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
【摘 要】 語文是初中階段的一門基礎(chǔ)性學科,對于學生的其他課程學習和終身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國家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少教多學”作為一種新型教育理念越來越受到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同時其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也得到越來越深入的推廣應用?;诖?,本文通過實際的教學案例詳細探討了“少教多學”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策略。
【關(guān)鍵詞】 “少教多學”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有效應用
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深刻影響,初中語文課程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一直以來都得不到顯著提高,課堂呈現(xiàn)出“教師疲憊、學生厭倦”的被動局面;“少教多學”則是隨著語文新課程標準改革不斷推進而逐漸興起的一種新型教學理念,主要包括教師啟發(fā)性教、針對性教、發(fā)展性教和創(chuàng)造性教以及學生積極學習、深度學習和獨立學習共兩個層面。通過應用“少教多學”不僅可以強化教師的教學主導地位,使教師的各項教學活動都能夠與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完美契合;也可以保障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學習思維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1. 合理創(chuàng)設(shè)課堂情境
“少教多學”是對傳統(tǒng)初中語文課堂的完全顛覆與創(chuàng)新,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摒棄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法,避免對學生的課堂學習進行嚴格管控,而是為學生合理創(chuàng)設(shè)出課堂情境,將課本中枯燥單調(diào)的文字性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多樣化的情境場景,指導學生在體驗情境、感悟情境的同時進行語文學習,從而為“少教多學”奠定必要的基礎(chǔ),使教師能夠通過情境對學生的學習情緒進行感染,達到教學引導的目的,學生則能夠在多維情境中不斷發(fā)散思維,達到靈活學習的目的。比如教學《智取生辰綱》這篇古白話小說時,其文本內(nèi)容具有典型的文言特點,若逐字逐句進行翻譯教學則會浪費大量的課堂時間,甚至使學生昏昏欲睡,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水滸傳》電視劇中的對應片段,將課本文字轉(zhuǎn)化為更加立體化的畫面和聲音,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出真實生動的課堂情境,將教學任務、教學目標有機融入到情境體驗過程中并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學習欲望,指導學生邊看視頻、邊讀文章,對于抽打軍漢、白勝賣棗、吳用引誘、楊志中計等關(guān)鍵情節(jié)進行重點賞析和批注圈劃,從而使教師的“少教”和學生的“多學”在情境中得到統(tǒng)一,保障語文課堂的基本實效性。
2. 加強對學生的問題引導
“少教多學”的基礎(chǔ)在于少教,但少教并不意味著不教,而是對教師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教師能夠更加有指向性、有目的性地教。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教師就要在教學策略上做出有益調(diào)整,改變以往直接給學生傳遞知識的刻板形式,而是積極引入問題教學,不斷加強對學生的問題引導,使學生以問題為主線不斷進行學習探究,促進學生在語文課堂中能夠真正達到循序漸進,從而保證教師的“少教”能夠?qū)W生的“多學”產(chǎn)生有效指引作用并使學生的“多學”始終保持在正確方向。比如教學《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時,其屬于“形散而神不散”的抒情散文類型,學生在學習中往往很容易偏離課文主題甚至陷入“死胡同”,教師就可以根據(jù)課本知識先給學生提出問題“課文所描繪的濟南冬天有什么特點?課文使用了哪些寫景手法?各自的作用是什么?課文選取了哪些有特點的景物來對濟南冬天進行集中展示?”,而后再指導學生對課文進行閱讀,使學生能夠帶著問題邊學習邊思考,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夠真正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從而實現(xiàn)“教的少但效果多”的良好課堂局面。
3. 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
“少教多學”的核心在于多學,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其正處于青春期階段,在學習中的發(fā)散性、活躍性特點都更加顯著。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教師就要充分關(guān)注學生的階段性心理特點,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打破課桌、教室的客觀限制,不斷加強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將課堂主動權(quán)逐步交還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各抒己見、自由表達,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合力,使學生能夠在互幫互助的過程中逐步突破難點并實現(xiàn)共同進步,達到“1+1>2”的課堂效果。比如教學《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這篇雜文時,其文本內(nèi)容的背景性比較強,需要透過表面文字對其背后深層含義進行思考,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合理分組,將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與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互相搭配,鼓勵學生對文中“求神拜佛、懷古傷今、自欺力、被摧殘、被抹殺”等意象提出自己的見解并進行討論,使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進行語文學習,進而不斷開拓學生的語文思維和知識邊界,同時在課文教學最后教師也可以以“中國人有沒有失掉自信力”為主題指導學生在組內(nèi)進行辯論,從而使學生能夠從學習語文過渡到應用語文,促進學生的課堂學習不斷升華進步。
4. 結(jié)語
總之,“少教多學”是對初中語文課堂各類教學元素的重新排列組合,為此教師可以從課堂情境、問題引導以及合作探究等方面入手來不斷推動“少教多學”的落地應用,從而為學生構(gòu)建出更加具有生命力的學習平臺,使學生能夠真正學好語文、學會語文。
參考文獻
[1] 董麗娟.少教多學讓古詩詞教學實現(xiàn)雙贏——以教學《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16,14(22):128-129.
[2] 沈路生.應用少教多學模式提高語文教學水平──淺談少教多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6,32(11):147-148.
[3] 張士民.“少教多學”的概念闡釋及質(zhì)量保障體系的建構(gòu)——以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江寧分校為例[J].江蘇教育研究,2018,38(Z4):15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