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是小學階段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板塊,是學生語文綜合學習能力的集中體現(xiàn),而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和日常積累之間有密切聯(lián)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課堂中或者是課下積極積累寫作素材,而學生在寫作時出現(xiàn)的畏難情緒,則需要教師適當?shù)亟o予鼓勵。
關鍵詞:小學作文;“積累”與“激勵;寫作素材
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和深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逐漸擺脫了應試教育的束縛,素質(zhì)教育受到廣泛重視,通過對作文的學習,學生可以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同時也能增強對閱讀內(nèi)容的歸納、整理能力,而在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積累和激勵的運用,并使其發(fā)揮最大的優(yōu)勢。
一、 在作文指導中積累的策略
(一) 引導學生注重觀察身邊事物
生活是學生進行寫作的主要源泉,學生只有日常生活中對身邊的事物積極進行觀察,才能為寫作提供一定的素材。觀察是指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地將注意力聚焦于某些事物并得到信息的過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觀察,激發(fā)學生對觀察的興趣。引導學生學會有目的、反復、仔細地觀察。許多事物都需要反復、細致的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事物的特征,才能避免遺漏。
(二) 在課內(nèi)外閱讀中進行積累
只有在擁有豐富的積累之上,學生在實際寫作過程中才能下筆自如。因此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課內(nèi)外閱讀的方式進行寫作積累。小學階段的每一個單元基本都是按照一定的內(nèi)容劃分,有的單元是景物描寫,有的單元是人物描寫,有的單元是故事描寫,這就為學生提供了不同的閱讀題材,通過對單元知識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不同題材的寫作手法、表達形式、思想內(nèi)涵等。同時在小學語文教材中還包含了大量的古詩詞,體現(xiàn)了不同時期的思想文化,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古詩詞內(nèi)容進行深入挖掘,引導學生去感受其中的意境美,通過多樣化方式的運用,學生可以更好感知文字的魅力。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在課下為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發(fā)展特點的課外書籍,拓寬學生視野,拓展學生知識面,如《小老虎歷險記》《科學王國里的故事》《魯濱遜漂流記》《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三) 幫助學生積累寫作技巧
在小學生的寫作中,一般都要求文章要表達學生的真情實感,但是學生的作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和讀者之間的情感交流,這就需要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站在讀者的角度進行考量保證語言的流暢性且具有感染力。因此教師需要在寫作教學中為學生講授寫作的主要方法,完成對寫作技巧的積累,進而在今后寫作中能夠更深刻表達自身的思想情感。
二、 在作文指導中激勵的策略
(一) 激勵學生在寫作中真實表達自身情感
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應該秉承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意識到寫作的主要目的是表達自身情感和與他人進行交流,因此教師需要鼓勵學生說真話、實話,同時還應該給予學生在作文中的情感表達相應指導,讓學生在寫作時可以遵從自身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能夠明善惡、辨真假,促進學生人格的建立、健全,在文章中體現(xiàn)出自信、自尊、理解、信任、平等等,形成積極向上的思想理念,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這種方式的運用才能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表達自身的真情實感。
(二) 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
在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課堂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因此教師可以將作文批改的工作交給學生,使學生在分享和閱讀中感受成功的喜悅,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運用學生當面評論、當面修改的方式,選取一個代表性較強學生的作品。在閱讀之后,教師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溝通、交流,在修改和評價的過程中應該給予學生充分尊重,使學生的個性化思想得到尊重,激勵學生在寫作中取得進步。同時針對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耐心啟發(fā),讓學生根據(jù)自身存在的問題提出修改意見,通過這種互評互講的方式,學生可以更好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優(yōu)點和不足,而在教師的激勵下,在實際寫作中也能更好發(fā)揮自身個性。
(三) 在激勵中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
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教師需要注重自身寫作要求的設置,不能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對學生的要求,盡量避免學生因為要求過高,寫作興趣喪失的問題出現(xiàn)。在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發(fā)掘?qū)W生的優(yōu)點和閃光之處,給予學生積極、肯定的評價,使學生在可以向著成功的方向邁進。同時在寫作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特點有一定認識和了解,考慮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確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制定實踐性較強的流程。并且在對學生的作文內(nèi)容進行評價時做到實事求是,評價時不能制定統(tǒng)一標準,而是要將學生前后寫作內(nèi)容中呈現(xiàn)的水平進行對比,對于有所進步的學生應該積極給予鼓勵,進而使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中得到激勵,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 運用多種寫作手法和思考方式
在進行作文指導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手法,從多個層面、維度進行思考,不形成思維模式的固化,在教師的激勵下,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可以實現(xiàn)內(nèi)容和題材的創(chuàng)新,使自身的寫作內(nèi)容獨具一格,而不是使寫作千篇一律。
三、 結束語
總之,將“積累”與“激勵”的方式運用在小學作文指導中十分必要,是一種效果比較明顯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更好地實現(xiàn)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而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以學生的實際特點和需要為導向,制定適合他們的指導方法,便于學生的理解和吸收,調(diào)動學生的寫作熱情,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表達自身的真情實感,為下一階段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伍海青.習作指導中的積累與激勵[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2017(1):24-26.
[2]楊天艷.作文教學從指導積累入手[J].速讀(上旬),2014(7):213.
[3]李彥俊.淺談小學生作文指導[J].科學時代,2014(23):154-155.
作者簡介:
林瑞霞,福建省泉州市,泉州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