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氛圍是在課堂教學中師生、生生之間的良性互動,通過互動的方式營造一個助于學生學習理解的課堂氛圍,呈現出一種積極的狀態(tài),這對課堂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直接影響。在小學階段,語文作為一門重要學科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它是小學教育階段的基礎性學科,對學生的學習、成長之路產生重要影響。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氛圍;營造策略;保持策略
引言
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能夠讓呆板的教學變得生動起來,更加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注意力不強,常常會被新鮮的事物所吸引,因此在課堂上營造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幫組學生更好的走進語文學習中顯得十分重要。這也表明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為良好的教學氛圍提供必要條件,為讓學生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學習和探究提出相應對策,從而幫助小學生在情感、思維以及語文素養(yǎng)方面都能夠得到提升。
1.將重點放在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上
興趣是引導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源泉,因此要讓學生喜歡課堂就要引導他們對這門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當學生有了積極的學習興趣時他們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課堂氣氛時輕松、愉快且主動的,這是實現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參與合作等學習方式的改變方法。教師在課堂上要使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帶有一定的激發(fā)性和感染力,從而點燃學生心中的情感并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教師要注重把握課堂節(jié)奏,講究輕重緩急,用豐富多彩的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配合使用抑揚頓挫的語調,使之富有美感。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自身的情緒和有聲語言是調動課堂氣氛的關鍵所在,教師要充分調動自身感官用激昂的情緒和飽滿的精神引起學生的感性共鳴,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感知作者想要在文章中傳遞的情感,進行深入的感情溝通,激起學生的探求熱情,從而擁有“感知”、“求知”的能力,全神貫注的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
2.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調動課堂氣氛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大多都側重于課堂的教授,教師通常會選擇講述的方式講知識點轉述給學生,如此呆板枯燥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長期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無法在課堂中占據主動地位,將學習變成了一件被動接受的事情,造成了學生的身心壓抑,課堂氛圍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下變得沉悶無聊,對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以及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造成負面影響。而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營造并保持良好課堂氣氛的關鍵是應用形式豐富多樣的教學模式,將語文課堂的魅力充分的展現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維發(fā)展、開發(fā)致力的黃金時期,教師需要用正確的手段引導學生,全面開發(fā)學生智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比如說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上一起動手嘗試剪窗花,畫簡筆畫,或者是制作與這節(jié)課有關聯(lián)的物品,通過讓學生自主動手制作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法。如今的社會是一個科技創(chuàng)新的電子時代,多媒體是信息時代下的新型產物,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能夠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呆板教學模式,生動有趣的豐富了教學內容,增加對學生的吸引力,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觀潮》這篇文章時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力量尋找與之有關的錢塘江大潮的圖片或者是視頻,在正是講解文章之前先用圖片或視頻讓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大致景觀,同時要尋去與之向匹配的激昂音樂,讓學生能夠設身處地的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景觀,從而對這一景象產生興趣,帶著興趣走進視頻和圖片,在文章中感受作者的真實想法。隨后,教師講要結合課文中的內容引導學生結合相關的額情境描述談一談真實感悟和內心想法,與文章作者產生真實的情感交流。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將原本枯燥的課堂一下子變得活躍、有趣,充分起到了營造和保持課堂氛圍的目的。
3.創(chuàng)建新型良好師生關系,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小學是學生學習生涯的啟蒙階段,在這一段時期中師生的關系是否融洽對語文課堂氛圍的形成有直接關系。學生在課堂上會通過觀察教師的言行舉止來學習,這時教師的精神狀態(tài)和教學態(tài)度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昂的情緒能夠幫助學生擁有積極的學習情緒,這種反饋在基礎較弱的學生身上更加明顯,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和支持,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同時教師需要度在課堂上發(fā)生的突發(fā)事件進行及時處理,將教學機智充分發(fā)揮出來,保障教學任務順利完成。有部分教師因為過于嚴厲與學生的關系并不和諧,要積極改善這種傳統(tǒng)的師生狀態(tài),創(chuàng)建亦師亦友的和諧師生關系,打開學生的情感閥門,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圍。要促使語文教學生動活潑且形式鎖陽,以良好的心態(tài)和精神面貌面對學生,摒棄傳統(tǒng)教學中的呆板課堂印象,讓學生在輕松自然的環(huán)境中開展學習。
4.引導學生學會思考與小組討論
在課堂上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師生、生生不斷碰撞思維、交換想法的實際過程,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要將“智慧”的教學充分展現出來。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思維活躍、想說的話直接說出來,這時這個階段學生的主要特征,也是他們的優(yōu)點,教師在課堂中要抓住這一優(yōu)點開展教學。但也因為這一特定,教師因擔心學生過于吵鬧耽誤正常的教學秩序常常給學生灌輸盡量少講話的錯誤思想,使得在課堂上師生互動少,僅僅是教師單方面的講授,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這樣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我們需要改變學生這種不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一定的主動權,成為課堂的小主人,主動吸收課堂上的知識。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些充滿懸念的情節(jié),通過參與有趣的挑戰(zhàn)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激起他們思維的火花。學生在這樣的情節(jié)中會產生認知矛盾,對于教師所設置的疑問有繼續(xù)挑戰(zhàn)的熱情,在這樣的觀念下他們會自覺的去分析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教師在課堂上要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并組織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通過交流溝通實現思維的碰撞,交換觀念,并大膽鼓勵學生勇敢發(fā)表自己的真實想法,將自己所得到的結論在小組討論中提出。引導學生學會思考能夠保持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熱情,從而保持良好的學習熱情,維持原有的積極課堂氛圍,學會交流討論、交換想法。
結語
總而言之,良好的課堂氣氛能夠充分優(yōu)化課堂結構,從而提高課堂效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課堂的教學效率,引導學生擁有健康且積極的學生心理,在課堂上積極發(fā)言、表達真我,學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良好的課堂氛圍對小學生來說的影響意義重大,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要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在輕松、愉快且有趣的氛圍中快樂學習,同時教師也要應用各種方法將這種良好的氛圍保持住,從而擁有真正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 孫申英 王鑫.如何營造輕松的語文課堂氛圍[J].科學中國人,2015,0(6X).
[2] 王亞紅.小學語文教學輕松課堂氣氛的營造[J].科技資訊,2015,0(22):155.
[3] 王艷萍.淺析如何營造良好的小學語文課堂氛圍[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2).
[4] 芮思明.建立小學班級語文氛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J].教育現代化,2017,(38).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李麗麗(1991.10)女,漢族,山西臨汾鄉(xiāng)寧人,呂梁學院大學本科畢業(yè),文學學士學位,山西省臨汾市吉縣柏山寺聯(lián)校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作者單位:吉縣柏山寺聯(lián)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