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
【摘 ? ?要】伴隨著新課改的落實,國內的教學理念也不斷推陳出新,變得更加先進、科學。而小學的科學老師們,也要把目光轉移到孩子們的興趣上,打破舊觀念的桎梏,做到與時俱進,把主導權轉移到學生手中,以求斬獲更為理想的教學成效。當然,這也給老師們帶來的新的挑戰(zhàn),不能再把目光局限于課本上,靈活運用各類教學措施,圍繞著新課改與科學教育工作展開系統(tǒng)、透徹的剖析,希望能帶來一定的思路與啟迪,為教學事業(yè)做出貢獻。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科學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1.042
在新課改的引導與規(guī)范下,國內的教學面貌也變得煥然一新,教學水準得到了本質性的進步,這在小學科學課堂上尤為凸顯?,F(xiàn)階段,科學課堂變得更加生活化,讓孩子們的學習熱情更加充沛、旺盛,產(chǎn)生了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學環(huán)節(jié),摸索更為科學、先進的教學措施與思路,讓孩子們的學習效率得以進步。課堂是老師與孩子們溝通的平臺,老師要靈活運用各類教學手段,牢牢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打造專注、熱烈的學習氛圍,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小學科學教學現(xiàn)狀
(一)缺乏專業(yè)的教師
不可否認的是,在很多師生眼里,科學并不是什么關鍵的科目,應當把精力傾斜于英語、數(shù)學這樣的科目上,很多學校連專業(yè)的科學老師都不具備,只是讓別的學科教師兼任,態(tài)度非常敷衍。不僅如此,更不乏學校,毫不在乎這個科目,就算師資匱乏,也不去主動招募。要知道,如今的科學課程囊括了大量的領域和新奇的知識,其他科目的老師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吃透課本,也不愿意對這門科目耗費太多心血,造成的結果就是教學品質不盡如人意。
(二)科學教科書的改進
科學這門課程的課本已經(jīng)被重新修訂、優(yōu)化過了,更加貼近孩子們的內心,并配上了大量了圖片,給孩子們帶來了強烈的吸引力,對其認知不再停留于枯燥、晦澀的知識,而是生動、具體的圖片,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稍诓簧俳處熝劾铮瑓s成了教學的又一大困擾。頻繁出現(xiàn)的圖案,讓老師很難把握教學的重心,很容易偏題,或者有所疏漏。長此以往,老師也就很難維持自信、從容的心態(tài)。
(三)教學手段落后,需要與時俱進
在過去,老師只能用黑板與粉筆來傳授知識,這很難抓住孩子們的視線,效率也十分低下,暴露出了一系列的弊端。而在發(fā)達技術的支持下,多媒體等設備也走進了萬千學堂中,起到了不可取代的貢獻,讓科學課程更為繽紛有趣,讓孩子們全身心地投入了進來,形成專注、積極的學習氛圍?,F(xiàn)在的科學技術不斷推陳出新,想要培養(yǎng)出合格的新時代人才,就要從小打好基礎,讓孩子們具備合格的科學素養(yǎng),這也是科學課程的出發(fā)點。我們應當對其抱以更多的關注,致力于教學方案的改善與優(yōu)化。
二、針對以上現(xiàn)狀的措施
(一)以生活中的科學為邏輯起點,使學生感受學習科學的價值意義
《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科學課程要從學生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學的重要性,了解科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學會分析和解決與科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辫b于此種理念的提出,作為小學學科教師的我們,就應以生活中的科學為邏輯起點,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科學的價值意義,從而變得樂于學科學、喜歡學科學。總之,在新課改之風日益推進的今天,我們必須嚴格遵循新課改理念,努力尋求與其相適應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從而獲得高效的小學科學教學課堂。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想全面調動學生參與到科學課堂學習中來,可以有效的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對科學知識產(chǎn)生強烈的探究欲望,然后趁熱打鐵,在課堂上設計一些新穎的實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正確的引導學生進行科學實驗探究。教師不妨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生活場景,讓學生在熟悉的場景中學習科學知識,久而久之,就能夠促使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并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加深對科學知識的理解,有利于提升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三)因材施教,增強信心
每個班級的學生的學習能力都各不相同,因此學生的學習成績也不盡相同,針對這樣的學習情況,教師可以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針對不同的學生的個性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進行拔高式教學,在講述科學知識的同時,注重擴展學生的科學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對于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教師應當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并對學生提出一些基礎性的科學問題,不要急于求成,主要讓學生掌握科學基礎知識,通過設計簡單的問題,增強學生自信心。在設計科學的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將科學問題,分層設計,簡單的問題占據(jù)試卷的三分之二,具有拔高性質的科學問題,占據(jù)試卷的三分之一,這樣可以促使不同的學生科學學習能力得到提升,最大程度上提升了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四)合作學習,提升能力
無論是在科學學習的過程中,還是學生以后的生活與工作中,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師在進行科學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學生的團隊意識的培養(yǎng)以及團結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求學生在科學學習的過程中,要積極的思考,注重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科學學習能力,并讓學生在科學合作過程中,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小學科學課堂教學進行探究對于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發(fā)展的希望,因此科學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最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的科學學習效果的提升,全面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沈婉.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科學課程的生活化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6(14):00219-00219.
[2]周虹杉,楊升.小學科學課“有效性教學”探究[J].小學生(下旬刊),2012(4):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