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勝
【摘 要】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當中,詞語教學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由于小學中年段學生大都處于九歲到十歲左右,比較好動、認知能力較弱,面對枯燥的語文記憶知識內容會比較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所以,為了能夠提升小學中年段詞語教學的效果,教師就可以采取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為此,筆者就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簡單探析了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來優(yōu)化小學語文中年段詞語教學,以期為廣大同仁提供一些參考借鑒。
【關鍵詞】?情境創(chuàng)設;小學語文;詞語教學
詞語是學生閱讀的基礎,如果學生的詞語掌握不足,就會對閱讀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教師要重視對詞語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讓學生能夠正確理解詞語的意思,使其能夠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快速、有效地理解文章內容。然而,在詞語教學的實踐當中,很多教師并沒有幫助學生去有效掌握詞語的含義,甚至一些學生會覺得詞語學習單調而放松對自己的要求。
一、反復朗讀,讓詞語教學變得“富有感情”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小學語文教師在詞語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重視朗讀的作用,讓學生能夠通過朗讀去更深入地理解與掌握詞語與文章的含義,使其在情感體驗上能夠獲得進一步的提高。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進行朗讀,讓他們可以真正走入文本。例如,在教學小學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下《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讀”貫穿整個教學的全過程,引導學生去通過自讀自悟理解文章的內容。在初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先讓學生去感悟文章的內容,去有層次地引導學生。雖然學生通過字典可以查到文章中詞語的含義,但簡單機械的記憶很容易會忘記,而通過不斷地朗讀,感受其中所蘊含的情感,就能夠讓學生記住這些詞語,并且可以使其了解運用的語境應該是什么樣的。
二、動作表演,讓詞語教學變得“充滿趣味”
小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在思維能力方面主要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在詞語學習中如果遇到一些抽象的詞語,就會在理解與記憶的過程中出現偏差。因此,教師不能采取傳統“說教”“灌輸”式的教學形式,可以通過有趣、形象的動作表演來讓詞語教學變得更加富有趣味性,也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對提高詞語教學的效果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例如,在小學語文人教版課文《荷花》的教學中,就有這樣一段內容: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學生對于“冒出來”這個詞不是很理解,就向教師提出問題:荷花是靜止的植物,為什么作者要采用“冒出來”呢?這時教師如果直接告訴學生這個詞的含義,學生也無法真正理解與掌握,所以可以讓學生去進行動作表演。要求學生將自己的雙手看作大圓盤,雙手放在頭頂,將自己看作是荷花,然后引導學生將腦袋探出荷葉外。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做動作,可以讓學生去感受“冒出來”的意思,其形容荷花使勁地從荷葉中生長。
三、多媒體展示,讓詞語教學變得“形象可感”
在現代教育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從實際的教學效果來看也有著十分良好的效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詞語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的優(yōu)勢,將詞語所要表達的含義通過更加形象、生動的方式呈現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準確生動理解所學的知識內容。例如,在小學語文人教版四年級《生命的壯歌》一課中,學生對于“羚羊在跳躍中沒有擁擠,秩序井然”中的“秩序井然”一詞不是很理解,對此,教師就可以通過結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在課件的制作過程中加入一段視頻或者動畫,其內容就是羚羊或者其他動物整齊排著隊,沒有絲毫混亂的相關畫面,當學生看到這一內容的時候,就會對“秩序井然”有清晰的認知,在今后的閱讀與寫作中也就知道應該在什么樣的語境中去運用。
四、游戲開發(fā),讓詞語教學變得“左思右想”
小學生天生好動,對游戲有著與生俱來的好感。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詞語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將游戲融入課堂教學,通過游戲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不僅能使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等綜合素質,是提高小學語文詞語教學的重要方式。例如,在小學語文人教版四年級上《頤和園》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我是小導游”的游戲,組織學生分別來扮演導游與游客,在游戲的過程中,由“導游”向“游客”來介紹關于頤和園,介紹的過程中就需要運用文章中的一些詞語,如“聳立在半山腰上的八角寶塔形三層建筑”“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在這個游戲過程中,教師給予每個人當導游的機會,通過這樣的游戲活動學生不僅對詞語的發(fā)音、含義有了了解,也使其能夠在表達的過程中積極思考,使其語言遷移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詞語聽寫的比賽,由一組學生讀,一組學生寫,相互完成聽寫之后由教師進行評分,得分高的小組給予口頭表揚與一定的物質獎勵,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綜上所述,詞語教學是小學語文課程體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能力提升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師以往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的落后,導致教學的效率低下,不利于學生真正理解與掌握詞語的含義。為此,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入鉆研,了解學生的身心特點,并基于此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下掌握與運用詞語,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善亮.情境創(chuàng)設,優(yōu)化小學語文中年段詞語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9):92-92.
[2]陳初蕾.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理解詞語內涵[J].語文天地:小教版,2016(3):50-50.
[3]鄭海娟.借助有效語境,優(yōu)化詞語教學——小學語文“語境式”詞語教學例談[J].內蒙古教育:D,2015(1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