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質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斷深入,綜合實踐活動隨之成為小學數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因為小學數學教學一直都是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一些數學教師根本不具備良好設計和組織綜合實踐活動的意識和能力。因此,綜合實踐活動雖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斷出現(xiàn),但卻沒有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將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綜合實踐活動課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同時基于這些問題,對如何更好地展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活動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將小學數學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良好結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果教師只是走形式般的組織綜合實踐活動,而沒有將其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工作實踐良好的結合,也沒有讓小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積極地參與和體驗綜合實踐活動。那么即便是再大規(guī)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也難以使小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真正地學習到數學知識。因此很有必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究,并提出解決的對策。
一、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課存在的問題
(一) 實踐和教材結合不夠充分
當前綜合實踐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時間并不算長,因為很多小學數學教師都難以真的做到實踐活動和數學教材的充分結合。以至于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和數學教材之間的聯(lián)系并不是很大。即便是根據數學教材設計的綜合實踐活動,因為教師缺乏經驗,難以很好的控制綜合實踐活動,導致最后的效果欠佳。有些教師只是根據教材內容組合綜合實踐活動,但卻不清楚這些活動的目的是什么。比如在學習時分秒的時候,教師設計的綜合實踐課程只是讓小學生認識時分秒這些基礎知識,一些和實際生活相關的能力卻很少培養(yǎng),但其實教學教材中包含了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部分。
(二) 缺乏對學生主體的參考
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設計和組織中,很多小學數學教師都是憑自己的主觀意識來確定活動課的內容。無論是在綜合實踐活動方式、內容的選擇上,還是小學生在活動中扮演的角色、參與的內容等,有些教師很早就設計好了。當綜合實踐活動開始后,學生只需要按照教師的安排參與就行。這樣的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即便是參與,也很難有較好的學習效果。
(三) 學生在實踐課中的收獲甚微
小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收獲到的知識和技能很少,是當前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因為教師的組織方式、活動內容、參與度等問題的影響,導致小學生能學到的東西并不多。進而影響了小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興趣,不愿意參與,甚至認為這是一種負擔。
二、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課的優(yōu)化策略
(一) 實現(xiàn)小學數學教材和實踐活動的充分結合
實現(xiàn)小學數學教材和實踐活動的充分結合,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理論知識部分的充分結合;二是實踐部分的充分結合。比如在學習《認識方向》這一課的時候,教師的綜合實踐課就可以將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在理論部分,教師可以設計幾個活動,先讓學生通過實際存在的事物對方向有充分的了解,幫助學生建構方向系統(tǒng)。當學生真正了解方向的含義,知道方向在生活中有什么意義之后,教師再通過實踐活動,讓小學生去掌握分辨方向、利用方向的能力。比如,小學生在野外迷了路,而這時太陽已經慢慢的下山了,小學生就可以通過太陽在西方下山,來分別出西這個方向,進而再確定其他方向。在實踐結合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延伸一些比較有趣的知識。比如,房子在建造的時候應該選擇哪個方向,能確保房間有足夠的光照?讓小學生進行房屋朝向的設計,看看他們設計出來的房屋朝向,房間內是否有光照等。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去觀察不同房間的朝向和陽光照射之間的關系。如此一來,小學生學到的就不僅僅是方向這一簡單的知識點,更能在實際生活中更好地運用這一知識點,而這正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目的。
(二) 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實踐活動的設計
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這一主體。主要從兩方面進行考慮:第一,讓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參與活動,而不是按照教師的安排參與活動;二是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和興趣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設計。比如在學習《折線統(tǒng)計圖》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小學生選擇統(tǒng)計的對象。比如,綜合實踐課的內容,是讓小學生統(tǒng)計一件事物的變化。那么這件事物,就可以讓小學生自己來選擇。比如小學生會選擇自己每場游戲中的殺敵次數變化,比起教師讓他統(tǒng)計每個班級學生遲到數量的變化,小學生的積極性肯定會高很多。綜合實踐活動的形式也可根據小學生的喜好進行選擇,比如小學生喜歡競賽形式的,教師就可以多設置一些競賽,以激發(fā)小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參與積極性。
(三) 加強學生在實踐中的參與度和體驗度
綜合實踐活動是小學生必須要親自參與,且自愿參與,自由參與的活動課。所以,在活動課中,教師必須要加強小學生的參與度和體驗度。以《數據的整理和分析》這一課為例,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不可對小學生選擇的數據對象嚴格限制,而是要讓小學生自己選擇數據,自己整理。當小學生出現(xiàn)錯誤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但絕不可以直接要求小學生必須要怎樣做,才算是在參與實踐活動。另外,充分的體驗也非常重要,教師不能剝奪學生體驗活動課的權利。比如在學習《我們身體上的“尺”》的時候,教師設計的活動就要盡可能多的讓學生自己體驗這些“尺”的運用,而不只是讓小學生知道這些“尺”的存在。教師不能代替小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即便小學生不具備參與某些實踐課的能力,也應該盡可能的讓其體驗活動課程。
三、 結語
綜合實踐活動課對小學數學教學十分重要,除了其本身能夠讓小學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得到提升外,小學生在這一階段,也更喜歡這種實踐和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方式。不過受傳統(tǒng)數學教學理念和方式的影響,綜合實踐課程的展開必然不會那么順利,出現(xiàn)各種問題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重要的是,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不斷召開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地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實際教學的需要,對這些問題不斷地完善,以為小學生帶來更加有趣、有效的綜合實踐課。
參考文獻:
[1]張龍昌.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的問題及策略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32):374-375+386.
[2]孫微.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數學教學通訊,2017(22):36-37.
[3]杜建群.實踐哲學視野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2.
[4]丁楊華.“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實施策略研究”課題報告[J].教育科研論壇,2010(2):26-27.
作者簡介:
宋軍,二級教師,安徽省蚌埠市,安徽省懷遠縣毅德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