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琪
摘 要:新課標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語文不僅僅是一門語言知識學科,也具有人文性、審美性和思維培養(yǎng)作用,是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學科。高中語文教材中選入了許多首優(yōu)美的古代詩歌,這些詩歌是漢語的典范和精華,是中華文化的優(yōu)秀瑰寶,也是世界文學中寶藏的一部分。鑒賞這類詩歌,既能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也能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明鑒其中的思想感情還能幫助學生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此外,鑒于詩歌鑒賞題分值在高考語文中占比不小,明確詩歌鑒賞要求,探究詩歌鑒賞步驟,調整詩歌鑒賞教學方法,對學生高考從容應答幫助很大。本文便從這三個方面淺要談談高中語文詩歌鑒賞。
關鍵詞:高中;語文;詩歌鑒賞;解題方法;教學策略
詩歌的一大特點是主體性強,作者的主體特征在這種文學形式中表現得最為鮮明,因此,不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經歷就很難理解詩歌想傳遞的東西。此外,中國古代詩歌主要通過創(chuàng)造意象和意境來傳達思想感情,使用高度精煉又富含意蘊字詞來表達主題,篇幅大多短小精悍,這與現代學生的語言使用習慣不同,這客觀上又給學生讀懂古典詩歌帶來了障礙。因此,為了帶領學生走進中國古代詩歌的王國,領略中國古代詩歌的魅力,同時也為了讓學生得心應手地面對高考語文詩歌鑒賞題,把握詩歌鑒賞要求,學習鑒賞題解題方法,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一、明確高中詩歌鑒賞要求
《考試說明》對詩歌鑒賞的要求是嚴格從詩歌的形式和內容來講的,要求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同時要求學生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能力層級達到E級。從具體要求來講,學生要理解詩歌中詞語的含義,概括詩歌的中心思想,分析作者表現出來的思想傾向,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
而對于現在的高中生來說,他們普遍缺乏閱讀詩歌的興趣,更不要說主動鑒賞詩歌了。學生鑒賞能力淺薄,大多數學生仍停留在對字詞的解讀上,無法提煉詩歌所蘊含的深層思想和豐富情感。此外,學生詩歌鑒賞訓練不夠,鑒賞技巧缺乏,無法順利有效地從縱深方面切入詩歌。另一方面,高中語文教學過于功利化,課堂上全在講授如何答題,既無法滿足新課標中培養(yǎng)學生詩歌鑒賞興趣、培養(yǎng)學生審美等要求,也把《考試說明》中對學生能力的要求轉變?yōu)闄C械的數學公式,要求學生利用這些公式進行詩歌鑒賞,應對考試。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沒有得到有效培養(yǎng),高中詩歌鑒賞教學沒有達到教學目標。結合《考試要求》、高中生詩歌鑒賞和詩歌鑒賞教學現狀,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詩歌鑒賞教學和學習。
二、高中詩歌鑒賞教學策略
現階段,很多高中生之所以沉不下心來進行詩歌鑒賞,也做不好詩歌鑒賞題,鑒賞分析流于表面,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興趣的缺失。沒有自內而外的動力驅動學生去接近詩歌,學生不知詩歌的魅力何在,自然做不好詩歌鑒賞。因此,高中詩歌鑒賞教學首先應該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例如,學習《蜀道難》時,教師借助多媒體展示從陜西到四川沿途的地理景觀,幫助學生對沿線地勢的顯要形成直觀認識,掌握當地易守難攻的特點。通過多媒體展示,學生沉浸到奇俊風光的欣賞中,對《蜀道難》這首詩作的興趣大大增加。
除了引發(fā)學生興趣之外,教師還應該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鑒賞方法。中國古代詩歌區(qū)別于一般的小說。一般的小說一讀便能大致掌握故事情節(jié)和表達主題,然而,中國古代詩歌為了烘托意境,主要采取含蓄表達,一般會塑造大量的意象,只有深入認識這些意象,才能體會到詩歌想表達的思想和情感。認識這些意象,需要一般的鑒賞方法,比如抓住古詩詩眼,了解詩歌的背景,分析詩歌的修辭手法等。教師在課堂授課時,應該把這些基本的鑒賞要點貫穿其中,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學會詩歌鑒賞。
三、高中詩歌鑒賞解題方法
即使具備了一定的鑒賞能力,然而高中生在面對詩歌鑒賞題目時,仍然不知道從何下手,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這些鑒賞題的問題設置各式各樣、變化多端,單一的模板無法一一應對。另一部分原因是學生不會解題方法,不會有條理地分析詩歌和問題,也不會運用答題的一般格式從而達到規(guī)范作答的要求??茖W的解題方法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和解題正確性。
首先,明確答題步驟。先仔細審題,然后根據題意理清答題思路,最后才開始作答。每種題目問法都有不同的回答方式,比如題目問詩歌寫了什么,則答案中可以將內容大致翻譯過來。總之,不同題目對應的回答套路需要學生自行參考總結。
其次,根據內容快速將詩歌劃分類別。這樣做能夠幫助學生從詩歌類型角度分析特定的詩歌,快速推斷出詩歌的一般內容,以及其常用的手法,從而好又快地把握特定詩歌的特點和考點。要劃分類型,學生需要熟悉詩歌的不同類型,以及其各自的特點,比如寫景抒情類,這種詩歌的內容一般是所見的自然景物,考察角度一般為修辭手法和抒情方式。再比如邊塞征戰(zhàn)類,這類詩一般描寫邊塞風景,以抒發(fā)思鄉(xiāng)、勞苦、愛國等情感,考察角度一般為思想內容和烘托、渲染等表現手法。
參考文獻
[1]崔嘉麟.高中語文詩歌鑒賞題的答題技巧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9(03):42.
[2]賈超.如何加強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策略[J].才智,2016(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