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要提升學生語言知識水平,同時還要做好情感教育,將教材中蘊含著的美好情感展示給學生,讓他們在語言中去感受流淌著的情感,語文教學就能從枯燥的文字教學中跳脫出來,課堂具有生命力,用豐富的情感去感染和影響學生,激發(fā)語文學習興趣以外,還能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學生精神境界,小學語文教學就能實現(xiàn)育人目的。本篇文章主要闡述了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意義,并且提供了實施情感教學的有效策略,僅供小學語文教師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有效策略
引言:小學語文教學具有雙重功能,在促進學生語言水平提升同時,還要發(fā)揮育人功能,在美好情感的熏陶下,學生、作者、文本直接會形成情感上共鳴,這些情感就會觸動學生內(nèi)心,有助于內(nèi)化情感,將其轉(zhuǎn)化為個人的思想情感,進而達到塑造健全人格作用。教師要認識到情感教育重要性,將其作為語文教學突破口,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將美好的情感呈現(xiàn)出來,語文課堂就會變得富有靈魂,學生在情感的陶冶和引導下,就會形成高尚的情操,課堂不再是單純的文字符號,而是跳動著的情感,賦予了語文課堂靈魂,學生在美好情感的驅(qū)動下,會主動去學習和挖掘情感內(nèi)涵,最終實現(xiàn)心靈上的契合,小學語文教學也就起到了陶冶情操作用。
一、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的重要價值
小學語文教學要重視情感教育,教師要利用美好情感,同時還要在教學中融入個人情感,熱愛語文教學,在學生身上傾注情感,課堂中包容和關愛學生,喚醒學生情感,他們對教師產(chǎn)生喜愛之情以后,對于語文這門課程也就會充滿情感,語文學習興趣更為濃厚,不用教師反復督促,學生會自覺投入到語文課堂中去,學習中會動腦去思考,對于課文理解會更具有深度,明白作者的意圖,形成情感上的共鳴,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不斷自我完善,這樣就能達到修身養(yǎng)性目的,育人功能性得到有效發(fā)揮,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根本目標。課文不單單是文字符號,中間流淌著情感,是語文的靈魂,教師要利用這些美好的情感陶冶學生情操,提高精神境界和思想覺悟,使得學生在語言水平提升同時,還能提高道德素養(yǎng)和人文修養(yǎng)。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有效策略
1、教師要熱愛語文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滲透情感教育,教師首先要意識到情感教育重要性,在語文教學中要傾注情感,不能將語文教學當成一項任務去完成,缺乏職業(yè)追求,這樣無法提高語文教學成效,也不能和學生建立親密師生關系,學生和教師之間有距離感,教師所說的話不愿意聽,小學語文教學很難提高效率。因此,教師要熱愛語文教學,關愛學生,在課堂中給予學生尊重和信任,少一些批評多一些鼓勵,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這樣就能喚起學生情感,會喜歡教師,愿意參與語文學習,師生關系被拉近,學生會相信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語文學習積極性更高,樂于學習和想著學習,在學習中取得更多的收獲。
2、挖掘和利用課文中情感
小學語文課文中包含著豐富情感,對學生能夠起到教育功能,教師要挖掘和利用課文中的情感,通過這些美好的情感去感染學生,讓情感進入到學生內(nèi)心,這樣就能起到陶冶情操目的。比如在講解《賣火柴小女孩》這篇課文的時候,既要讓學生掌握文章中的語言知識,還要做好情感教育,為了激發(fā)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角色扮演,將小女孩的不幸呈現(xiàn)出來,喚醒學生的憐憫之心,和文本形成情感上共鳴,體會小女孩的美好愿望,同時還能引起學生對生活的反思,更加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的美好生活,又比如在學習《金色魚鉤》這篇課文的時候,通過課文的講解要讓學生感受到紅軍忠于革命,為了勝利愿意犧牲和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zhì),魚鉤映射出來的是思想光輝,象征著革命精神永垂不朽,在學習中能夠得到情感上熏陶,對于革命前輩后產(chǎn)生敬畏之心,同時也能體會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更加熱愛生活,人生格局會變大,在生活中會愿意付出,樂于幫助他人。
3、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實施要喚起學生共鳴,就必須考慮學生喜愛,將情感教育和生活結(jié)合起來,融入到具體的情境中去,這樣就更容易產(chǎn)生情感,同時還能提高學生接受語言知識能力,對課文認識和理解變得深刻。比如在學習《頤和園》這篇課文時,教師就要提前將頤和園的美景用攝像頭記錄下來,在課堂中用多媒體播放視頻,讓學生跟著攝像頭去領略頤和園的美景,或者是展示頤和園圖片,為學生營造具體生動的場景,不用過多的語言描述,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就能體會頤和園美,同時將語言描述和圖片、視頻結(jié)合起來,學生對課文描述的內(nèi)容理解起來更為簡單,仿佛置身于頤和園美景之中,情操會得到熏陶,對頤和園會產(chǎn)生喜愛之情,同時還會更加熱愛祖國大好河山。又比如在學習《可貴的沉默》時,教師要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開展親情教育,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說出父母對自己的愛,還可以布置課外任務,讓學生給父母洗腳,或者是幫助媽媽做家務,讓情感教育付諸于實踐。
三、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內(nèi)容,教師既要熱愛語文教學,關愛和尊重學生,增進師生之間情感交流,還要通過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引起學生情感上共鳴,在學習中感受情感美,最終達到熏陶和陶冶情操目的。
參考文獻
[1]周玲.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問題分析[J]. 課程教育研究, 2017.
[2]李茂林. 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對策分析[J]. 學周刊, 2016, 32(32):96-97.
[3]楊秀明. 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對策分析[J]. 考試周刊, 2017(77):58-58.
[4]金蕓蕓. 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對策分析[J]. 課外語文, 2018(7): 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