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要:初中時期是學生剛接觸物理知識的階段。所以,學校與教師要抓住這一時機,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將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產(chǎn)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奠定物理學習基礎,為今后更深層次的物理學習以及發(fā)展做準備。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在設計教學時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提高物理課堂的趣味性,將多種趣味性教學手段融入到物理學習中,使學生主動的投入其中,積極的開展物理知識的學習與探究。
關鍵詞:初中物理;物理教學;趣味性
前言:物理本身具有抽象性特點,教師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很難吸引學生的關注,引導學生加入到物理學習中。而提高物理課堂趣味性是一種有效的教學途徑,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fā),當學生保持愉悅的心情,就會產(chǎn)生學習的熱情,在積極好奇的情緒下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教學內容科學合理的設計教學,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有效提高,實現(xiàn)教師教學效率與學生學習質量的增強,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不斷發(fā)展。
一、借助語言藝術
身為一位教師,要懂得利用語言的力量,通過語言的藝術開展教學,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師在課堂中的語言感染力對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重要影響[1]。若是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語言風趣幽默、講解生動,學生會愿意加入到知識的學習中,專注的學習和探究,主動的接受知識,實現(xiàn)自身能力的發(fā)展。但是,教師也不能只關注語言的風趣。物理知識是一門科學知識學科,對于語言的科學性與研究性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更要注意語言的準確規(guī)范,不能產(chǎn)生語言混亂,也不要將語言錯誤的表達,導致物理知識的傳授出現(xiàn)偏差與錯誤,影響學生的學習。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速要進行有效的控制。對于學生來講,過慢或聲音過低都會導致學生的注意力分散,而語速太快會使學生無法立刻理解教師講解的內容。因此,教師要依據(jù)實際情況為出發(fā)點,注重語速和聲音,提高教學語言的藝術性,從而達成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對于初中學生來講,興趣與教學效率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佳動力[2]。當學生產(chǎn)生對學科內容的興趣時,就會主動的了解和鉆研知識,以積極的情緒和飽滿的熱情主動的探索,實現(xiàn)學習效率的不斷提高。因此,教師若想高效開展初中物理課堂,就要讓學生產(chǎn)生對物理知識的興趣,使學生真正的喜愛物理知識的學習,感受物理知識的魅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地位,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教師要以引導者的身份輔助學生學習。學生則真正的成為物理課堂的主角,將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有效達成對物理知識的掌握。教師要依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性格特征等實際情況結合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等多種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充滿興趣的積極加入到課堂學習中,實現(xiàn)學生獨立思考與探究能力的發(fā)展。在新課改下,教師不應一味的為學生講解知識,更要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發(fā)展,將學生的潛在能力挖掘,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鞏固知識,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在學習《升華和凝華》一課時,教師要利用生活中的現(xiàn)象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吸引學生的在關注,使學生在趣味性學習中理解和掌握知識。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生活中的圖片:冬天窗戶上的“冰花”、松花江畔的“霧凇”、舞臺演出時的“白煙滾滾”等等。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美麗的窗花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霧凇”是怎樣形成的?舞臺上的白煙究竟是什么?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以牢牢抓住學生的關注,使學生主動的發(fā)現(xiàn)與探究,促進物理教學成效的提高。
三、利用信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被推廣到生活中,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樣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中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輕松高效的學習和掌握知識。多媒體是一種有效的現(xiàn)代化教育手段[3]。多媒體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課堂主要的教學工具,可以適應多種形式的教學,通過圖片、音樂、動畫等形式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的直觀形象,有利于學生學習成效的提高。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shù)恼{節(jié),將教材中復雜枯燥的理論知識以形象生動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不僅豐富了物理課堂內容,拓展教學資源。而且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直觀的教學方法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便于學生掌握物理知識。
四、開展小組合作
新課改倡導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活躍教學氛圍,使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鍛煉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在《噪音的危害和控制》的學習中,教師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相較于學生的獨立學習更有效、更有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多媒體呈現(xiàn),家住北京的史某覺得跳廣場舞的音樂聲過大,竟拿出家中雙筒獵槍朝天鳴槍。跳廣場舞擾民,“鬧”出一名私藏槍支的涉嫌犯罪分子。廣場舞的音樂為什么有人會不喜歡?通過案例引導學生小組討論以下問題,1.從物理學的角度看,什么是噪聲?用什么實驗可以驗證?2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看,什么是噪聲?3.城市噪聲的主要來源有哪些?教師引導小組合作討論問題,對于學生高質量的學習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有著促進作用。
結論:提高初中物理課堂的趣味性,不僅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學生實際發(fā)展的學習需要,有利于物理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在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借助語言藝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小組合作,保證高效初中物理教學的開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能力的成長。教師要注重初中物理教學,采取多種有效形式提高物理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高質量的學習和理解物理知識,保證物理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高英芬.淺談如何開展趣味化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8(10):64-65.
[2]林妮.淺談初中物理趣味性課堂的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17(25):172-173.
[3]曲彥橋.淺談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學的探究與實踐[J].學周刊,2017(06):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