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摘? ? 要】寫作歷來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部分,并且其分值比重會隨著學生受教育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到高中階段寫作占據(jù)了語文學科考試分值的三分之一還多。所以學生寫作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語文整體成績。而本文中我就針對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展開探究。
【關鍵詞】高中語文? 寫作教學? 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8.188
對于語文學科來說,日常教學過程中主要包含語言和文學兩個方面。而對于系統(tǒng)性的學校教育來說,語言部分的教學涉及甚少,因為處于漢語大環(huán)境下,學生在漢語語言的學習和運用方面有著先天的優(yōu)勢和天賦,所以語言教學基本就集中于字詞的識記方面,只要學生有基礎的記憶能力,加上不斷地重復就能夠較好的完成這一部分的知識學習。所以毋庸置疑,文學是我國各階段語文學習的重中之重,并且相對于語言來說,文學的學習難度高了不止一個層次,因為文學是以漢語為載體的內容闡述和主觀性情感表達,文學教學的目標就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理解和審美能力,這些都是屬于感性思維的部分,沒有既定的公式和規(guī)律,僅僅是需要學生感性思維做鋪墊,而教師能夠做的是感性思維的引發(fā)和思維發(fā)散能力的培養(yǎng)??傊行运季S的開發(fā)是一個長期的且容易不顯山不露水,厚積薄發(fā)的過程。而本文中我們所探究的寫作教學就屬于語文文學部分教學的一個重點分類。
從人的整體思維培養(yǎng)來說,我們需要感性和理性思維并重,感性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共情能力,即我們所講的情商;而理性思維培養(yǎng)的是我們的客觀分析問題能力,即邏輯思維。而對于高中生來說從生理方面已經(jīng)是一個成熟的社會個體,所以更加需要理性和感性思維走向成熟,而語文的文學部分就是感性思維培養(yǎng)的最佳途徑。并且因為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對于基礎的語言學習已經(jīng)達到了較高的程度,并且具備一定的感性思維能力,而高中階段的文學教學就注重感性思維的深入挖掘和啟發(fā)。而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文學素養(yǎng)和感性思維培育的主要承載形式,閱讀注重于學生情感體悟能力的培養(yǎng),而寫作則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輸出能力。那么本文中我們就聚焦于寫作教學方面,談談如何做好寫作教學工作,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
一、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表達意識
在以往的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習慣于給學生布置任務的形式,讓學生直接進行寫作,要么僅僅是教授完寫作技巧之后讓學生自己寫作,要么拿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直接完成寫作任務。久而久之寫作對于學生來說就是單純的完任務,沒有樂趣性,想象力和聯(lián)想力都得不到發(fā)揮,進而逐步?jīng)]有了表達欲望。那么新時期的寫作教學中我們要重新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
首先,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將課堂轉化為“故事場”,讓學生在寫作之前先進行口頭的表達和交流。因為對寫作來說,需要學生有感而發(fā),而感受最深刻的事情或者理論往往來源于學生的實際生活體驗,通過開啟課堂交流模式,可以讓學生在口頭表達過程中感受到其他學生的傾聽反饋,并且在口頭表達過程中,學生也能夠重新整理表達思路,為接下來將內容落實到書面上奠定了基礎??傊?,通過口頭講述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寫作課堂的活躍性和趣味性,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感。
其次,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本著平等交流的理念來尊重學生的觀點和情感表達,給予學生思維的自由。因為對于高中生來說,已經(jīng)具備了獨立的思維和人格,所以在觀點和事情的看法等方面各有不同,只要符合主流價值觀思想的大方向,在個人情感表達方面我們要給予足夠的尊重,從而讓學生在寫作課堂上敢于表達、愿意表達。
二、在寫作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寫作是語文學習的一部分,寫作的過程就是學生技巧性運用語言體現(xiàn)漢語之美的過程,也是學生將情感賦予文字表達內心的過程。所以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提升學生對漢語的運用能力來塑造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首先,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審美能力。因為寫作過程中學生對事件的描述,對于情感的表達都是以文字為依托。而文字本身是沒有情感和溫度的,需要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建語境,進行合理的排列組合來體現(xiàn)語言的美。所以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我們通過對字詞尤其是成語的運用,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在漢語運用方面的情感融合,塑造學生的語言審美能力。
其次,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促進學生的語言文學積累。對于高中生來說,思維相對進入成熟階段,所以在事關情感表達的寫作方面已經(jīng)具備了獨特的個性,作為教師,我們在寫作教學過程中,能夠做的就是引導學生不斷地豐富其漢語的儲備,多渠道豐富學生的文學知識儲備,從而在寫作教學中做到學以致用,甚至是實現(xiàn)自己的語言藝術性、創(chuàng)造性表達。
三、寫作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
我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高中生在寫作方面缺乏真實的情感表達,基本都是在掌握技巧的同時,針對考試進行機械化寫作。當然這一方面不可避免的是由高考制度的限制所決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學生確實缺乏基礎的情感表達能力。所以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著重于啟發(fā)學生的感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多愁善感”的能力。
首先,我一直認為文學的各個部分具有相輔相成性,尤其是閱讀和寫作方面,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較弱,其根源在于情感體悟能力也相對低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實現(xiàn)閱讀和寫作的有機組合,通過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感性思維能力,尤其是課文解讀過程中多問學生幾個什么:文章寫了什么?人物特點是什么?表達情感是什么?……通過這些啟發(fā)性的問題增加學生的情感敏銳度,進而應用于學生寫作方面,促進學生感性的表達。
其次,寫作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我們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主動表達的習慣。對于高中生來說,已經(jīng)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但情感表達和單純地語言表達不同,需要學生加入情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先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為載體,讓學生進行作文練習,就寫最簡單的、學生最熟悉的人和事,從而現(xiàn)實中引導學生在寫作中加入真情實感,然后再一步步實現(xiàn)從現(xiàn)實到想象的升華,逐步提升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寫作在高中階段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占據(jù)著不可撼動的地位。而對于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來說,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激發(fā)起學生的寫作興趣,教給學生基本的寫作技巧,更要傾向于學生感性思維的培養(yǎng)和情感融入語言的能力。先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做到有感而發(fā),真情實感的表達,才能進一步從語言審美、情感表達方面進行升華,切實增加學生作文的藝術性、文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