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梅
摘要:英文報刊閱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具體路徑有:開展以訓練閱讀策略為目的的報刊文本閱讀,培養(yǎng)思維的邏輯性;開展依托報刊文本的多模態(tài)延伸閱讀,培養(yǎng)思維的開放性;開展結合報刊文本且基于語境的讀后活動,培養(yǎng)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
關鍵詞:英文報刊 閱讀資源 思維品質
英文報刊作為一種動態(tài)的閱讀資源,能與教材的文本巧妙互補。因此,不少學校將英文報刊閱讀作為教材語篇閱讀的重要補充。然而,一些學校將英文報刊作為學生的自學內容,缺乏對閱讀策略的指導、對閱讀過程的監(jiān)控和對學習成果的評價。一些教師把報刊當成學生拓展詞匯量的途徑,過度重視閱讀及詞匯練習,對閱讀的處理往往停留在獲取表層信息的層面,使報刊閱讀課變成了語法課或者練習課。久而久之,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降低,主動性喪失,思維停滯。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2017版課標》)提出了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目標:“能辨析語言和文化中的具體現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構新概念,分析、推斷信息的邏輯關系,正確評判各種思想觀點,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具備多元思維的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爆F以我校使用的《二十一世紀學生英文報》的閱讀活動為例,分析這一目標的達成情況。
一、以訓練閱讀策略為目的的報刊文本閱讀:指向思維的邏輯性
閱讀英文報刊時能否有效獲取信息并在此基礎之上建構新概念、表達自我觀點,是檢驗學生思維品質是否得到發(fā)展的重要指標。報刊文本大多簡短且沒有連續(xù)性,閱讀時能否選用恰當的閱讀策略尤為關鍵。常見的英語閱讀策略有:閱讀前,根據文章標題、文章配圖來猜測文章內容;閱讀中,跳讀查找主題句獲取文章大意、掃讀文章獲取5W(即Why,What,Where,When,Who)信息、在語境中猜測詞義等。借助這些閱讀策略,推理、分析、概括出文本信息,有助于發(fā)展學生思維的準確性;在此過程中,具體涉及的概念、推斷和推理等心智活動,有助于提升學生思維的邏輯性。
為訓練這些閱讀策略,我校J老師依托2018—2019學年第6期《二十一世紀學生英文報(初三版)》Page 4 Controversy over change for Disney princess文本,設計了三個閱讀活動。
活動一:根據文章標題Controversy over change for Disney princess和配圖(見圖1、圖2)猜測文章大意。
根據圖1,學生經過觀察、推理等一系列思維活動,給出猜測:“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Princess Tiana.”“How is Princess Tiana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princesses? ”教師追問。學生觀察圖2,并與圖1中的信息做比較,得出結論:“Princess Tiana has darker skin while the other princesses have got white skin.”通過對這篇文章兩幅配圖及其說明的解讀,學生預測接下來要讀到的文本應該與Princess Tiana的膚色相關。迪士尼動畫深受全球觀眾的喜愛,其中動畫作品的人物形象選擇也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將Princess Tiana的形象設定為棕色,是否有深刻的文化含義呢?經過以上猜測,學生的閱讀熱情得到了調動,觀察、比較、綜合等邏輯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活動二:根據標題Controversy over change for Disney princess猜測文章大意和標題中關鍵詞controversy的含義。
學生結合活動一中對于文章配圖及其說明的分析,再通過閱讀文章標題進一步明確文章大意。標題中的controversy是生詞,學生快速閱讀文章,在語境中猜測controversy一詞的含義。教師給出如下提示:
Controversy means .
A. agreement about the change
B. strong disagreement about the change
學生快速通讀全文,找出“Many people felt disappointed and even angry about this, thinking that Disney was ‘whitewashing’their beloved black princess”一句,由此猜測controversy一詞有“爭議、爭論”之意。
活動三:根據文章內容完成思維導圖(見下頁圖3)。
教師借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抓住標題中的兩個關鍵詞controversy和change,幫助學生將零碎的知識結構化并更好地建構知識。
通過上述閱讀活動,學生從表層信息走向了文本內涵。根據各個閱讀任務的要求,使用各種閱讀策略,梳理、概括、分析、推斷,學生評價各種思想觀點的能力得到提升。
二、依托報刊文本的多模態(tài)延伸閱讀:指向思維的開放性
英文報刊閱讀中,對一些內容難度較大、缺乏背景知識的語篇,學生理解起來很有困難。為了加深學生對語篇或其中一些術語的理解,教師可開展多模態(tài)閱讀。
比如Controversy over change for Disney princess一文,有這樣的片段:
“They are able to feel that their culture and racial identity are valued in society”,the letter said.
其中的culture and racial identity,意思是“文化及種族身份”。為了使學生對這個詞組獲得更清晰的理解,教師播放了亞裔美國女孩Canwen Xu的TED 演講。演講的主題是“種族歧視和人們對亞裔的刻板印象”。通過觀看這個演講,學生理解了每一個人的身份也是由其代表的文化和種族所賦予的。
學生在理解豐富的多模態(tài)語料的過程中,獲取、分析、評價信息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得以延展。
三、結合報刊文本且基于語境的讀后活動:指向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
閱讀不應止步于對文本信息的獲取和解讀。龔亞夫認為,英語需從單一語言目標轉向多元目標。語言表達的實際是人內在的品格、態(tài)度和情感。閱讀后,教師要設計出高層次的思維活動,供學生合作、交流、思辨。
閱讀2017—2018學年第3期《二十一世紀學生英文報(初二版)》Page 2 ‘Sharing bookstore’ a hit in Hefei后,教師引導學生開展關于共享經濟的拓展閱讀。學生通過比較歸納,總結出目前共享經濟中存在的優(yōu)缺點,并在班級中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了校園中的“共享互助”活動(見圖4)。
這些讀后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思維品質、形成文化理解,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也得到訓練。
參考文獻:
[1] 龔亞夫.中小學英語教育需要四個轉變——通過英語教育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17(3).
[2] 魯子問.英語教育促進思維品質發(fā)展的內涵與可能[J].英語教師,2016(5).
[3] 王薔.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新挑戰(zhàn)[J].英語教師,2015(16).
[4] 王文斌,徐浩.2016中國基礎外語教育年度報告[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