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艷芳
摘 要:閱讀能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對于學生整體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具有關鍵作用。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針對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的教學,需要結合學生實際選用科學方法,而群文閱讀就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本文著重分析了當前在小學高年級開展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和應用策略,為達到良好教學效果提供支持。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段群文閱讀教學;閱讀能力
引言:群文閱讀教學在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閱讀水平及其興趣愛好,并結合相關的教學目標設定對應的閱讀教學計劃,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系統(tǒng)科學的群文閱讀教學,為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擴展學生知識范圍起到促進作用,為提高學生整體語文素質打下基礎。
一、設計合理的閱讀問題,引導學生
開展自主學習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實現(xiàn)設計好教學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梳理出正確的學習思路,促使學生學習任務的穩(wěn)定開展。同時,在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到大量的閱讀素材,倘若沒有該種方式的幫助,學生很容易就會產生混亂的思維,不僅會影響自身的學習質量,同時也會對自身的學習心態(tài)造成影響。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之前,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進行調查,并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比如,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進行簡單的閱讀學習,使得學生能夠了解一些基礎性的閱讀方式以及閱讀技巧。當學生能夠形成一定的學習思維后,教師可以逐漸引導學生開展更深層次的閱讀教學,并適當?shù)卦O計一些與閱讀內容相關的問題,保證學生的閱讀思路,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能カ以及學習質量的共同提升。
二、適當?shù)貞瞄喿x素材,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分析
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拓展學生的學習范國,同時也應該注重対閱讀教學的內容進行適當?shù)暮Y選以及整理,不要只顧教學的數(shù)量,不顧教學的質量。這樣的話,不僅會對學生造成較大的學習壓力,同時也會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以及學習經歷。此外,當教師選擇好教學素材后,還應該按照一定的順序對其進行排序以及組合,以保證教學質量的穩(wěn)定提升。在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會為了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帶領學生不斷地進行閱讀訓練,指導學生如何進行答題才能夠獲取較高的分數(shù),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很容易就會產生被動學習的心理,甚至會對學習喪失興趣。此外,在該種教學模式下,師生之間的互動形式往往是單向的,這種方式會使得教學氛圍過于壓抑,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質量無法得到提升。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學習,將多種不同的教學素材展示在學生眼前,給予學生以思維沖擊,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意識。
三、統(tǒng)一整理讀法
群文閱讀不僅要求學生對同一主題的相關文章書籍進行閱讀,還要學生在閱讀之后能對其中的內容進行整理分析,并逐步梳理相關文章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這個過程有助于加強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并幫助學生實現(xiàn)對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性提高。比如教師所指定的群文閱讀主題為“水”,學生則可以閱讀《長江之歌》《孔子游春》《三亞落日》等與水有關的文章,并從中提取出一些具有價值的信息如“水為何物"”“水的形態(tài)包括哪些”“水之于人類的意義與價值”等。這個過程將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水的理解,還可以幫助學生有效拓展其知識范圍,認識到水資源的價值以及對人類社會生活的意義,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用水習慣。老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局限于課文內容,要將閱讀范圍進行擴展,從教材外的資源中獲取相關的閱讀教學內容,尤其是要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和閱讀水平搜集相關的群文閱讀資料,并注意引導學生改變閱讀方法,提高閱讀速度,進一步夯實學生的閱讀基礎,提高整體閱讀效率,最終不斷提高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四、為學生提供群文閱讀方法
群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但要在語文課堂中進行,還要將其延伸到課外群文閱讀上,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能夠運用恰當?shù)姆椒ㄟM行群文閱讀,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群文閱讀習慣和能力。首先,在教學中教師要帶領學生學習如何分群文閱讀書籍的質量的好壞是基礎任務,在學生群文閱讀之前要選好群文閱讀內容,學生提供好的書籍內容,使得學生在群文閱讀中能夠學習更多人生觀和價值觀內容。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和特點,為其提供適合的書籍內容,尊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滿足學生對實際群文閱讀的需求。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針對群文閱讀內容進行記錄和摘抄,將好詞、好句、好段落摘抄,將一些具有哲學和價值的內容積累下來,提升學生積累量和寫作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群文閱讀,掌握一定的群文閱讀方法和技巧。如略讀、精度、做標記、畫重點等,通過正確的群文閱讀方法,提升學生的群文閱讀能力,以此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群文閱讀習慣。
五、培養(yǎng)學生自我群文閱讀習慣
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和價值,積極引導學生針對群文閱讀內容進行學習,通過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群文閱讀意識和能力。小學是學習和掌握基礎知識的重要階段,教師要盡量將一些教學技巧講述給學生,然后再為學生提供有價值和意義的書籍內容,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提供書籍,在群文閱讀中要求學生能夠保留自身的群文閱讀特色,從而能夠在群文閱讀中感受喜悅和樂趣,不斷提升自我知識體系,提高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和積極性。東漢唯物主義哲學家王充說:“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由此可見,學生要想獲得群文閱讀上的提高,只靠外界環(huán)境的力量,而自己不采取行動,永遠無法進步,學生只有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獲得更大的提高。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群文閱讀能力的時候,要改變以往教師主宰課堂的局而,以學生為群文閱讀主體,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自覺性的培養(yǎng),使得學生養(yǎng)成自我群文閱讀的習慣,以此不斷提升學生的群文閱讀能力,為學生未來學習和發(fā)展提供有利條件。
結論:綜上所述,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提升自己的教學藝術,并要發(fā)揮作為教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可以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逐漸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可以熟練的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品格,讓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中形成優(yōu)秀的品質,繼承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品德,實現(xiàn)真正的教書育人。
參考文獻:
[1]楊蕾.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0):158.
[2]范立娜.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群讀”教學實踐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9(19):5-9.
[3]李淑萍.探討小學語文高年級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0):95.
基金項目: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階段性成果。課題名稱《小學高段”1+X ”群文閱讀教學的實踐與研究》,課題批準號:(XJK 18C J C 0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