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夏榕
【摘 ? ?要】實現初中生物教學的生活化是新課改的必經之路,隨著新課改的發(fā)展,要求教師進行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生物教學是初中學生的必修課之一,如何將生物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又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生物教師的重點研究課題。初中生物教師的課堂教學要立足于生活,將生澀的教材內容以學生便于接收的方式進行講解,針對性的進行教學,讓學生覺得學習生物是一件快樂、輕松的事。只有學生消除對生物的抵觸情緒,愿意學習生物,才能夠真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實現提升學生的生物成績的目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生物 ?生活化教學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1.158
生活化教學是指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以生活為背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通過參與到生活化學習中,不但獲取了豐富而具有活力的生物知識,而且將生活和知識整合在一起,進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一、貼近生活,塑造課堂氛圍
傳統(tǒng)的初中生物教學課堂中,教師通常從課本上的內容進行講解,學生無法參與到課堂當中,對學習的興趣也自然降低,不能理解自己為什么需要進行生物學習。隨著時間的流逝,學生會對生物學習的排斥越來越多,降低課堂效率。但是教師通過生活模式教學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將所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再進行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在課堂開始之初,可以讓學生針對“行為”這一概念進行討論,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調動課堂氛圍,之后再由學生發(fā)表自身看法,教師在根據學生的發(fā)言進行修正和補充,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找到兩種行為的相同點與不同點,進而幫助學生增強對于這部分內容的理解和記憶程度。
二、從生物的角度,發(fā)現生活問題
構建生活模式的教學課堂,主要是通過將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相聯系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種方式幫助學生調動自主學習能力,在這種學習方式當中,學生是課題的主體,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相應的生物問題,進而更好的進行學習,提升自身知識的運用能力,能夠將所學內容結合實踐進行運用,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例如,在魚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由于魚是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生物,學生在學習之前已經對其有一定的概念和了解,因此,教師可以留下課前作業(yè),讓學生針對生活中的某一種魚類進行觀察,根據自身的觀察思考魚為什么要在水中生活,這樣通過讓學生自身進行探索再思考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對于這部分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又如,教師在進行人體對外界環(huán)境的感知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可以先詢問學生,平時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感知環(huán)境變換的,也可以向學生提出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感受到味道,看到視頻等內容,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講,進而更好地找到答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三、豐富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為更好的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建立生活教學模式,教師除了在教學中使用新媒體設備進行教學以及提問教學法外,還應當將“生活”作為課堂的主體進行教學,這不僅需要教師積極地尋找教學內容與生活的關聯,也需要更好的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不同類型的學習活動的開展,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維護自身對于生物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升自身的學習效果。
例如,教師在進行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可以以“健康的一天”為主題開展相應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運用所學內容,針對自身平日的習慣進行反思和重新規(guī)劃,設計出健康的一天,并按照自身的設計度過這樣的一天,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能夠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知識運用能力,進而達到課堂教學目標。
四、生物作業(yè)與練習的生活化
布置生活化的作業(yè)與練習,克服傳統(tǒng)的作業(yè)模式,既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將課后作業(yè)布置的生活化和日常練習的生活化,能讓學生更加愿意學習生物這門學科。
例如,學習到“健康地生活”這一單元,教師可以布置作業(yè),要求學生進行生活調查,生活中有什么傳染疾病,對于傳染疾病的預防又有什么辦法,生活中的用藥小常識,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如何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能夠感受生物學習的快樂,才愿意消除對生物作業(yè)的抵觸情緒。
課后作業(yè)是教師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方式,學生通過完成課后作業(yè)來鞏固課堂上的知識,還可以讓教師了解自己學習的進度,以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學活動。傳統(tǒng)的生物作業(yè)都比較枯燥,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甚至會產生厭學的狀態(tài),對于學生的生物學習是極為不利的。生活化的作業(yè)布置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學生愿意花費精力和時間去高質量地完成生物作業(yè),也會促進學生課堂聽課效率的提升,最后達到提升學生生物綜合素養(yǎng)的目的。
五、結束語
總之,初中生物教師應當積極分析、研討學生的學情,通過結合生活與課本知識,為學生提供生活化的學習氛圍,使他們能夠快速融入初中的學習生活,從而快速地開展生物學習以豐富生活的閱歷,最終能夠提升自身的生物素質。
參考文獻
[1]楊思平.初中生物課堂生活化教學模式構建[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9(01):106-107.
[2]蔡楠楠.對初中生物課堂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探究[J].學周刊,2018(36):23-24.
[3]劉德祥.初中生物課堂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