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傳平
【摘 ? ?要】“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有效教學手段,對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有重要作用?;瘜W實驗課堂實踐的開展,有助于加大學生對理論概念的理解,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需要合理利用微課導學模式來保障化學實驗教學目標的實現。對于那些難以操作并且具有危險性的實驗,微課可以提供更加安全,更加顯著的素材。當然它也只能是作為課堂教學知識的補充部分,不可以完全地替代課堂教學。
【關鍵詞】初中化學 ?微課教學 ?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1.157
“微課”是以“微視頻”為核心,并整合了“微教案、微課件、微習題”等內容,營造了一個與具體教學活動緊密結合,具有生動有趣、簡單直觀等特性的“微教學資源”。教師要應用全新的視角,客觀把握微課內涵,以學生認知需求為出發(fā)點,多層面科學運用微課的同時革新化學課堂教學,促使學生在高效化學課堂中進行不同層次互動交流中不斷構建、完善、擴大化學知識體系。
一、高效課前預習,提升化學興趣度
在初中化學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效運用微課,明確化學課題課前預習方向與要點,促使學生在高效預習過程中對化學新課題知識有一定了解,在自主學習中提升化學興趣度,更好地引領學生走進化學課堂,保證化學教學各環(huán)節(jié)合理化進行。
以“燃燒燃料”章節(jié)下“常見金屬化學性質”為例,在課題教學之前,教師要在把握“常見金屬化學性質”課題內容的基礎上科學制作微視頻,明確“常見金屬化學性質”課題預習要點以及任務,科學化指導班級學生高效預習。學生自行下載教師上傳到班級微信等平臺中的“常見金屬化學性質”微視頻。反復觀看、學習的同時針對性預習教材中“常見金屬化學性質”課題內容,自主思考、分析并完成課題課前預習作業(yè),對日常生活中常見金屬以及各自化學性質有所了解。在自主預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借助班級微信平臺、班級QQ群等和教師、同學進行互動,共同探討“常見金屬化學性質”課題微視頻知識點,預習中未完成的預習任務以及遇到的問題,實現高效預習課題內容的同時有效激起班級各層次學生化學求知欲、探索欲,在了解、把握“常見金屬化學性質”新課題知識中順利提升化學興趣度以及課堂參與度。教師也可以在課前互動、交流中深度了解班級各層次學生預習情況,有機整合基于微課的“常見金屬化學性質”課題教學內容,促使作用到課中教學的微視頻更具針對性、有效性,也為深化化學課中與課后兩大重要環(huán)節(jié)提供支撐力量。
二、完善教學細節(jié),豐富教學手段
要想充分發(fā)揮微課導學在化學實驗課堂實踐中的作用,還要求學生關注教學細節(jié),將微課資源自然結合到課堂教學中,確保化學實驗課順利開展,能達到預期教學效果。實驗教材是教學活動組織及實施的重要依據,以教材內容為主收集相關微課制作素材,確保微課資源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有較好應用性。教師可通過合理利用微課資源,來控制課堂節(jié)奏,在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學任務有效完成的條件下,實現化學實驗課程教學的連貫性。例如,在講解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知識內容時,教師通常安排學生自行閱讀教材內容,做好重要知識點的標記。之后教師會借助微課資源向學生播放燃燒視頻,結合視頻共同探討燃燒現象和特點,從實際生活出發(fā),總結燃燒條件和原理。在完成理論知識傳授后,需要及時播放教學視頻,將抽象知識具體呈現出來,為之后的化學實驗操作做好準備。利用酒精、棉花、紙張等材料,可在實際操作中掌握燃燒條件及滅火原理。
微課導學是一種應用性較好的教學手段,為了提高化學實驗教學質量,需要抓住教學重點,將微課資源和教學任務結合起來,確?;瘜W實驗課堂教學始終圍繞教學任務開展,將微課導學方式落實到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微課資源能為多種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實際使用教學資源時,要堅持服務教學目標的原則,有效整合微課資源并利用,能保證化學實驗操作順利進行。例如,在講解結晶現象有關知識時,學生對結晶概念相對陌生,不能完全掌握結晶有關知識點。這時教師會借助微課資源播放硫酸銅、石英等不同晶體的圖片,并且通過視頻展示不同晶體形成過程,加深學生知識印象。之后可組織學生進行氯化鈉溶液蒸發(fā)的實驗,使得學生在觀察晶體形成的過程中,對化學知識有明確認識。
三、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方法
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主要是由翻轉課堂模式和嵌入常規(guī)教學模式兩種模式組成的。翻轉課堂模式是由美國在近幾年來傳入我國的,由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可以將學生由被動接受者變?yōu)橹鲃犹剿鲗W習者,對促進全體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很有好處,同時還可以促進老師的專業(yè)能力?;谖⒄n的翻轉課堂模式,就是指教師在上課前利用微信或者微博等網絡媒介進行視頻發(fā)布,求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之前觀看。然后,在課堂教學中圍繞視頻中所講述的內容展開一系列的自主探究或者合作探究等混合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例如,在學習氧氣的課程時,老師可以通過錄制微視頻等方式以微信作為平臺進行視頻發(fā)布,讓其在上課前自行觀看。在學生觀看視頻后,教師就可以再圍繞著教材實施教學工作,這樣就可以使課堂教學質量不斷的提高。通過對于具體的教學實踐,這種教學模式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進一步推廣的。使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延伸到課外去,這樣更加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傊?,如果一開始就讓學生對于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那么對于學生后來的化學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四、結語
如果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不是一門學問而是作為一門藝術來看,那么將來微課對于教學方面將會有很大的前景。通過“微課”視頻把學生不易觀察到的現象、不易掌握的操作、探究過程等實驗內容針對性地直觀地呈現或再現,對于化學實驗教學效果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初中化學老師在這一方面就應該做出更多的努力。才可以更好地為化學課堂服務,從而構建出信息科學技術下的高效率課堂。
參考文獻
[1]王磊,魏銳.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化學課程結構及課程內容[J].化學教育,2018(9).
[2]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電化教育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1(11):61-65.
[3]馬久蘭.“微課導學”策略在初中化學實驗課中的應用研究[D].寧夏:寧夏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