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遠
摘 要:體育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認為小學體育教學的目的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為主,以提升學生的體育技能為輔,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讓他們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擁有各種優(yōu)秀品質(zhì)。本文重點從游戲著力,提升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度。
關鍵詞:游戲之力;體育學習;學習興趣;教學策略
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體育教學中,大部分的教師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存在“為了教體育而教體育”的狀況。這種教學觀念不僅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而且更會讓學生產(chǎn)生厭惡體育的心理,也使從小讓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成為空談。為此,教師應在糾正原有錯誤教學的理念下,積極學習新型的教學理念,并在了解多種教學模式特點的前提下,開展具有趣味性的小學體育教學,讓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快樂,獲得成長,從而在心中埋下熱愛體育的種子,獲得良好的體育教學效果。
一、從信息技術著力,自主創(chuàng)建游戲,增強教學有效性
小學體育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讓學生自主創(chuàng)設游戲,并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地將學生的創(chuàng)設的游戲與體育教學內(nèi)容進行巧妙地融合,從而在提升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度的基礎上,增強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教師曾運用多媒體播放《一根繩子的游蕩》的視頻,并在此過程中,有意識地將各種體育運動,以繩子的運動狀態(tài)進行展示,從而在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度的基礎上,更好地把握整堂授課狀況,增強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從以下幾點開展體育游戲教學。第一,播放《一根繩子游蕩》的視頻,并適時地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你們可以從繩子的動態(tài)圖中,聯(lián)想哪些具體的體育運動?”其次,開展交流。在視頻播放結束后,教師詢問學生。小陳積極地回答:“我們可以進行呼啦圈這項體育運動,因為我看到盤旋的繩子!”教師微笑說:“你的想法很好,但是繩子太軟了,不能進行此項運動。誰還有更好的方法?”小宇主動站起身說:“我們可以讓兩個人分別握住繩子的一端,讓他們協(xié)作,使繩子進行單方向旋轉(zhuǎn)運動,再讓第三個人在繩子中間跳動!”教師說:“你的想法特別好,我們可以進行實踐!”在實際的實踐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身高進行靈活地分組,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開展對應的體育活動,增強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二、從傳統(tǒng)游戲切入,改變原有游戲,提升教學高效性
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對傳統(tǒng)的游戲進行改編,并運用到具體的教學中,在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同時,給與學生更多的思考,充分發(fā)揮體育育人的積極作用。與此同時,教師應選擇難易適度的內(nèi)容進行授課,提升體育教學高效性。
例如,教師曾改編傳統(tǒng)的捕魚游戲,并將之運用到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反應能力和體育運動的持久性,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對體育游戲進行反思,從而獲得體質(zhì)增強以及精神提升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此作簡要介紹。首先,介紹游戲規(guī)則。教師扮演漁網(wǎng),學生扮演魚,假如教師碰到學生的身體部分,則學生要加入漁網(wǎng)的隊伍中,進行捕魚。其次,介紹情境。在一開始的游戲過程中,大部分學生比較放松,但是隨著小魚數(shù)量的減少,大家驚慌起來。最終,漁網(wǎng)獲得勝利。最后,展示體驗。給教師印象最深的是小冉的感想。他說:“通過這次游戲,我認識到集體力量的無窮性,以及個人力量的有限性,即小魚是各自為戰(zhàn),而漁網(wǎng)則相互協(xié)作,所以漁網(wǎng)贏得最終的勝利?!苯處煾淖儌鹘y(tǒng)游戲,讓學生在體育游戲之外,獲得更多的精神養(yǎng)料,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學的綜合效益。
三、從團隊游戲延伸,激發(fā)集體意識,提高教學實效性
小學體育教師可以運用團隊游戲,讓學生之間進行互幫互助,構建團結性強的體育小組,并在此基礎上,激發(fā)學生的團隊意識,讓學生在團隊中,獲得個人能力的增長,增強體育教學的實效性。
例如,教師曾舉辦“4x4百米接力活動”,讓學生在相互團結中,獲得集體給予的精神力量,使他們勇于突破自己,獲得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提升。教師在此簡要介紹體育游戲教學狀況。首先,劃分小組。教師遵循“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分組,從而保證每個小組的整體體育水平相當。其次,實施引導。教師適時地對學生說:“我每個小組是一個整體,只有每個人竭盡全力,整個小組才能獲得更高的榮譽!”最后,展示情境。給教師印象最深的是小洛小組的表現(xiàn)。小洛因為體質(zhì)較差,被安排在最后一棒。但是因為體質(zhì)的原因,他放慢了奔跑的腳步。小組長看到這種狀況,鼓勵大家為小洛打氣,大聲地對小洛喊:“小洛加油!加油,小洛!”小洛感受到集體的關心,瞬間速度提升,并在最后沖刺的五米,竭盡全力獲得了最終的勝利。教師開展團隊運動,讓學生在集體意識的感召下,勇于突破自我,促進體育教學實效性的增強。
總而言之,在提升小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度的過程中,教師應從學生的心理出發(f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靈活調(diào)整教學形式,讓學生感受體育學習的趣味性的同時,使學生獲得精神的成長,促進體育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徐張恒.論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滲透趣味性因素[J].中國校外教育.2015(06)
[2]古青.探討趣味性教學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職業(yè)技術.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