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數學新課標要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并明確指出要提高學生的有效提問。在實際教學中,實現學生有效提問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效的手段,也是形成師生有效互動、培養(yǎng)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有效的途徑。因此,作為高中數學教師,必須重視學生有效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采用有效的策略,培養(yǎng)學生提問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數學;有效提問;實現策略
一、 前言
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學習任務較重,加之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比較深奧,學生學習起來,極易產生厭煩和畏難的情緒。為此,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鼓勵學生積極提問,幫助他們保持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從而幫助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更好地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不斷地提高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促進他們未來的發(fā)展。接下來,本文就分析高中數學課學生有效提問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探究實現的策略,以供相關教師參考。
二、 高中數學課學生有效提問存在的問題
(一) 教師缺乏培養(yǎng)學生提問的意識
在實際教學中,任何一堂高效的教學都離不開有效的提問,這是師生之間進行有效互動交流、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效的手段。但由于我國長期以來一直實行應試教育,影響了很多教師的教學觀念,他們過于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往往忽略了學生自主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缺乏課堂提問的主動性、目的性和針對性,從而影響了課堂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 學生缺乏課堂提問的主動性
在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中,受高考壓力的影響,很多教師都采用了傳統(tǒng)“填鴨式”的知識灌輸模式+題海戰(zhàn)術,往往一堂課下來,大都是教師在講,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各種知識的灌輸,這樣一來,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動,教師不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也沒有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提問能力的重要性,從而嚴重抑制了學生課堂提問的主動性,造成了學生學習熱情的下降,也影響了高效數學課堂教學的構建。
(三) 學生缺乏課堂提問的目的性和針對性
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比較深奧,且較為枯燥,加之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需求以及他們學習的基礎各不相同,存在較大的差異,這就使得學生的學習成績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并沒有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存在,很少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引導他們進行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的課堂提問,不是提問過于簡單,對學生的學習無法起到提升作用,就是問題過難,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影響到課堂學習的效果。這樣一來,學生們只是為了課堂提問而提問,導致很多時候課堂提問偏離學生實際的學習需求,甚至偏離了課堂教學的主題,沒有抓住課堂教學的主方向,使得課堂提問無法發(fā)揮出自身的作用與價值。
三、 高中數學課學生有效提問實現的策略
(一) 增強數學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筆者在前文已經說過,高中階段的學生因為面臨高考的壓力,在學習方面的任務較重,尤其高中數學知識又比較深奧、比較枯燥,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有效課堂提問的能力,首先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使得他們能夠提出有效的問題,更好地開展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因此,作為高中數學教師,必須不斷通過學習,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了解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同時深入研讀文本教材,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巧妙進行引導,幫助他們更專注地開展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使他們愛上數學學習,從而更有效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
(二) 培養(yǎng)學生數學提問的主動性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要想在課堂教學中實現學生有效的提問,必須培養(yǎng)學生數學提問的主動性。為此,教師應采用賞識性教育模式,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予以解答,特別是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當他們提出問題時,教師必須及時予以回應,即使他們提出的問題過于簡單,也要給予他們表揚和鼓勵,并不厭其煩地耐心講解,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提問的自信心,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從而幫助他們學習到相應的數學知識,獲得相應的提升。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高中數學高一必修二中的“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定理時,有的學生對于定理的掌握不是很扎實,卻又不敢主動提問,害怕自己的提問被其他同學笑話,或是被教師訓斥,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根據具體問題來向教師,或是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鼓勵他們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下,與小組其他成員進行探討,這樣長時間堅持下來,就會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提問,從而幫助學生及時檢驗自身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逐步完善學生的數學知識結構。
(三) 培養(yǎng)學生數學提問的目的性和針對性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想實現學生有效的提問,還必須培養(yǎng)學生數學提問的目的性和針對性,使他們明白課堂提問是為學生自身學習服務的,只有將提問與學習的內容緊密相連,提出具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的問題,才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高二數學必修三中的“隨機事件的概率”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引導他們提出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的問題,通過這樣的設計與導入,就能提高學生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的效率。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有效課堂提問是新課標提出的要求,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他們數學核心素養(yǎng)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廣大高中數學教師必須重視學生課堂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雷慧敏.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14):147-148.
[2]謝超英.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設計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3):33.
[3]劉利平.談談高中數學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策略[J].學周刊,2017(35):107-108.
作者簡介:
和建龍,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