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輝
【摘要】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我國城市化進程正在逐漸加快,農民群體為了家庭生存發(fā)展,很多都進城務工,學齡期少年不得不留在家鄉(xiāng)接受教育,與家長、親人等分隔兩地。隨著素質教育推進與人才需求的提升,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認識到了高中留守學生在德育教育、學科教育等方面的學習存在不足,留守學生的教育已經(jīng)成為影響社會發(fā)展與教育發(fā)展的重要問題。本文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與相關理論,試探析高中階段“留守兒童”的德育教育現(xiàn)狀及問題產生的原因,就學生實際生存、學習情況進行了分析,明確了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并展開了問題解決的策略分析,力求改進留守學生德育教育現(xiàn)狀,提升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高中德育 留守兒童 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33.2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4-017-01
隨著城市發(fā)展步伐的加快,進城打工成為大量農村人口的謀生手段,農村地區(qū)出現(xiàn)了大量“留守兒童”,急需獲得社會、學校的關注,更重要的是受到教師的重視,讓學生能夠受到針對性更強的德育教育,成長為心態(tài)積極、情緒健康、能力出眾的人才,與城市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
1.當前高中德育教育中留守學生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學生的學習習慣與日常行為習慣常有缺失,很多學生缺乏自我約束的能力,對于未來沒有明確的方向,也很容易受到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過早接觸成人社會,嚴重影響學生學業(yè)。同時,留守學生與監(jiān)護人的精神交流也存在缺失問題,高中生很容易由于身心成長、學習壓力等原因產生心理問題,如監(jiān)護人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與引導,也會對學生今后的品德與性格帶來隱患。另一方面,監(jiān)護人與學生缺乏溝通、教師未重視留守學生問題等,都會讓學生喪失學習動力,難以養(yǎng)成堅韌的品質與迎難直上的精神,面對繁重、多元的學習任務很容易喪失學習積極性。
2.影響高中留守學生德育教育效率的原因分析
2.1學生與教師聯(lián)系不緊密,成績難以提高
學校生活是留守學生重要的生活組成部分,對于學生而言,教師長期以來處于管理者與領導者的位置,對于教師具有天然的排斥感,高中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如缺乏教師的引導,很容易對教師的教學工作與德育工作產生消極心理,導致學習動機較低,自然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此時教師如果嚴加管教,更容易產生反效果,形成一個不良循環(huán)。
2.2家庭環(huán)境重養(yǎng)輕教,情感交流流于表面
高中留守學生指的是父母或其中一方外出務工的學生,學生很容易感受到親情的缺失,對于高中生的人格與性格塑造都容易產生影響,這部分學生的家長受生活環(huán)境、生存壓力等的影響,往往與學生缺乏溝通交流,而隔代撫養(yǎng)、親屬撫養(yǎng)等也很容易讓情感交流過于淺顯,留守學生常處于重養(yǎng)輕教的家庭環(huán)境中,進一步影響德育教育效率。
3.構建高效高中德育模式,提升留守學生德育教學成效
3.1建設和諧校園環(huán)境,樹立積極行為規(guī)范準則
良好的環(huán)境更易感染留守學生,讓學生受到積極的文化熏陶,在校園內獲得正向的情感滿足,用豐富的校園生活填滿留守學生的心。教師可以結合校園資源,創(chuàng)設多種文化活動,在校園內營造文化氣氛,如讓學生自行討論制定班級行為準則、展開校園班級板報評比、校園櫥窗板書展覽、校園裝飾活動等,都能夠有效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自動自發(fā)參與德育活動,在活動中教師需時刻跟進、正確引導,讓學生產生積極奮發(fā)的動力,感受集體生活的快樂。
3.2加強師生情感溝通,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
師生關系是德育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只有教師走進留守學生的內心,才能真正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進而制定針對性的教育策略。對于留守學生而言,有意無意強化他們的留守特征很容易引起學生抵觸,因此教師應當正視學生,用鼓勵、平等的態(tài)度加強與學生的情感溝通,改善對于學生的管理模式,甚至尊重“問題學生”的偏激行為,建立溫馨對話,讓學生愿意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對話意識,同時認識到每一位學生的差異性,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展德育分層教學,為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德育管理任務,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盡可能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并以學生自身的成長水平作為衡量其能力的基礎,做到一視同仁,引導學生主動展現(xiàn)自我、表達自我,完善自我,走向成功。
3.3明確留守學生德育工作重要性,陪伴學生健康成才
高中留守學生身心發(fā)育趨于完善,但受到家庭監(jiān)督、管理相對較少,自身學習習慣與生活習慣都很容易出現(xiàn)認知問題,由于缺乏父母等的關愛,學生的德育教育存在顯著問題,這就需要教師重視留守學生的德育工作重要性,從多個角度挖掘德育工作要素,并與學生的家庭監(jiān)護人、外出打工的父母等建立溝通橋梁,盡可能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思想發(fā)展,強化學生的道德意識與感性感受,讓學生能夠在共情體驗中認識到父母的不易、生活的幸福,感受提高自身能力、成為德才兼?zhèn)涞娜说囊饬x,在進而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緒,對自己今后的成長有更明確的規(guī)劃。還需要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科學觀念與發(fā)展觀念,為學生今后的社會競爭奠定基礎,幫助學生活出精彩人生。
4.結語
高中留守學生德育教育問題歷來是農村教師的工作重點之一,教師應當結合素質教育對德育教學的要求、班級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變化等,挖掘更多德育途徑,利用更多有效資源,真正將留守學生德育教育落到實處,讓學生在積極的氛圍、溫暖的關懷中得到情感上的滿足,自覺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規(guī)范自身行為規(guī)范,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 參 ?考 ?文 ?獻 ]
[1]馬多秀.農村德育論:指向留守兒童心靈關懷的學校德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唐丹虹.中職學校留守學生調查分析[J].合作經(jīng)濟與科技,2013(5).
[3]王玉寶.化解留守兒童親情疏離之痛[N].浙江日報,2016-03-28.
[4]楊翠蘭.關于中小學留守學生的調查與分析[J].教育學術月刊,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