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沖
摘 ?要:現(xiàn)如今思維導圖已被教育部門熟知,這主要是因為思維導圖在實際教學中效果較強。思維導圖通過圖文的形式讓學生對所學知識一目了然,并可以幫助引導學生建立學習程序,這樣學生就可以輕松地學習知識。其次,思維導圖也能有效的鍛煉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通過觀察圖像,動腦思考。因此,對于思維導圖的運用,初中歷史教師應加強探究,并將其合理地融入到復習課中。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歷史;復習課
引言:
歷史課程的復雜性較強,在學習歷史時學生需要了解歷史的時間和構成。而且歷史形成悠久,歷史事件較多,其每一件發(fā)生的時間特征都有所區(qū)別。這樣一來,其復雜性就會突出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而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將零散的知識歸納為一個整體,讓歷史的每一個知識點都具有層次邏輯性。這樣學生在學習時對歷史的知識印象就會加深,而且也能從中掌握關鍵詞。因此,本文將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復習課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一、關于思維導圖的概念和意義分析
(一)概念
在對思維導圖概念的研究中筆者得知,思維導圖實際上就是一種圖形工具,此種圖形工具在教學的融入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可以靈活地研究知識。而思維導致這種圖形工具本身的建立是由線條、圖形、關鍵詞、顏色等因素構成,其形成一套完成的體系可以讓觀察者一目了然,并能快速掌握所學內容。此種方式具有規(guī)則性、層次性、邏輯性,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思維導圖的運用可以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意義
歷史課程的復雜性需要學生不斷的整體知識才能在解決問題時靈活應對,否則,學生在解題時就會混亂,并且浪費時間。尤其在復習時,學生需要從最初的章節(jié)再次對知識進行梳理,復習時間較長,而且一旦梳理錯誤,學生則要重新整理知識點。這種復習方式嚴重影響學生的復習效率,而思維導圖給學生呈現(xiàn)的內容,則有助于學生將分散的知識組成一個整體,其體現(xiàn)的時效性也更為明顯。此外,思維導圖可以轉變學生的復習方法,讓學生不再通過死記硬背識記知識,而是通過符號、文字、圖片來加深學生的記憶力,以便于學生在看見關鍵詞時就可以將整體歷史知識結合為一體,從而增強自身的復習效率[1]。
二、關于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復習課中的應用分析
(一)體現(xiàn)的作用
教師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課,其可以將復習的內容分為兩大板塊,一為單元復習,二為專題復習。對于部編歷史教學內容的復習,教師需要根據(jù)其要求選擇復習方式,通常該教學內容主要是以單元復習為主,對整體進行設計。因為這樣有利于學生快速接受復習知識,學生會在復習時將復雜的學習內容簡單化,并且在廣泛的歷史知識領域中,提取關鍵知識點。與此同時,教師再為學生呈現(xiàn)復習內容的思維導圖,學生在知識框架體系中就可以更好地復習知識,從而增強對知識的理解[2]。
(二)實際教學案例
舉例說明,教師引領學生復習部編七年級下冊的內容時,該教學模塊主要介紹了各個朝代形成的時間、地點、人物、歷史事件和其所存在的民族聯(lián)系。以往學生在復習時經(jīng)常將朝代形成的時間人物搞混,對于每個朝代所出現(xiàn)的歷史事件了解也較少。但在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后,學生可以通過符號、關鍵詞、線條等因素,將其知識點貫穿為一體,進而增強復習的效果。如下圖:
雖然復習課僅是教師帶領學生復習以往的學習知識,但是其復習內容也較多。所以,教師需要設計復習教案,掌握復習流程,即使為復習課也要讓學生通過對歷史的知識的回顧了解新的歷史知識,以便于學生對新課問題的探索和研究。教師應合理運用思維導圖讓學生在復習知識中做到學以致用,并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改變傳統(tǒng)的講授法,增強復習課的趣味多樣性。如在對“近代化的艱難起步”進行復習時,教師可以將其分為四個模塊。一為概念;二為措施;三為主張;四為特征。然后教師再將這四個模塊進行劃分,概念中包含的內容,措施分為幾個措施、其程序,具體主要什么,其表現(xiàn)的特點。教師通過圖像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讓學生清晰地了解所要復習的知識。學生會通過思維導圖呈現(xiàn)的內容關鍵詞,了解歷史發(fā)生的時間、人物、背景[3]。
(三)運用方式
對于思維導圖展開復習,教師可以與學生加強合作,實現(xiàn)師生共同學習。如教師出示思維導圖,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小組談論后,每個小組指派一名成員上臺對思維導圖進行講解。然后教師再讓其他小組對其講解進行點評,這樣既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沒有復習到的內容,也可以及時解決問題。學生會通過其他小組的點評和教師的總結,不斷改善自身存在的問題,并積極主動地研究歷史知識。這對于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較好的促進效果。此外,教師也可以采用提取關鍵詞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添加關鍵詞。這樣可以讓學生理清歷史的發(fā)展程序,久而久之,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就可以通過知識形成自己的思維需模式,教師的教學任務量也會隨之減少。
結束語:
總之,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復習課中的運用可以減少學生學習時間,提升學習效率。教師運用思維導圖帶學生復習知識,對于抽象的知識,教師只需簡單的講解,學生就可以快速理解,而且思維導圖的形式也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引導下,自主學習能力也會有所提升。所以,對于思維導圖的運用,歷史教師應熟練掌握該方法。
參考文獻:
[1]吳曉娜.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復習課中的應用探究[J].遼寧教育,2012,(11),;12-34.
[2]楊文舟.思維導圖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陜西師范大學.2015,(34);3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