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顯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深遠發(fā)展,智能時代迎面撲來?;ヂ摼W+教育——智慧教育,在教育領域中,刮起了一場信息化的顛覆性變革的旋風。國家對教育的大力投資,正推動著中國中小學智慧教育的進程。智慧樹和幸福樹正植根于孩子們的心中。當下,建設的“三通兩平臺”即“寬帶網絡校校通、優(yōu)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正托起教育的未來和希望。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數學教師,有很多感受。既體會到了教育技術給教育教學帶來的便捷和高效,同時又感受到了身負的責任與壓力。如何探尋出一條數學教師和學生都能適應的教與學之路,是所有教育教學工作者都應思考的問題。提高數學教師、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打造幸福人生是關鍵。就如何培養(yǎng)提升數學教師和學生信息素養(yǎng),打造幸福人生進行研究。
關鍵詞:智慧教育;信息素養(yǎng);打造幸福人生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學生教學內容和學習方法的呈現”。數學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和師生互動,將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強大的學習工具。智慧教育正悄然改變著學校教育教學的方式。在當今智能化的強大浪潮之下,課堂教育教學的深刻變革,使教育形式和學習方式產生了重大變化。同時數學教師也對自身教育理念、觀念、模式和方法產生了深刻的思考。智慧教育真正踐行才是教育教學的關鍵,這樣才能共同打造幸福的人生。
一、智慧教育下數學教師如何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打造幸福人生
1.摒棄“不想學”“不愿學”“不用”的思想
教育技術已經成為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我們數學教師應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趨勢,掌握必要的教育信息技術技能。雖然因為個體差異、水平參差不齊,數學教師往往有“不想學”“不愿學”“不用”的思想,但我們必須明白作為數學教師掌握必要的教育技術是對教育事業(yè)的負責、對孩子發(fā)展的負責,是對終身學習思想的踐行。
2.不斷熟悉、掌握并應用“三通兩平臺”
教育技術是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體。學習必要的理論是對付諸實踐的指導,而實踐是對理論的加工。目前,建設的“三通兩平臺”正在逐步完善,上級主管部門、學校也對數學教師進行了培訓。數學教師應高度重視,進入平臺進行學習,并根據數學教師實際參與到平臺建設中來。上傳自己的資源,將整合的資源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去。應用平臺空間與學生、家長互動起來。
3.強化白板、視頻軟件訓練,教學技能再“深造”
現代化白板及其技術已經遠超出了黑板、粉筆、直尺、圓規(guī)等傳統(tǒng)教學工具。白板電子設備不僅提供著硬件支持,也提供著跟蹤的技術服務。軟硬結合大大方便了我們的教學。一些有技術難度的課件不難了,提供的模板方便快捷。比如我校正在使用的希沃電子白板在教學中正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希沃EN5課堂活動中:趣味分類、超級分類、選詞填空、知識配對、小組競爭等模板制作的互動課件,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提升了課堂吸引力。要加強視頻軟件Edius軟件的學習,掌握其常用的功能,會剪輯、編輯、渲染視頻文件。通過編輯制作,提升我們的教學技術技能。同時,可以將自己的創(chuàng)作上傳分享到葫蘆島市智慧教育平臺和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上,供數學教師欣賞、討論、交流,共同進步。
二、智慧教育下數學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打造幸福人生
如今,互聯網已成為中小學生獲取知識、了解未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學校網絡平臺上完成作業(yè)、發(fā)表評論,微信群里發(fā)送難題圖片、交流思想以及上網搜尋資料等已成為中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習慣。隨著信息技術的深入發(fā)展,智能產品的不斷研發(fā),網絡和終端設備已經成為中小學生獲取資源的好幫手。通過互聯網,有助于學生相互討論,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同進步。同時智慧教育下,社會、學校、家庭已成為能相互聯系的整體,便于各方面的理解交流。但如何利用好先進的設備進行真正的學習,也是我們面對的難點。
1.培養(yǎng)加強學生的信息道德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既存在著科學的、海量的信息,同時也存在著大量反動、詐騙、色情等對青少年身心健康有害的信息。因此,作為信息技術數學教師有必要、有責任為學生組織開展學習網絡文明講座、網絡文明班會、網絡文明征文、《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等活動。
2.由學校組織,對學生家長開展網絡文明教育
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宣傳網絡文明教育,對家長進行培訓。使家長掌握必要的上網軟件如:綠壩—花季護航、綠色童年等,控制學生的上網時間、行為等,還青少年一個綠色的童年。
3.針對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的教育教學管理
信息技術課堂是學生直接接觸信息技術課的主戰(zhàn)場。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應堅持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訓練、培訓和思想教育工作。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基礎水平,創(chuàng)設不同的教育教學情境,提供適合學生學習的硬件、軟件,盡可能為學生提供信息技術學習的條件。
4.開展信息技術興趣活動
小組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信息技術水平,公平、公正地分組,讓每個學生都能發(fā)揮所長,展現個性,又能分工合作,共同探究。
參考文獻:
[1]龔婷.現代教育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10).
[2]李云吾.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數學教師文化與數學教師專業(yè)的相生發(fā)展[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23).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