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玲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模式逐漸成為小學語文教師主要的討論話題,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采用“讀寫結合”的閱讀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與寫作水平,同時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進而有效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
在當今教育形式下,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程度逐漸提升,通過閱讀教學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還為學生今后生活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寫作過程,學生能夠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促使學生通過閱讀來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可以說閱讀與寫作之間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學習模式,因此,通過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模式的相關策略
1.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促使學生主動進行閱讀的內(nèi)在動力,學生在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時,學習效果都會很好。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是“讀寫結合”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閱讀一些優(yōu)秀的內(nèi)容,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文章所蘊含的情感與內(nèi)涵,并要求學生對文章中的一些精美語句背誦,以此掌握閱讀內(nèi)容中的精華,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開拓學生的眼界。同時,鼓勵學生表達對文章的感受與理解,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深入理解與掌握,教師除了要求學生反復閱讀教材中的文章之外,還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為學生的寫作積累一定的素材[1]。
2.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寫作打好基礎
語文寫作需要一個漫長的累積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日常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求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中一些優(yōu)美的詞語、語句進行摘抄記錄,并且品味作者的用法及其含義,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掌握這些優(yōu)秀詞語及句子的正確使用語境,欣賞其所要表達的含義與意境,為今后的寫作打好基礎。教師要讓學生將這些摘抄的語文素材整理到一個筆記本中,做好分類,在日常寫作練習的過程中,嘗試運用這些內(nèi)容,讓學生能夠扎實掌握并靈活運用到寫作中。久而久之,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會得到有效的提升[2]。
3.在閱讀的過程中練習寫作
如果說閱讀是學生對語文知識輸入的過程,那么寫作就是將學生所掌握的語文知識進行輸出,從而形成一個知識的閉環(huán)。在學生充分理解并掌握了閱讀內(nèi)容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閱讀的內(nèi)容進行仿寫或者是續(xù)寫,在檢測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掌握的同時,對學生的寫作能力起到有效的培養(yǎng)作用。在布置寫作的過程中,可以要求學生模仿閱讀內(nèi)容中的寫作手法與修辭手法,通過長期的訓練與積累,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自然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沒有生活的閱歷,只是對閱讀文章中的寫作手法與優(yōu)美語句進行生硬照搬,那么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就會顯得比較生硬,毫無情感。
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學會對生活進行觀察。例如,在對人物進行描寫的時候,通過日常對家長、對教師、對同學的觀察,可以對人物的言行舉止與動作的描寫刻畫出人物的形象。如在講授《火燒云》這篇課文的時候,先讓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對課文中一些描寫景色的優(yōu)美句子與詞匯要理解并背誦下來,感受文章所描繪的自然景色,此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通過圖片與視頻的形式向學生展示火燒云的相關景色,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認識,在完成閱讀學習之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仿寫一篇類似的作文,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背景下,“讀寫結合”的語文教學模式被廣泛應用到日常語文閱讀教學中,并且發(fā)揮出積極作用,語文教學需要一個長久的積累才能看到成效,閱讀與寫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融入對寫作的培養(yǎng)與要求,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歸納與總結教學經(jīng)驗,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模式的進一步發(fā)展與提升。
參考文獻:
[1]于秀芳. 基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10).
[2]李琳,何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研究[A].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七卷)[C],2018.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