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剛
[摘? ?要]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創(chuàng)設影音教學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設對比教學情境,可以滲透道德教育,使學生在對比辨析中深入思考,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創(chuàng)設參與教學情境,可以引導學生合作、探究、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合作探究中體驗感悟,實現自我教育。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情境創(chuàng)設;體驗感悟;自我教育
[中圖分類號]? ? G633.2?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19)22-0057-02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教材,引起學生一定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體驗,讓學生在情境中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不僅有助于學生培養(yǎng)情智、啟迪思維、發(fā)揮想象、開發(fā)智力,而且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創(chuàng)設影音教學情境,激發(fā)情感,培養(yǎng)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绷己玫呐d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恰如其分地運用影音手段輔助教學,讓學生在影音欣賞中想象,在想象中感悟反思,通過欣賞、想象、感悟等環(huán)節(jié),積極引領學生全身心投入參與,使學生達到忘我狀態(tài),以極大的熱情參與教學活動,教學效果必將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學《講述春天的故事》時,可用多媒體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的視頻,使學生在悠揚的旋律、動聽的歌曲、感人的故事中,感悟改革開放的美麗篇章:“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喚醒了長城內外,春暉啊暖透了大江兩岸,啊,中國,啊,中國,你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你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走進萬象更新的春天。1992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春風啊吹綠了東方神州,春雨啊滋潤了華夏故園。啊,中國,啊,中國,你展開了一幅百年的新畫卷,你展開了一幅百年的新畫卷,捧出萬紫千紅的春天。”欣賞完歌曲,設計以下問題:《春天的故事》唱出了怎樣的故事?這個故事給中國帶來了什么變化?師生通過討論、分析、歸納“鄧小平視察深圳,南巡講話”故事的背景和時間節(jié)點,獲得多種感官的體驗,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影音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身臨其境,感悟歌曲的特點和魅力,順其自然地進入新課,并能準確而透徹地把握課文知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展開了改革開放的風帆,鄧小平這位世紀偉人在中國社會主義發(fā)展的關鍵轉折點,力挽狂瀾,英明決策,為我們國家描繪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宏偉藍圖,確定了改革開放的基本決策,從此我國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生態(tài)等建設進入了發(fā)展的快車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學習活動在興趣的激勵下成為主動、自覺的探究活動。
二、創(chuàng)設對比教學情境,滲透道德教育
思想品德相對其他學科來說理論性較強,這對于不善于抽象思維的初中學生來說,不容易產生學習興趣,也不利于他們對基本知識的掌握與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如果能夠創(chuàng)設形象的教學情境,提供現場事件,形成鮮明對比,既有利于他們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觀察能力、辨別能力及分析能力,使學習成為他們的一種自覺行動。多媒體網絡信息手段為創(chuàng)設形象教學情境提供了最便利的條件。例如教學“人與自然的不和諧之音”時,可充分運用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對比情境:在優(yōu)美輕快的樂曲中,讓學生觀賞我國名山大川的實景,欣賞美麗祖國郁郁蔥蔥的森林、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流,感受那種自然之美,感悟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政治論斷,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接著配合一段沉緩悲涼的音樂,讓學生觀看我國個別地區(qū)惡劣的環(huán)境狀況,昏暗的天空、難聞的空氣、堆積如山的垃圾、污染的河流……這些情景讓學生的心情降到冰點。通過場景再現對比,通過音樂渲染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探究的欲望,也給予了學生極大的心靈震撼:大自然給予了我們美麗的環(huán)境,也給予了我們珍貴的資源。在“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的大環(huán)境下,仍然存在不合理開發(fā)、利用自然資源的現象,造成了環(huán)境污染,破壞了我們的綠水青山。在中國進入特色社會主義新階段的關鍵節(jié)點,這給每一個中國人敲響了警鐘,從而激起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為落實環(huán)保行動奠定堅實基礎。
三、創(chuàng)設參與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合作、探究、自主學習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課堂的主人,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筆者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分別采取了情景劇表演、知識競賽、辯論、小組合作學習等多種形式,激勵學生積極參與,獲得體驗,受到教育。例如教學《做個聰明的消費者》時,教師精心設置了學生情景劇《商場街一瞥》:
星期天,小麗、小娟到商品街買衣服,聽見一銷售者張某在喊:“賣衣服嘍,高檔時尚的衣服,兩折大甩賣,原價300元現價60元,快來買呀!小姑娘穿上試試,這個款式最適合你!”小麗幫小娟試穿了這件衣服,但是覺得大小不合適并存在一只袖子有破損的質量問題。銷售者張某繼續(xù)拿出其他衣服讓小娟試穿,但小麗小娟覺得都不合適,準備離開。這時銷售者張某大發(fā)雷霆:“哼,想走?沒門!試穿了必須買,交錢吧!”小麗、小娟在張某的威逼下,只好買了那件殘品衣服。小麗、小娟認為這是一種不合法的行為,準備到消費者協會討回公道。
表演的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劇情自導、自演了以上小品,其余學生給予了表演者熱烈的掌聲。掌聲、笑聲過后,教師提出了以下問題:在小品中,小麗、小娟的哪些合法權利受到了侵害?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哪些權利受到過侵害?當我們的合法權利受到侵時我們應該怎么辦?學習小組通過交流、合作、探究,思考了以上問題,并在課堂上展示了探究成果。這樣的教學,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把學生變成學習的直接參與者、感悟者、評判者,既生動活潑,又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參與和體驗,加深了對政治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認識,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
通過課堂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與應用,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了學生的思想共鳴,使學生獲得了情感體驗。學生通過在情境中辯證地看待生活中的一些問題,鍛煉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了適應能力,真正讓思想品德課堂煥發(fā)出了生機和活力。
(責任編輯 柳? ?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