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教育過程中,語文教育中需要涉及大量的課程教學資源。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因為學生在理解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注意力方面的缺陷,教材當中的插圖有著顯著的應用價值,合理應用顯得格外重要。借助對插圖的合理應用,能夠促使學生的興趣、觀察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對此,為了更好的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本文簡要分析插圖在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希望可以為相關(guān)工作者提供理論性幫助。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插圖;低年級;教學應用
一、 引言
插圖主要是指和文字相對應的圖片,其能夠起到一定的解釋與說明作用,屬于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教學資源之一。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因為學生的理解能力比較差,學習注意力也不集中,此時借助插圖的合理應用能夠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能適當提高對原本抽象文字的理解,實現(xiàn)學習能力的有效提高。對此,探討插圖在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具備顯著教育意義。
二、 教材中的插圖
借助對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教材分析后發(fā)現(xiàn),對于這冊教材當中的插圖普遍是以漫畫類型為主,借助對插圖統(tǒng)計后發(fā)現(xiàn)在教材當中涉及的童話、寓言文章數(shù)量較多,童話寓言類型的插圖和文章當中文章比例為2∶4,這一比例也間接證明了插圖較多。通過分析認為,在小學低年級教學中插圖的合理應用有著較高的教學價值,借助漫畫類型的插圖可以替代對人物的寫實,可以更加真實的體現(xiàn)文章教學內(nèi)容,同時對于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有較高的吸引作用。
三、 插圖在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 激發(fā)興趣,融合文章與插圖
合理的轉(zhuǎn)變和改進教學措施是提升和優(yōu)化學生寫作能力的關(guān)鍵,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方面達到相互配合、相互提升的有效策略。和白字黑子相比而言,插圖本身具備更加突出的趣味性,其具備豐富的色彩以及生動的形象,在學生翻開文章之后首先會將實現(xiàn)投入到插圖當中,所以教師便可以借助插圖實現(xiàn)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效果。另外,因為當前小學生學習壓力比較大,導致并不愿意主動參與到文章閱讀學習中,此時插圖的作用便顯得格外重要。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荷花》這一篇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需要對荷花的不同姿態(tài)進行講解,此時便可以突出作者對于自然的熱愛與感受。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著《荷花》提供相應的插圖,并按照插圖對荷花的外觀、環(huán)境等進行展示,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躍度,同時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也有明顯的幫助。
(二) 培養(yǎng)能力,激發(fā)觀察意識
對于小學生而言,看圖屬于學生借助畫面感受客觀事物的有效途徑,閱讀則是理解和感受文章作者采用文字描述畫面的思路,兩者之間相互補充可以達到一個整體性學習效果。借助看圖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在學生觀察的越仔細、越深入的同時對于文章的理解、文字的描述感受也會更加深入和全面。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級《回鄉(xiāng)偶書》這一文章的教學中,插圖當中涉及的信息內(nèi)容非常多,包括人、物、事等,在教師要求學生觀看并描述插圖內(nèi)容的同時,學生一開始可能會無序雜亂,看到什么說什么,此時教師便可以提供一定的線索或引導,例如繪畫當中的人物大小順序、遠近順序等線索,借助這樣的方式可以更好的激發(fā)插圖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另外,也可以借助對插圖的觀看感受實現(xiàn)對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與感悟,從而達到學習效果持續(xù)提升的作用。
(三) 強化想象,激發(fā)思維想象力
我國傳統(tǒng)的繪畫當中就有著“筆不周而意周”的理論,其意思是借助有限的筆墨表達出無限的意蘊。在小學語文教材當中,插圖都是通過精心挑選或繪制的,其不僅包含著豐富生動的形象,同時還有著許多的繪畫技巧,例如留白技巧,可以讓學生借助想象力進行描摹,教師也可以借助這一特征實現(xiàn)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級《我們成功了》這一課程的教學方面,其主要的繪畫插圖是以奧運會申報成功時的慶祝場面為主,文章當中提出了關(guān)于“人如海、歌如潮”的描繪,在文章當中人們的動作豐富,有擁抱、擊掌、流淚等。對此,在課文的插圖方面也必然是一種以激動場景為主,但是插圖必然是靜態(tài)的,屬于一個瞬時性的記憶,想要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并重現(xiàn)文章場景,便可以借助圖片的方式進行想象力的展開,先借助看圖、閱讀文章,然后在腦海當中思考并形成一個人們活躍的熱烈場景,此時便可以有效的引導學生對文章當中所提到的情感形成豐富體驗與理解,感受文章中所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之后在情感的陪襯之下便可以更好的潤色文字,達到提高學習質(zhì)量的作用。
(四) 理解表達,提高表達意識與能力
在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過程中,因為學生的閱歷與心智并不成熟,所以在語言表達方面的能力、意識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此時對于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行培養(yǎng)便顯得非常重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應用插圖的教學優(yōu)勢,通過插圖促使學生的書面、口頭表達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分析插圖當中內(nèi)容,然后圍繞著插圖內(nèi)容提出“有什么、在做什么、為什么做”等系列性的問題,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能夠更好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多思考、多表達,從而實現(xiàn)有效的提高自身的能力。
四、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高度重視插圖和課文之間的相互結(jié)合,在教學中有意識的應用插圖引導學生,促使學生實現(xiàn)對文字內(nèi)容的深入、全面理解。在教學中插圖不能隨意的編配使用,而是需要與文章之間形成緊密連接,達到潤滑的配合作用。在今后,教師需要高度重視插圖的應用,善于并樂于應用插圖,從而實現(xiàn)課程教學質(zhì)量的持續(xù)性提升。
參考文獻:
[1]張琳.重視傳統(tǒng)文化,彰顯語文特色——我看語文版修訂教材一年級上冊[J].語文建設,2017,30(5):55-57.
[2]胥維維.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課文《擬行路難》插圖質(zhì)疑[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6,24(9):51-52.
[3]夏惠賢,李國棟.從立德樹人看小學語文教科書德育內(nèi)容的改進——基于蘇教版與人教版的比較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4):1555-1556.
作者簡介:
沈麗燕,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詔安縣橋東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