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嘉艷
【關(guān)鍵詞】 ?中年級 小學語文 群文閱讀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3-091-01
群文閱讀是指將具有某個共同點的文章集中起來,通過賞析多篇文章來達到高效率閱讀思考的閱讀方式。也正因為這樣的高效率,才能夠在如今這么高速發(fā)展的社會立足,并被各個教師所利用。筆者會根據(jù)選文議題、閱讀訓練、合作探究這三個層面出發(fā),討論該如何提高閱讀的效率。
一、中年級群文閱讀選文議題的策略
1.結(jié)合教材
結(jié)合教材其實就是指教師在組織群文閱讀的過程中應該確定好一個目標或者一個主題??梢越Y(jié)合教材進行閱讀,明白本單元的主題和要求。明確了這樣的目標之后的群文閱讀就像是有了主心骨一般,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更能符合當今的社會教育。
如:四年級上冊學《盤古開天地》可以結(jié)合《女媧補天》進行雙篇閱讀,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神話故事的神奇,有效鍛煉了他們了解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以及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的閱讀能力。
教師可以通過每天都布置一個主題來幫助學生有根據(jù)的閱讀。例如以“秋天”作為主題就可以讓學生閱讀“秋天的雨”,“聽聽秋的聲音”,“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而若是以“學校”為主題就可以推薦學生閱讀“大青樹下的小學”和“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讓學生根據(jù)不同的側(cè)重點閱讀相同的文章,也會有不同的思考和感想。我想這也是閱讀的魅力所在,群文閱讀的與眾不同所在。
2.課外閱讀
要想讓讀者在群文閱讀中有效地開展整體性閱讀,順利整合文本所提供的信息形成完整的意義,群文的多個文本之間必須有貫通的線索——議題。閱讀的議題選擇教師可以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進行選擇,如教學四年級上冊《觀潮》主要的講錢塘江潮水壯觀的情景,讓他們邊讀邊想象潮水來的樣子,感受自然之美。根據(jù)這一內(nèi)容特點,我選擇了《天下奇觀錢塘江潮》進行補充課外閱讀訓練,讓他們再次在閱讀中領(lǐng)悟錢塘江潮水的壯觀,邊讀邊想象畫面,能更加具體地說出:讀了這句話(這段話)我仿佛看到了( ? ? ),我仿佛聽到了( ? ? ? )。
教師也可以根據(jù)課文形式作為議題的標準,找尋相同結(jié)構(gòu)或者相似寫作方法的的文章。例如“秋天的雨”,“聽聽秋的聲音”都可以列為“寫景狀物文”,而“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則可以是當做敘事文。那么在學習“秋天的雨”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以“寫景狀物文”作為議題,讓學生找到相似的文章并表達從哪看出了相似的地方。
二、培養(yǎng)閱讀素養(yǎng)和表達能力的策略
群文閱讀除了能夠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之外,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和習作技能,因此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滲透閱讀及習作技能訓練,讓學生從理解轉(zhuǎn)向表達,讓讀說寫共生。
如:學習《走月亮》第6自然段是寫月下的所見所想,我讓孩子們也仿照著說說自己月下的某個情景。學習《秋天的雨》時,第二、三自然段采用總分的結(jié)構(gòu)方式進行敘述,可以結(jié)合學生身邊的具體環(huán)境,讓他們也試著用總分結(jié)構(gòu)的方式描寫秋天的某個場景。
又如三年級上冊的第二單元主要講授的就是季節(jié),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搜索自己閱讀過的有關(guān)于“秋”或者“夏”的文章,在課堂上組織讀書會,讓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演繹文章,可以是有感情的閱讀,可以和其他學生一起角色扮演,或討論交流。筆者在日常教學中主要是會讓學生按照主題選取自己認為符合主題的文章帶到課堂上,讓該位學生在課堂上朗讀,讓其他學生發(fā)表聽后感,對于文章質(zhì)量較好的文章筆者會選擇復印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后時間進行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量,然后選擇一個課堂時間較為富余的上課時間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以及閱讀水平是否有所提升。對個別精彩段落,也鼓勵學生進行仿寫訓練。通過這樣的群文閱讀方法,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量都顯著的提高,作文的思想厚度也有所提高。
三、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合作探究精神的策略
幫助學生養(yǎng)好良好的閱讀習慣,最好的方式就是定期交流。一個人可能會因為熱愛讀書而堅持讀書,但是更多的時候是她找到了一個反饋的方式,才會讓自己更加賣力的讀書。就拿吃飯來說,一個人吃飯可能會覺得食不知味,但是若是一群人在搶食的話,那么就會覺得飯菜十分可口。閱讀也是如此,若是一群人在爭先恐后的發(fā)表自己對于該篇文章的感想的話,更能激起學生的斗志和閱讀深度和厚度。群文閱讀的思考環(huán)節(jié)教師就應該主動的主動學生的交流,可以是師生之間的,也可以是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只有有了同伴的支持,學生才有可能堅持下去。
在群文閱讀開始實施的時候,筆者會要求學生將自己的布置的閱讀文章按照筆者的問題進行閱讀;到了中期的時候,筆者會要求學生按照某個主題閱讀文章,并讓學生回答為什么自己認為該文符合這個主題,以及自己在該篇文章中學到了什么;而到了現(xiàn)在中年級的學生會定期舉辦讀書會,每個學生自己準備一個主題,并讓其他學生準備文章進行交流,而選擇主題的學生需要評選最符合主體的文章,并講出自己選擇該篇文章的原因。通過這樣的方式,群文閱讀的方式逐漸地在我班可持續(xù)的發(fā)展起來,學生的閱讀量、閱讀速度、閱讀水平以及挖掘文章信息的能力也有了質(zhì)的變化。
群文閱讀和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法相比是一種進步,是符合當代的時代特征的。因此教師更應該主動的利用群文閱讀來幫助中年級的學生提高閱讀水平,擴展學生的閱讀量,引導學生形成閱讀和與人交流共享成果的習慣。
[ 參 ?考 ?文 ?獻 ]
[1]李愛花.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及教學策略[J].甘肅教育,2019(18):148.
[2]胡愛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模式的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8):82-83.
[3]于澤元王雁玲石瀟.群文閱讀的理論與實踐[R].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