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棋楠
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課堂教學越來越強調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并且將研究和制定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體系,作為教學的具體目標。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中,提問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手段,也是在課堂上師生之間進行交流的最主要的方式,因此,提問這一過程在培養(yǎng)學生們地理核心素養(yǎng),這一方面會發(fā)揮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主要以高中地理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中的課堂提問,為研究的主體,總結了對學生進行提問的有效方法,列舉出了當前課堂提問中的一些重要問題,并且給出了幾點改進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地理;核心素養(yǎng);課堂教學;提問;問題;改進策略。
一、課堂提問的原則和功能。
課堂提問是指在課堂中,教師根據(jù)教學的內(nèi)容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應答,這是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的一項最基本的途徑,能夠達到檢測學生學習成果、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鞏固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并且讓學生學會運用的一種重要的方式方法。有時課堂提問并不是以疑問的形式發(fā)出的,只要能讓學生們引起自己的思考,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在廣義上都可以稱之為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有幾點基本原則:首先,提出的問題要和教學內(nèi)容相吻合,要正確把握學生的心態(tài),選準正確的時機,應該帶有一定的針對性,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教學階段的不同來設計問題,并且學會變換提問的方式。其次,教師給學生們提出的問題要注意難度適中,并且要能夠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動腦思考的機會,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充分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并且能夠根據(jù)學生的答案給學生充分的鼓勵。除此之外,教師再去提出了問題之后,應該考慮到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要盡可能清楚地表達出問題,避免模棱兩可的發(fā)問。
課堂提問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與教師共同配合完成課堂教學的任務,教師給學生提出的問題,能夠讓學生把自己的問題善于向其他人提問,遇到問題能夠積極的解決,讓學生在潛意識中形成一項任務失敗,讓學生積極的思考,表達出自己的觀點,能夠把更多的信息與其他人分享,促進同學之間的相互合作和共同進步。
二、當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提問存在的問題。
1、課堂提問涉及到的問題因素過多。
有很多老師,在課堂上會給學生們提出非常多的問題,但是這些問題并不能夠全部達到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的目的。因此有些問題的提出完全是不必要的,非常浪費課堂時間。課堂上的時間本來就是有限的,如果全部讓學生拿來思考問題,這樣會嚴重的影響到課堂的效率,而且學生無法及時的解決這些問題,無法及時地掌握正確的答案,會給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及學習成果都造成嚴重的影響。
2、問題提出的難度過大。
對于高中生來講,雖然他們的思維發(fā)展相對成熟,但是難度過大的問題仍然會讓他們在思考的過程中感到非常困難。甚至學生學習方法的不同,以及對于地理知識的認知水平不同,對于老師提出來的問題,在思考的過程中也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情況,如果教師給學生們提出來的問題特別難,就會讓那些水平較差的學生逐漸的喪失,對于地理學習的興趣,打擊他們學習的自信心。
3、提問目的不夠明確。
提出的問題應該帶有一定的啟發(fā)性,并且有明確的目的。否則這些問題是無法發(fā)揮重要的作用的。有很多老師在課堂上提出來的問題都模棱兩可,甚至對于學生們吸收知識是毫無意義的。甚至還有一些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觀察的內(nèi)容有很多,卻沒有讓學生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觀察是很重要的,然而如果只觀察問題卻忽略了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會引導學生在分析教師提出的問題時,只停留在觀察問題的表象,這樣也會回歸到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對于教學效率的提升沒有明顯的作用。
三、基于核心素養(yǎng)改進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策略。
1、提高問題的綜合難度,抓住問題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在教師提問的過程中應該注意難度適中,并且要有針對性地提問。準確的說,就是應該結合這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析,找到一些能夠啟發(fā)學生們思維發(fā)展的問題來進行提問,通過學生們對于這些問題的解答,他們可以進一步的理解和深化地理知識概念,并且能夠掌握一定的學習技能,這樣的問題才是有意義的。而且這樣的教師提出的問題就能夠帶有更強的啟發(fā)性,能夠引導學生對地理中的各種要素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有所了解和掌握。
2、挖掘教材中的隱藏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進行提問。
地理的教學,也是需要教師賦予他們很強的情感教育。而且教材中也有對于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教育的一些重要內(nèi)容,這其中包括正確的是非觀、發(fā)展觀、環(huán)境觀、資源觀、科學態(tài)度等等,對于學生們未來的發(fā)展,是很有幫助的。教師在給學生講解這些內(nèi)容時,可以借助一些輔助的教學工具,例如教學掛圖、多媒體等等,通過這些圖像、聲音、動畫相結合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進行學習,更能夠吸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并且讓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有更加濃厚的解決興趣,同時還能夠讓學生的視野得以開闊。
參考文獻
[1]張瑾.地理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探索[J].地理教學2009,08:8-10+7.
[2]梁惠群.地理課堂教學提問的設計[J].地理教育,2008,06:28-29.
[3]易再定.淺談比較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08:132.