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中職校學生的種種問題,結合乒乓球項目的特點,運用以賽代考的評價方式,有效促進學生知識、技能得到更好的應用,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為將來進入社會奠定基礎
關鍵詞:以賽代考,中職乒乓球教學、應用
一、以賽代考的應用背景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如何達成體育與健康課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提高學生綜合職業(yè)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除提高教學技能和改進教學方法之外,評價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現(xiàn)就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探討以賽代考在職專乒乓球教學中的應用及其實效。
在體育教學中,通常體育成績是以體育測試來評定的,學生基本上是按照考試的標準進行練習,根據(jù)完成的情況對應標準換算成分數(shù)。對于乒乓球項目來說,除了基本技術之外,實戰(zhàn)也非常重要,因為比賽的輸贏不但體現(xiàn)在技術水平上,還考驗著學生的靈活應變能力和面對比賽時的心理素質(zhì)。另一方面乒乓球項目趣味性高,設備比較簡單,易于開展比賽,只要掌握了最基本的技術,不論男生女生,身體強弱,室內(nèi)室外都可進行,很多同學都喜歡,一有空隙都爭先恐后的跑去搶占乒乓球桌,爭著練球。
多年的中職體育教學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并不是學習能力差,更多的是缺乏信心,不少同學在學習新技術時第一反應就是“我不行’”,”我不會”,這種不良的心理暗示會對他們的學習造成極大的負作用。另外部分學生帶著畏難情緒,缺乏堅持到底的毅力,對于枯燥的、重復練習的技術不能自覺的進行練習,需要教師不斷的監(jiān)督督促。一旦遇到學生人數(shù)多的班級,教師一方面關顧不過來,而忽略了一些學生。
因此在中職的乒乓球教學中,如何運用有效評價方式,既能體現(xiàn)高水平者的水平,又能兼顧到同學的情緒,調(diào)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讓乒乓球課堂變得活躍,讓大多數(shù)同學都積極參與到其中,已達到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以賽代考的具體實施過程
首先,教師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制作課件,給學生講解清楚乒乓球的基本技術和乒乓球比賽的規(guī)則,學生觀看視頻,欣賞乒乓球比賽,并逐步熟悉乒乓球規(guī)則,愛上乒乓球運動。
其次,在熟悉球性和基本技術學習階段,運用比賽調(diào)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分成三到四組進行比賽,只要有認真參與,不違紀,按照名次賦予分數(shù),將這些分數(shù)作為期末成績的一部分。
再次,根據(jù)班級人數(shù)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小組賽的方式進行比賽,每個小組四到六個人,不宜過多,這樣可以增加比賽的場次,提高練習密度。沒有上場參加比賽的同學,可以做裁判,練技術,也可以學習討論優(yōu)秀的技戰(zhàn)術。
在比賽中每贏一場的兩分,輸一場得一分,未參加的零分,教師提前預算最少參加的場次,給出最低分,把控學生的參與率,這樣對學生上課的參與情況一目了然。這種分組比賽,一方面,教師能及時發(fā)現(xiàn)錯誤動作,針對具體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講解,易達到立竿見影,這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技術的信心和樂趣。另一方面方面,不同的同學具有不同的技術優(yōu)勢,同學之間可以相互幫助,相互探討,通過切磋,共同提高。
最后,每個小組做好名次排序,小組內(nèi)比完之后,根據(jù)名次以高-高,低-低重新組合排列,積分高的和積分高的比,這樣慢慢將全班的梯次就排列出來了。
三、以賽代考的提高教學目標實效性分析
加深理論知識的掌握與實踐的結合?!凹埳系脕砜傆X淺,覺知此事要躬行”,對于課堂上理論規(guī)則的講解,課件、視頻的觀看,學生在課堂上懂得的規(guī)則和裁判法,與自己實踐中的執(zhí)裁還是有相當大的差別。在課堂教學比賽的執(zhí)裁過程中,同學的動作不能重新播放,需要及時、準確、快速做出判斷,有時候稍有不注意就容易看不到球的線路,甚至認真觀察都無法判斷球的落點情況,在課堂上通過最初的低難度執(zhí)裁,慢慢過度到水平較高的執(zhí)裁,當學生對規(guī)則逐步熟悉,應用能力得到提高,能應對各種復雜犯規(guī)的時候,就具有了較高的執(zhí)裁水平,這比單單的記規(guī)則更深刻,更持久。
強化技術應用的實戰(zhàn)效果。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提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想打好乒乓球,讓他成為孩子們終身收益的鍛煉項目,僅靠課堂上的練習是遠遠不夠的,課堂上的練習只能算是師傅領進門,如果單單采用技術考核的辦法,學生可能也會學得一些技術,但更多的是教師明白學生的技術問題,學生很難直觀體會比賽時錯誤技術對自己的影響。
培養(yǎng)學生的賽事組織能力,綜合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學生到了職專階段,已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但通常的考試他們參與組織的機會較少,這方面得不到鍛煉。一場好的賽事,涉及好多方面,在平時組織學生活動中,經(jīng)常遇到有的學生參與態(tài)度消極,需要老師督促,甚至要不停地講解比賽方法和規(guī)則要求、維持秩序。學生自以為是的認為組織比賽很容易,看不到教師為組織比賽的付出,甚至認為那不是自己的事,所以沒有意識到別人付出的艱辛。在自己參與比賽的組織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甚至稍有疏漏,就引起不滿、爭執(zhí)甚至抗議,如何合理有效的處理這些事情,考驗著每一個參與其中的學生。
參考文獻
[1]馬蓉仙.“以賽代考”中的德育滲透〔J〕南昌高專學報2007(3)
[2毛振明.體育與健康〔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8
[3]http://news.sina.com.cn/c/edu/2009-12-12/165616762223s.shtml
[4]曾陽.對我國高校乒乓球選修課教學改革的思考[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2(03)
[5]http://www.doc88.com/p-095900714242.html
[6]宋振奎.中職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02)
作者簡介:孫必鳳,女,出生年月:1974,8籍貫:山東海陽;單位:福州市建筑工程職業(yè)中專學校;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職稱:中專講師學歷:在職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