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忠朝
【摘? ? 要】隨著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深入開展,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更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為了進一步實踐分析,本文先闡述了傳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不足,隨后積極分析了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的閱讀課堂,結合進一步分析,旨在為學生日后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農村小學? 閱讀興趣? 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3.145
為了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作為農村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研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從而才能有針對性的制定更加完善的閱讀教學對策,以幫助學生提高各項能力,通過有效的實踐分析,本文對其進行了深入討論,希望進一步研究能夠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具體教學實踐總結如下。
一、傳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缺乏學習自主性
新的課程改革改革中要求變教師本位為學生本位,也就是說要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這不僅關系到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也關系到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但是在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模式下,小學語文的閱讀課堂依舊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師按照課程標準和教案教學,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沒有獨立探究學習的空間和興趣,只是一味的接受學習,這樣的教學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質量,也影響了學生的核心素質的培養(yǎng)。
(二)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在現有的小學語文課堂上,依舊是教師講解,學生聽講的模式,語文知識還是單純的依靠教師這一對一的渠道進行傳遞。這樣的模式雖然效率比較高,但是忽略學生的閱讀興趣點,學生只是接受知識,但是掌握的程度如何就不得而知了。而且這樣的學習方式很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到了高一點的年級,學生學習的閱讀效率和質量就會明顯下降。
二、農村小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對策
(一)讓學生在閱讀中產生濃厚的興趣
首先,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學習課文的需要,在課前或課后,布置學生同步閱讀課外書籍,拓寬學生知識面,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深化理解,讓學生閱讀與課程的教學同步的內容。教師在選擇閱讀范圍時,可以從同一處選擇閱讀。有的課文是名著的節(jié)選,可以閱讀原著全文或者其他章節(jié),有利于學生追本溯源,擴大視野,加深理解。
其次,教師平時要細心觀察學生的個性特征、自身氣質,因人而異地指導學生閱讀相應類型的書籍。學生的年齡、個性不同,興趣愛好也都不同。對于內向型性格的學生,教師可以推薦童話、民間故事類讀物閱讀,對于調皮型性格的學生,可以推薦帶有探險色彩的作品閱讀等,對于愛幻想型的學生,可以推薦科幻色彩較濃的作品。這樣機制靈活地指導學生閱讀,一定會對學生在閱讀方面帶來很大的幫助。
最后,教師要對學生閱讀品味了如指掌,學生的閱讀層次一般經歷一個由淺入深、由低品位到高品位的發(fā)展過程。教師作為引導者,要讓學生從功利性的閱讀中解放出來,從低品位的閱讀中走出來,引導學生閱讀經典,在提升文化內涵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自身的素質。
(二)建立班級圖書角
1.捐書。集體的力量是巨大的,每個學生捐上一本書,圖書角就會有幾十本了。為了激勵學生的捐書熱情,我們可以根據學生捐書的數量和質量,分別給學生的借閱卡定為“會員卡”、“銀卡”、“金卡”、“白金卡”等,根據借閱卡的等級決定借閱時間的長短和能否帶回家去讀。
2.設置圖書管理員。建議通過競選決定,讓真正愛書的學生擔任,負責圖書的保管并協助教師完成其他管理事宜。圖書管理員接受全班學生的監(jiān)督,設定任期,期滿再次競選,做得好的可以連任。建立班級圖書登記簿,以方便管理。
3.制定班級圖書借閱制度。比如每周借閱一次,每次借閱不要超過2本;借閱時間為1周,可以續(xù)借,但不要超過一個月(也可按借閱卡類型決定);周二、周四下午放學為借還書時間,由圖書管理員做好借還登記;確保每人至少正在讀一本書。
(三)注重語文思維發(fā)展,培養(yǎng)自主探究學習能力
在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這也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通過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能夠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其實就是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思維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的心理發(fā)展過程進行,重要的方法就是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要讓學生學會思考問題,學會在課堂上以問題為中心進行探究學習,通過主動閱讀,主動思考,主動想象,主動感悟來進行分析學習,從而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另外,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還要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既要符合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也要切實有效的提高小學生的思維。比如在學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古詩的時候,要想通過古詩來促進學生的語文思維,讓學生能夠深刻地理解并進一步地欣賞這首古詩,就要把問題安排的從簡單到復雜??梢韵葐柟旁娒枋隽四男﹫鼍?,為什么要描寫這些景色,哪些情景可以表現詩人的心情,除了詩人的情緒之外你還有哪些感悟等等。這樣逐漸加深的問題,可以讓學生逐漸思考,并深入閱讀,從而提高學生探究的興趣和能力。
三、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十分關鍵,為了進一步分析,教師要積極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并深入教學實際,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良好素養(yǎng),希望以上有效闡述,能夠為相關教師提供有效參考。
參考文獻
[1]簡芳芳.小學生良好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J].江西教育,2016(30):56.
[2]張增書.試論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策略[J].學周刊,2016(27):183-184.
[3]何飛.如何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5(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