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富
【摘? ? 要】新課程改革之后,課外教育也被列為小學生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任務。語文課內外閱讀不僅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道德和人文素養(yǎng),提高其學習語文的效率,而且對小學生未來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本文從小學生語文課內外閱讀銜接的基本概念出發(fā),結合小學生語文課內外閱讀銜接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一些常見問題,探討小學生語文課內外閱讀該如何有效銜接。
【關鍵詞】語文教育? 語文閱讀? 有效銜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165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善讀可以醫(yī)愚。小學生在語文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吸收營養(yǎng),思考研究,從而培養(yǎng)自己的閱讀能力和形成自己的獨特思維方式。小學生語文課內外閱讀的銜接過程,其實也是閱讀和閱讀實踐的一個過程。童年的廣泛閱讀經驗將不斷豐富小學生的人生色彩,讓其綜合素養(yǎng)更加豐滿圓潤。
一、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銜接的基本概念
小學是人一生之中知識啟蒙的初級階段,其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都尚未形成。閱讀是學生個性化學習的一種經典方式,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和積極主動的語文學習思維,并形成其特有的知識體系。課堂是小學語文學習的主戰(zhàn)場,課外是小學語文學習的輔戰(zhàn)場。新課程改革教育背景下,要求小學語文教學課內外閱讀都要抓。
二、小學生語文課內外閱讀銜接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當前,我國大部分的小學語文教學重心還是僅停留在課堂和書本知識上,老師很少引導學生們去進行課外知識擴展,而學生也缺乏主動積累課外知識的積極性。就目前中國圖書出版量的大幅度下滑可以看出,在這個信息技術發(fā)達和互聯(lián)網高速發(fā)展的時代,真正堅持書本閱讀的人已經越來越少。與此同時,小學生父母的教育關注點也經常是錯的,很多父母只關心孩子有沒有聽話,學習是否努力,成績是否優(yōu)秀,卻很少在乎他們的學習過程和素質培養(yǎng),這也對小學生語文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銜接構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小學生在以上的種種環(huán)境下,不僅無法有效銜接課內外的閱讀,而且語文閱讀的興趣和能力培養(yǎng)也會受到打擊,久而久之,喪失了閱讀的興趣。
三、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尋找課內外閱讀的共通點
真正的教書不是教授書本內容,而是教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有效結合課堂以外的語文知識,尋找課內外閱讀的知識共通點,而不只是單純的傳授書本知識,強調課內閱讀。只有這樣,學生的基本語文閱讀才能得到訓練?,F(xiàn)實生活中,很多小學生喜歡閱讀漫畫、圖片、小小說等沒有營養(yǎng)的書籍,真正讀有意義、有價值、有知識含量的圖書的學生并不多。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更應加強引導,不斷幫助學生找到課內外相關知識點的銜接點,刺激他們的課外閱讀興趣,幫助他們語文學習和積累語文課內外閱讀的經驗。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朱自清的《春》這篇課文時,可以讓學生們提前收集了解關于朱自清的相關生活經歷和名篇,然后在課堂上分享交流,同學們互換閱讀感受,小學語文教師借勢積極鼓勵全班同學閱讀作者其他優(yōu)秀的作品。
(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語文閱讀觀念
語文之所以是大語文,是因為它與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高樓大廈的繁華都市,還是偏僻的荒野山村,到處都是語文的取材之地。小學語文閱讀的主體是學生,小學語文閱讀的根本要義是促進同學們感受、體驗和更好的生活。小學語文閱讀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同時提升自己的綜合表達能力。教師在日常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語文閱讀觀念,讓他們更好地去發(fā)現(xiàn),去表達,在豐富自身視野的同時,也能夠夯實語文學習的基礎,構建專屬的閱讀體系,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
(三)師生共讀,協(xié)助學生制定閱讀計劃
小學生年紀較小,自制力和學習計劃能力較弱,因此教師在組織師生共讀和日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從實際出發(f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科學合理地幫助他們安排閱讀計劃。比如,在教學《蝸?!芬晃牡臅r候,教師讓同學們在雨后觀察可愛的蝸牛,并讓同學們自行閱讀了解關于蝸牛的文章,孩子們大多對小動物很感興趣,因此對這樣的閱讀計劃也會充滿興趣。
(四)聯(lián)合家長,共建良好的閱讀氛圍
老師在小學生語文課內外閱讀的過程中,要注意及時、恰當的給予學生一些評價。比如獎勵喜愛閱讀的同學,鼓勵不那么積極主動閱讀的同學慢慢閱讀。同時,教師還應注意聯(lián)合教育的另一主力——家長,讓其在課外也能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家長積極主動的加入到孩子的閱讀之中,與學生共同學習和交流溝通閱讀后的感受,即提高自己的輔導能力,也讓孩子更有語文課內外閱讀的動力。
四、結束語
小學生語文閱讀教學既需要課內閱讀作為基礎,也需要課外閱讀作為延伸。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從孩子們的切身角度出發(fā),引導和幫助他們做好課內外閱讀的銜接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激發(fā)激發(fā)學生的語文閱讀的興趣,幫助他們更好的學習語文和生活。
參考文獻
[1]閆化存.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N].發(fā)展導報,2019-01-22(020).
[2]譚宏旭,李蔚娜.淺議小學語文教育未來改革方向[J].中國教師,2019(01):60-61.
[3]肖明珠,喬艷敏.小學語文教育對策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1):82-83.
[4]左臣偉.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中國農村教育,2018(24):62.
[5]孫蕾.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及相關建議[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51):374-375.
[6]朱水香.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有效銜接策略談[J].黑河教育,2018(12):51-52.
[7]張佐鵬.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傳統(tǒng)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8(50):54-55.
[8]洪平.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對策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8(12):41.
[9]沈春紅,孫慶濤.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的有效結合[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38):388-389.
[10]徐偉.略論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銜接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19):12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