解,這有利于其將具有相關性的知識整合在一起。
三、注重學生的學習吸收情況
很多教學文獻都在推崇教師提高教學效率。為此,不少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會縮短自己的教學時間。其實,這是教師錯誤了理解了提高效率的內涵。所謂提高教學效率,其并不以教師為落腳點,讓學生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吸收更多的有用知識才是其實質內涵。其實,一昧地縮短教師的教學時間存在很多風險。有時候學生可能不能夠較好地理解教師所教授內容的深意,這會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降低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的興趣。為了防止此類事情的發(fā)生,教師可以在實際的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吸收情況進行分析。當發(fā)現(xiàn)學生的吸收情況不理想時,教師需要積極地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跟上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及進度。以下對了解學生知識吸收情況時所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說明:
第一,和學生進行更多的溝通交流?,F(xiàn)代教學中,很多教師將學生的考試成績認為是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情況。實際上,這種想法存在一定的謬誤性。思想品德課程是一門非常特殊的課程,學生在思想品德課程中的真正收獲才是其更應該關注的內容。為此,筆者建議教師多以溝通的方式代替考試,在溝通的過程中有方向性地了解學生對知識的了解掌握情況。
第二,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由于缺陷,特殊學校的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受到過不少不公平的對待,這些不公平的對待有可能導致其存在一些心理問題。作為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中幫助學生解決此問題是教師的職責之一。另外,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敏感地注意到學生的心理問題,避免溝通中對學生造成二次心理創(chuàng)傷。
四、結論
為了整個社會更和諧、平衡地發(fā)展,我們需要關注特殊學校兒童思想品德課程的展開。而為了讓思想品德課程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教師需要應用一定的方法提升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曾偉冰. 提高特殊教育學校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 師道:教研, 2017(8):17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