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帥
摘 ?要: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學科,負責豐富與優(yōu)化學生的精神世界。但是,對于初中生來說,雖然他們可以膚淺的理解一些德育理論,但是卻很難自主遷移與深刻記憶與自己現實成長無關的德育理論。那么,為了切實優(yōu)化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思想教育功效,便需積極實施生活化教學改革活動,以便及時引起學生共鳴,促使學生自主反思、改正。本文將從開發(fā)生活資源、引入真實案例、組織生活體驗三個角度來分析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應該如何組織生活化教學改革活動。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思想教育價值;優(yōu)化策略
傳統(tǒng)的初中道德與法制課程教學一直都是以理論講解為中心的,教師很少會開發(fā)生活資源,也不會結合學生的現實成長過程去滲透德育引導,導致初中生無法真正通過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實現健康成長。目前,初中生所遇到的成長問題變得越來越多,且問題成因十分復雜,學生自身的性格與思想觀念、學校的整體氛圍與教育活動、教師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態(tài)度、家長的教育方法與言行舉止、社會環(huán)境的復雜影響、網絡資料的不良侵蝕等因素都可能會導致初中生產生不良的品行問題。對此,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必須要主動實施生活化教學改革活動,關注學生的現實需求。
一、開發(fā)生活資源
在新課改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材編寫者十分重視本學科的現實教育價值,所以選擇了一些對學生身心健康有益的課程資料。然而,教材內容篇幅有限,且更新周期很長,難以涵蓋初中生的各類成長問題。對此,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便需樹立新型的課程資源觀,積極開發(fā)生活資源,及時補充教材內容,以便讓學生積極遷移生活經驗。
就如在“深深淺淺話友誼”一課教學中,筆者就提前觀察了本班學生的交友行為,據此整理了生活資源。在課堂上,筆者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友誼觀,以便全面了解學生的想法。比如,有的學生會與自己的好朋友說心事,愿意分享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有的學生雖然不經常與好朋友聯系,但是每次見面都沒有陌生感與隔閡感;有的學生則十分講義氣,不管好朋友做什么,都會無條件支持,等等。對此,筆者提問:“真正的朋友是什么樣的?”借此,筆者讓學生反思了兩個問題,即好朋友是相互包庇、縱容彼此犯錯嗎?哥們義氣是否是判斷一個人可交的標準呢?由此,學生則可針對性地分享自己的交友感悟,最好是用實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二、引入真實案例
對于初中生來說,相比較枯燥、單一的理論知識,他們更善于根據大量的直觀經驗去探究理性規(guī)律,歸納抽象概念。對此,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便要及時觀察與匯總學生的生活問題,同時要引入真實的德育案例,引導學生積極展開案例探究、案例分析,使其通過真實的案例內容總結出正確的人生哲理,由此優(yōu)化學生的思想觀念,促使學生真正實現學習進步,汲取學科智慧。
就如在“網上交友新時空”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引入了下面幾個真實案例,引導初中生分析了網上交友的相關問題。
案例一:小蘭在生活中十分孤僻,與沒有好朋友。后來,在接觸到QQ、微信之后,小蘭找到了一些好朋友。于是,小蘭經常會對網友表達自己的心事與苦惱,網友也會盡心盡力地幫助小蘭。后來,小蘭變得開朗起來,也敢于展示自己,但是從來沒有與網友在私下見面,雙方一直保持著合適的距離。
案例二:小張因為相貌不佳而變得十分自卑,但是在網上卻十分自信。后來,在一個網友的關懷與呵護下,小張不僅為對方轉了一些錢,還偷偷見面,陷入網戀無法自拔。
……
在這些案例的引導下,學生要全面分析網絡交友的利弊,樹立正確的網絡交友態(tài)度與方式。
三、組織生活體驗
在實施生活化的教學改革過程中,豐富的實踐活動是最為有效的一個教學策略,便于豐富學生的直觀認識,促使學生及時歸納成長教訓。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要積極響應新課改所提出的“綜合與實踐”活動改革號召,組織豐富多彩的實踐體驗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總結心得,吸取教訓,歸納人生道理,由此優(yōu)化本學科的育人質量,突出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育人功效。
就如在“讓家更美好”一課教學中,筆者與學生一同制定了“為家人服務”的德育實踐計劃,認真了解了學生回報父母、承擔責任的心理。比如,有的學生要親自為父母做一頓飯,有的學生則要主動承擔某一部分的家務,有的學生準備幫助父母找到快樂,等等。在本輪生活實踐中,筆者會實時追蹤學生的體驗行為,也會提前與家長溝通,希望他們可以積極配合,全力建設和諧家庭。
總而言之,回歸生活,突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思想教育作用是優(yōu)化學生精神世界,健全學生心智的重要活動。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要懂得積極整合本學科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關聯,引導學生積極遷移生活經歷,積極分析學科理論,由此改善學生的思想觀念與品格發(fā)育。
參考文獻:
[1]韓金寶.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華夏教師,2018(20):77.
[2]付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德育生活化教學方法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8,5(38):374-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